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87988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下面关于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家可尽情浏览借鉴,希望能帮到大家。【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书】英国人辛柏孙(1811-1870)为了找到最好的医用麻醉剂,把能找到的能使人麻醉的药剂都亲自试用过,但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满意的。一天,他发现“迷蒙精“可能是一种好麻醉剂,便大量吸入鼻孔,顿时失去了知觉,良久方醒。他狂喜如童,手舞足蹈,高喊:“找到最好的了! 找到最好的了!“诺贝尔,一次正潜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药,突然“轰“的一声,碎瓦如雨,烟尘腾空,他的新建实验室飞上了天。烟尘过后,家人跑出来一看,诺贝尔不见了,纷纷泪落如雨,个个顿足捶胸。忽然从瓦砾里钻出一个

2、人,满身灰尘,血迹斑斑,他就是诺贝尔。诺贝尔揉揉眼睛,环顾四周,然后蹦着跳着欢呼起来: “成功了!成功了!“南朝的时候佛教盛行,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和后来梁国的武帝萧衍,都带头宣传佛教,萧子良亲自给僧众送饭送水,萧衍称帝后,也宣布只有佛教才是正道,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他们都妄图用佛教迷信来麻醉人民,维持其统治地位。 当时,有个名叫范缜(约 450-515)的人,是位有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他坚决反对佛教迷信,亲自写了神灭论一书,宣传唯物论的道理,把形体比作刀刃,把精神比作刀刃的锋利,以此来说明精神不能离开形体。他还揭露佛教迷信是虚妄不实的,佛教宣扬的“天堂“、“地狱“,都是为了愚弄百姓。神灭论问世

3、后,在思想界引起不小震动,急坏了竟陵王萧子良。于是,他找来了全国最有名的和尚,以及他手下能说会道的宾客,当面和范缜辩论。他们向范缜提出了许多责难,都被范缜不慌不忙地一一反驳回去了。辩论进行了好长时间,那些和尚和宾客们始终没有找出一条象样的理由来证明真有鬼神存在,反倒一个个被范缜驳得哑口无言,前来观看辩论的人越来越佩服范缜,认为范缜讲得是对的。公开辩论难不倒范缜,萧子良便派了一个名叫王融的人到范缜家里,企图私下收买他。王融对范缜说: “您坚持神不存在的理论,是和名教相违背的。您的才干如此超人,若是不这样固执,是不愁做到中书郎这样的大官的。“听到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他,范缜不由得哈哈大笑,说: “如

4、果我卖论取官的话,恐怕早已做了更大的官了,何止区区一个中书郎呢!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卖论取官我不为!“王融见范缜说得如此决断,只好灰溜溜地告辞而去了。后来,萧衍做了皇帝,想继续用高压手段压服范缜,但不论他采用什么手段,范缜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无神论主涨。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 18 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

5、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

6、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宋朝司马光出生

7、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 ,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

8、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

9、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 、 资治通鉴 、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1930 年 11 月,杨开慧同志在法庭上,坚强地同敌人战斗着。开慧被扳倒了,敌人拖着她,绑在长凳上。一根根象针样的竹签,从指甲缝插进肉里。竹签象万箭穿心,开慧昏厥了过去。继续开庭后,执法处长尖声叫道: “杨开慧你应该明白,

10、不交出地下共产党的名单,不讲出毛泽东的下落,你就别想活着回去!杨开慧挺身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口里得到使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执法处长猛一怔,接着冷笑一声说:“你不怕死?“开慧大义凛然地说:“什么时候走?!告诉你们,死,只能吓倒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方志敏同志在狱中,以他自己的死,写出了一个革命者坚贞,同时也为“幸福“二字作了深刻的注脚。他死! 中写道: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大厦,却宁愿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窝似的住所,不希罕安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的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贫困,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更加磨练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就应该为她工作一天!努力到死!方志敏同志惨遭敌人杀害,以鲜血验证了他的誓言。他以民族解放的事业为人生目的,宁愿为之而死,这就是他的幸福观。马克思曾经说过: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证明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