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80387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 2014 届高三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2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 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l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 用

2、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第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3A,1,3,9B ,xA,且xB,则x ( ) A1 B2 C3 D92在复平面内,复数13i 1 i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设11(,)x y,22(,)xy,(,)nnxy是变量x和y的n个样本点,直线l是由这些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以下结论正

3、确的是( )A直线 l 过点(,)xyBx 和 y 的相关系数为直线 l 的斜率 Cx 和 y 的相关系数在 0 到 1 之间 D当 n 为偶数时,分布在 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一定相同 4. 若01a,log (1)logaaxx,则 ( )A01xB1 2x C102x D112x5函数2cos2sinyxx,R x的值域是( )A0,1 B1 ,12C 1,2 D0,26若, a b表示直线,表示平面,且b,则“/ /ab”是“/ /a”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在ABC中,10,(),3,42CA CBCDCACBC

4、ACBuu u r uu u ruuu ruu u ruu u ruu u ruu u vg,则向量CDuuu r 与CBuu u r 夹角余弦值为( )2A51B52C53D548在ABC中,角, ,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 3,cos)mbcCu v ,( ,cos)naAr ,/ /mnru v ,则cos A的值等于 ( )A. B. C. D.36343332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三边长与圆的直径均为 2,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433B328 33C3233D43 3310设不等式组4, 0 10xy yx x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D

5、若圆 C:222(1)(1)(0)xyrr不经过区域 D 上的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 )A 2 2,2 5B(2 2,3 2 C(0,2 2)(2 5,)UD(0,3 2)(2 5,)U11设Ra,若函数xeyax3,Rx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A3a B. 3a C. 31a D. 31a12已知点P是双曲线C:22221(0,0)xyabab左支上一点,1F,2F是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且12PFPF,2PF两条渐近线相交,M N两点(如图) ,点N恰好平分线段2PF,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5 B2 C3 D2 第第 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

6、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正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313设数列na满足11a ,13nnaa,则5a 14若某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则运行结果为 15已知两点(10)A ,( 0)B b,若抛物线24yx上存在点C使ABC为等边三角形,则b_ 16已知点( 3,0)A 和圆O:229xy,AB是圆O的直径,M和N是AB的三等分点,P(异于,A B)是圆O上的动点,PDAB于D,(0)PEEDuuu ruuu r ,直线 PA与BE交于C,则当 时,|CMCN为定值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 12 分)在A

7、BC中,角CBA,所对的边分别为cba,,满足CABA bca sinsinsinsin (I)求角C;(II)求cba 的取值范围18 (本题满分 12 分) 某校高三年级在 5 月份进行一次质量考试,考生成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0,400400,480480,550550,750文科考生6735196理科考生53xyz已知用分层抽样方法在不低于 550 分的考生中随机抽取 5 名考生进行质量分析,其中 文科考生抽取了 2 名 ( I)求z的值; (II)图 6 是文科不低于 550 分的 6 名学生的语文成绩的茎叶图, 计算这 6 名考生的语文成绩的方差; ()已知该校不低于 480 分的文

8、科理科考生人数之比为1:2,不 低于 400 分的文科理科考生人数之比为2:5,求x、y的值否 否否 否i输输出出否 否否 否是是否 否?49 s1 i0 siss1 1 ii(第(第 14 题)题)240581131211图 6419 (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矩形ABCD中,ABEAD平面,2BCEBAE,G是AC中点, F为CE上的点,且ACEBF平面(I)求证:BCEAE平面;(II)求三棱锥BGFC 的体积20 (本题满分 12 分)如图,已知抛物线pyxC2:2 1 的焦点在抛物线121:2 2 xyC上,点 P 是抛物线1C上的动点(I)求抛物线1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II

9、)过点 P 作抛物线2C的两条切线,M、N分别为两个切点,设点 P 到直线MN的距离为d,求d的最小值21 (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Ra,函数( )ln(1)f xxa x(I)若1 1ae,求函数|( )|yf x的极值点;(II)若不等式22(12)( )axaea xf xee 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OxyPMN1C2C(第(第 20题)题)GDACBEF5请考生在第 22、23、24 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 时请写清题号. 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 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 ,A B C是圆O上三个点,AD是

10、BAC的平分线,交圆O于D,过B做直 线BE交AD延长线于E,使BD平分EBC. (I)求证:BE是圆O的切线; (II)若6AE ,4AB ,3BD ,求DE的长.(本小题满分 10 分)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1 2 332xtyt (t 为参数) 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 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 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22 3 sin10 . 设圆 C 与直线 l 交于点A,B,且 0,3P.(I)求AB中点M的极坐标; (II)求|PA|PB|的值.24 (本小题满分 10 分) 选修 45:

11、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2f xmxx,Rm,且(1)0f x的解集为 1 , 0.6(I)求m的值;(II)若R,zyxcba,且222222,xyzabcm求证: 1axbycz.文科数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A;4C;5A;6D;7D;8C 9A;10C;11B12A 二、填空题1381; 145; 1515,3; 1681三、解答题17 解:(I)CABA bca sinsinsinsin caba ,化简得222cabba ,3 分所以21 2cos222 abcbaC,3 C6 分(II)CBA cba sinsinsin )32sin(sin32AA )6si

12、n(2 A9 分因为)32, 0( A,)65,6(6 A,所以1 ,21()6sin( A故,cba 的取值范围是2 , 1(12 分18. 解:(I)依题意252 6z ,9z 3 分(II)111 120 125 128 132 1341256x5 分 这 6 名考生的语文成绩的方差22222221111 125120 125125 125128 125132 125134 1256s222222114503796068 分()依题意1961 92y,35 1962 95xy10 分解得100,41xy12 分19 (I)证明:QABEAD平面,BCAD/ABEBC平面,则BCAE 7又

13、QACEBF平面,则BFAE BCEAE平面解:QBFDAE平面/FGAE/,而BCEAE平面BCEFG平面 BCFFG平面 QG是AC中点 F是CE中点 FGAE/且121AEFGQACEBF平面 CEBF BCERt中,221CECFBF12221CFBS 31 31FGSVVCFBBCFGBFGC20 解:(I)1C的焦点为)2, 0(pF,1 分所以102 p,2 p2 分故1C的方程为yx42 ,其准线方程为1 y4 分(II)设),2(2ttP,)121,(2 11 xxM,)121,(2 22 xxN, 则 PM 的方程:)()121(112 1xxxxy ,所以12122 112 xtxt,即02242 12 1 ttxx同理,PN:1212 22 xxxy,02242 22 2 ttxx6 分MN的方程:)()121(121)121(1 212 22 12 1xxxxxx xy ,即)(21)121(1212 1xxxxxy 由 022402242 22 22 12 1 ttxxttxx,得txx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