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93946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光学课第二次习题课(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习题课廖庆2014/11/4波动光学引论 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只有s振动,则反射光和 折射光中也只有s振动。 换句话说,p振动与s振动之间互不交混,彼 此独立,各有自己不同的传播特性。菲涅耳公式:菲涅耳公式成立条件 :1.适用于绝缘介质,无表面自由电荷和 传导电流。 2.适用于各向同性介质。 3.适用于光学线性介质(弱光强),满 足D=0E4.适用于平面波5.在光频段,频率高,介质的磁化机制几乎冻结,磁导率1,于是介质光学折射率i B+ =90on2 iBiB布儒斯特角布儒斯特角n1布儒斯特角布儒斯特角100%4%n1=1.5 n2=1.0RsRpiC/20iB1.00.80.60.40.

2、20-0.2-0.4-0.6-0.8-1.0rsrp0iBn1=1.0 n2=1.5/24%15%n1=1.0 n2=1.5RsRpiB/20100%iB: 布儒斯特角iC: 临界角/21.00.80.60.40.20-0.2-0.4-0.6-0.8-1.0rsrp0n1=1.5 n2=1.0iCiB习题说明:1、简述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核心内容。2、简述部分偏振光的部分相干性的主要内涵。波前上的每个面元可以看为次波源,它们向四周 发射次波;波场中任一场点的扰动,是所有次波 源所贡献的次级扰动的相干叠加。概念:当部分偏振光按照光强最大和光强最小的方向为 坐标轴进行分解时,其为非相干的;当按照其他

3、 任意非光强最大和光强最小的方向为坐标轴进行 分解时,其含有相干分量。4.瑞利干涉仪如图,以589.3nm钠黄光灯作为光源置于透镜L1的 前焦点,玻璃管T1抽成真空,T2充空气,在透镜L2的后焦面上 形成干涉条纹,然后缓慢放空气进入T1,直到两个管气压相同 ,这一过程中条纹移动98根,玻璃管长20cm,试求空气的折射 率。干涉:衍射:6.解:当k=1的时候,可算得:当k=2的时候,可算得: 设一个半波带在观察点振幅为a17、平行光照明如下衍射屏,求轴上距屏b处光 强与自由传播时之比(写出必要的步骤。图中 标出的是该处到场点的光程, 其中b是中心到场 点的光程,暗区不透光)。7、平行光照明如下衍射屏,求轴上距屏b处光 强与自由传播时之比(写出必要的步骤。图中 标出的是该处到场点的光程, 其中b是中心到场 点的光程,暗区不透光)。b+b+/2b+5/48、一衍射细丝测径仪,它将单缝夫琅禾费衍 射装置中的单缝换成为细丝,今测得其产生的 零级衍射斑的宽度即两个一级暗点间的距离为 1cm,求细丝的直径a。已知光波长633nm,透 镜焦距为50cm.作业业次数总题总题 目数作业总业总 数A+(全对对)A(-1)A-(-2、-3)缺省题题目2948201792310534652 4940382 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