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87701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课题研究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课题研究报告个人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界定 分层作业是根据学生语文人认知结构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智能结构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从思维的难度、深度广度上设计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优化设计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以及个性特征的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从而摈弃高耗低效的作业设计。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理论: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懂得兴趣等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法,让他们在目标指导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 友善用脑理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课程知识。 多元智力理

2、论: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从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力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2、促进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状况,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过程 课题研究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探讨高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意识不足 我们说,分层作业实施的理论依据就是“差异是一种资源” ,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且这样的差异是在发生变化着的。但是,在实际的分层作业布置时,我们又往往忽视了这样的差异,作为高年级学生

3、,基础差的学生,当他掌握的语文知识有了提高时,就应该逐渐从培养他的语文能力上去布置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抄写、朗读、背诵能过关,就应该多考虑怎样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如阅读和写作;基础好,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多为他们布置一些语文实践综合题,以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以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意识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作业上学生应有自己的选择权。只有自己选择的,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时,置学生的自主选择于不顾,总是不放心学生,生怕学生选择不好,或由于不会选择带来的后果。于是,教师往往让一部分学生完成这个作业,让另一部分学生完成另一个作业。这样做法的理由是

4、: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分层,较差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一般的学生能完成提高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殊不知,这样的分层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一般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以评价促进分层作业”的意识不足 。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层作业更需要教师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因为分层作业呈现的是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对分层作业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尺寸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的作业没有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合格、不合格”或其他等级形式来评价,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过程,也

5、很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相同的评价,相同的学生不同时的作业相同的评价。这导致分层作业很大程度上“流产” ,其实效性也难以显现。 2、进行学生的分层研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基础和能力。(1)、隐形分层:学年初,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细致了解,对全班学生进行隐形分组,一般分为三组。即 A 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前 30%学生; B 组: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中间 50%学生;C 组:基础差,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后 20%学生。当然各学科老师尽量协调统一分组,便于共同管理和评价。(2)、动态调

6、整:经过一个阶段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调整。学生自主选择调整和教师整体调控相结合。这样随时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发展变化调整组别,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随时有压力也有动力,在适合自己的小组轻松、有信心地学习。学生可自己申请调组,也可由教师出面为个别学生调组,当然每次的调组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的整体情况有所把握,否则会让小组失去竞争和合作意识。 3、课内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解答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每节课后,对学生要分层布置作业,A 组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应注重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布置作业时,侧重于运用知识的综合题,开拓智力的探索思考题,并注意

7、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于那些较简单的基础题可以少做或不做。B 组学生大多数踏实肯学,但反应较慢,上课能听懂,但课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就有困难,综合能力较差,布置作业时应重视基础,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础技能上下功夫,以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和与此相似的变式题为主,也要有一些稍微复杂的综合题,当然必须完成每次作业的必做题。C 组学生基础较差,稍有难度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自信心不足,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C 组学生,首先从树立自信心入手,多鼓励他们。布置作业时,低起点、低要求、小坡度,在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侧重于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练

8、习,以及与例题所讲内容相仿的基本题,此类题对 C 组同学来说应多做一些,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于 B、C 两组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家长的帮助,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突破,学生在完成自己规定题目的情况下,鼓励他们选做其它组的题目,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乐学、乐思的状态之中。 4、课外巩固练习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现在的高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的练习题和补充习题作为基础作业,学生必须全员参与练习;而评价手册即可作为分层作业内容分层次来完成,这样,通过作业内容的层次设定,让学生在每次作业练习中既能达到相应的巩固提高目的

9、,当然老师根据作业内容具体组织作业分层,可以视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天进行补充练习,比如语文作业中对基础组补充每日一记的练习内容;学生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即 B 组可选择提 A 组的作业练习,C 组也可选择 B 组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在感觉不到作业压力的情况下逐步提高作业质量和练习水平,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了学生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过程:1、准备阶段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了一些语文分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相应课题研究情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的尝试研究,取得相应

10、的资料、分析,进行分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探索,并且不断反思、改进和完善。 3、总结阶段分析总结,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有关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研究的结题论文或报告。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学习当前各科分层作业尤其是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查找一些目前分层作业的设计内容,分析这样分层作业的设计意图,指导自己的研究。 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对某几个特殊学生分层作业的追踪调查分析,了解对于分层作业内容的安排、时间的分配以及自己的兴趣,以便及时调整对策。 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边研究边改进,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的

11、作业内容并给予相应的合理评价。 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作为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努力做到: 1、潜心钻研教材,制定分层要求。 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编排,每一单元的教材都有它的前后联系性和自身的训练重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有总览教学全过程的系统观,首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在编排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作用做到了如指掌,布置作业时才能明确分层要求,具有针对性。 2、调查摸底,掌握分层对象

12、。 教师在明确作业分层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把每个学生放入合适的层次中,这样才能便分层作业合理化。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采用观察、谈话、书面、测试等方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做好合理分层,及时调度。 3、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课堂作业应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 总之,分层作业的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较好地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每个阶段的教学、为学生的成长进步,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

13、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所以作为我国教育先哲的孔老夫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而分层作业理念的提出也正是基于学生这种差异的存在。毋庸置疑,分层作业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针对性,使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好,从而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其次,分层作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困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次,合理的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分层作业设计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坚信分层作业的优化设计,是师生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目录 1.研究过程原始资料名称及数量 1、校内经验交流个人课题的研究 2、发表作品 让善成为一种习惯 3、获奖作品 分层作业-我喜欢 我选择 4、获奖作品 小学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优化谈 5、获奖作品引你走进互动空间 学校教科室验证签字: 2.参加活动情况 是否参加片或区级个人课题交流活动? 是 否 学校教科室验证签字: 学校公章 XX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