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027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津中学高一新津中学高一 1010 月月考语文试卷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1、试题分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2、主观题用 0.5 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242 分)分)一、一、 (每个 3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 遏制() 遒劲(qi) 膝盖(q)B彷徨(png) 彳亍(ch) 颓圮 (p) 青荇(xng)C长篙(ho) 漫溯 (s) 荆棘 (jng) 糯米(nu)D火钵(b) 冰屑(xu) 忸怩 (n) 凌侮(w)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A竞争 苍茫 寂寥 万户侯 B惆怅 太息 凄婉 河

2、泮C斑斓 笙萧 坍塌 结彩 D典压 峥嵘 寥廓 叱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现在起到 2008 年,北京形象电视专题片“现代北京,辉煌北京,科技北京,艺术北京,人文北京”将在美国 CNN 本土频道联播四年。B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词之变,标明我们党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C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D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先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开始以自愿加入

3、的方式施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诗的“新” ,体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规律,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B江苏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一套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法为民理念的议案终于产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C在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因素。2D进入新世纪以后,人类能否实现和平,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5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第一单元的诗歌的学习,给了我们一个

4、有益的启示:要学好诗歌,必须反复诵读。B、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提供了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D、贾平凹的长篇力作秦腔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1905-1950)创作的诗歌,数量不多,影响很大。1927 年, 雨巷的发表为他赢得“雨巷诗人”的称号。B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C.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的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黎明的通知 、 我爱这土地等。D.再别康桥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是意韵深远的

6、诗歌 A、 B、 C、 D、 8下列对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是是 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B、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C、小说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3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D、小细节刻划十分生动传神,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亚摩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9以下文段选自过秦论 ,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7、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D、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子亦有不利焉C.微夫人之边不及此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1.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

8、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

9、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4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

10、能加 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就:就任 B、下车即缮其甲卒 缮:整治C、粲恒典之 典:掌管 D、其强记默识如此 识:认识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粲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用相比较,不误一道文武并用,英雄毕力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才华出众,幼小时就受到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司徒征召他做僚属,皇上下诏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他都没有就任。B、王

11、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顺太祖曹操。太祖任命刘琮为丞相府属官,赐以关内侯的爵位。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D、王粲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撰写文章,一挥而就,即使时人反复斟酌推敲,也比不上他。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108108 分)分)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5(1)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3 分)(2)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3 分)(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 分)诗歌鉴赏(1622 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7

12、 分)礁 石艾 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 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6.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2 分)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请简要作答。 (2 分)18.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3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秋日三首(其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注】邗(hn 沟:今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河。菰(g)蒲:菰,茭白。蒲,蒲草。19

1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3 分)答: 20请对第四句中的“忽”字进行赏析。 (3 分)答: 21.21.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8 8 分)分)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 彳亍着, , , 。 (雨巷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雨巷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 在中秋佳节,很多亲人朋友都相相互送出祝福。“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正是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也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313 分)分)月月 光光 如如 泪泪 中国的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它的结构,其实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两者发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 。其实,这话有所偏颇。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到 15 世纪末才开始逐渐定型。二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