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3985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云南省新课标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 届云南省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第卷一、现代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历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内容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前者如以燕子为题,影射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人生经历。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 ;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曰:信仰使然。古人认为, “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 , “徒歌谓之谣” 。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事实上,最有可

2、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 ”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古人认为五星中的荧惑星(火星)降临大地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恹弧箕服,实亡周国。 ”(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或云战国初期。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一是相信

3、语言的神秘力量。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二是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人间

4、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戒。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 “纬”2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今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如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历史最终

5、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有人在观看了好莱坞惊悚片2012后,就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我们不敢确定这种疑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节选自刘汉杰历史上的“谣谶” )1与“谣谶”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A谣,是指歌谣;谶,是指预言。谣谶就是用歌谣的形式

6、演绎对未来的预言。B因为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所以谣最终才能成为谶。C相信卜筮的占验与相信谣谶的预言基于同样的思维,只是凭借的手段不同。D谣谶就是以谣为谶,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十分久远,时至今日,谣仍在,谶已无。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第段先阐释了谣谶的概念,然后举例说明了谣谶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歌谣具有巨大能量的原因在于信仰。B第段重点分析了谣成为谶的两点原因,并通过史料推断出国人的谣谶信仰至晚在战国初期就出现了,甚至可能更早。C第段,作者先明确阐述了谣成为谶的两种基本思维,并由董仲舒将这种思维系统化,进而促成了中国谶纬之学的产生。D第段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分析了

7、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并指出了当今世上的谣谶式思维。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3A童谣之所以最有可能成为谶谣,是因为它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当时世界的感悟,是孩子洞察世界后的自然反应,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 。B谣成为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质是用天事解释人事,以之规劝、提醒当政者关注民生。谶纬之学是谣谶的发展、提高,是专门人士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D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

8、“五德终始”学说。后来形成的谶纬之学,理论起源就来自他和董仲舒的理论。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举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向敏中荐为殿中侍御史,出为陕西转运使。赵德明言延州蕃落侵其地黑林平,下诏按验。奎阅郡籍,

9、德明尝假道黑林平,移文录示之,德明遂伏。章献太后称制,契丹使萧从顺请见太后,且言南使至契丹者皆见太后,而契丹使来乃不得见。奎时馆伴,折之曰:“皇太后垂帘听政,虽本朝群臣,亦未尝见也。”从顺乃已。或谗云奎漏禁中语,改授集贤院学士、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积粟三百万,征算余三千万,核民隐田数千顷,得刍粟十余万。加枢密直学士、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 尝夜燕,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奎性刚

10、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几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卒,赠兵部尚书,谥简肃。 (选自宋史薛奎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4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考:拷打。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统率。C出为陕西转运使 出:离京。 D下诏按验 按:抑制。5以下句子中,全都体现薛奎临事明察的一项是( ) (3 分)白州缓其狱 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移文录示之,德明遂伏 岁中积粟三百万核民隐田数千顷 奎密遣捕杀之 A B. C D.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

11、确的一项是( ) (3 分)A薛奎处理事情明察秋毫,一丝不苟。他在出任陕西转运使时,通过认真查阅资料,成功的解决了赵德明说延州少数民族部落侵犯其领地黑林平一事。B薛奎拒绝契丹使者不合理的请求。契丹使者萧从顺请求面见太后,作为接待官员的薛奎以本朝大臣尚不能面见太后为由加以拒绝,契丹使者只好作罢。C薛奎为官能够体察民情,抚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他在益州任职时,当地老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数千人罗列了薛奎很多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D薛奎性情刚直,敢于谏诤。宋真宗在位时多次宴请群臣,薛奎向真宗直言,认为皇上现在过分讲求宴饮享乐,而且大臣多次喝醉酒也有损朝廷的威严。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10 分)(1)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2)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卖花声怀古(元)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5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注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的林园。将军空老:指后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8两支曲子都列举了三件事,作者一是感到“不堪回首” ,二是“伤心”而“长叹” 。两支曲中列举的事例为什么会让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请分别作简要说明。 (5

13、 分)9两支曲子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根据曲意作简要赏析。 (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思乡,为什么不回家?雷 蕾1990 年,世纪老人张学良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 90 华诞时,特意要求听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 。深沉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张学良潸然

14、低首,哽咽无语。马思聪 1912 年出生于广东海丰,11 岁时去法国,1928 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小提琴,他是考入巴黎音乐院的第一个东方人。学成归国后不久,与王慕理结为夫妇,从此,马思聪演奏小提琴时,王幕理总是他的钢琴伴奏。抗日战争爆发后,受革命新兴音乐运动的影响,马思聪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发表文章,激励人民起来抗日救国;他也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还发表题为我怎样作抗战6歌的文章,鼓励更多的人创作抗战歌曲。在敌人的炸弹声中,他创作了思乡曲 。曲子取材于曲调质朴而优美的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早先北方的土城墙都很窄,在上面跑马只能向前,寓意无法回故乡。后来,马思聪又给思乡曲填上新词,歌词和着舒缓延绵

15、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游子的无尽乡愁。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马思聪到重庆参加了励志社乐队。那时,他虽然已是著名音乐家,仍然身体力行,携带妻儿,不辞辛劳地辗转于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还亲自在电台上广播、教唱抗战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日寇的侵略。北平和平解放后,马思聪应邀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并作为文化界代表参加了政协第一次会议。此时的马思聪意气风发,参加了大量的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马思聪接受任命,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为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回忆,父亲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是上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 “那时,父亲被人们称为老周(周恩来)的宠儿 ,事业上风生水起,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 ” “文化大革命”中,马思聪由于受到严重迫害而含冤流亡国外,并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 。此后,马思聪在美国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 20 年,但他身在美国,心系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