【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29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 2016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

2、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 游子吟不朽。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

3、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 ,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

4、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2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其实,对

5、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 “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1 “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B “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

6、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C “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D “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2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 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

7、可能没有影子。3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 “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

8、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 ”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

9、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曰:“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 ”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

10、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4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归:出嫁B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椎:宰杀C子兴奇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D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 谮:谗言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

11、也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

12、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5(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子规(吴融)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

13、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8.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 分)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 、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14、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6一小时的故事凯特肖班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

15、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