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9723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广东省肇庆市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4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数 学(文科)第卷(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全集1,2,3,4,5U ,集合1,3,5M ,3,4,5N ,则)(NMCU( )A2 B1,2 C1,2,4 D1,3,4,52函数) 1(log4)(22xxxf的定义域是( )A(1,2 B1,2 C(1,) D2,)3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34iz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公式

2、可得 343443iiiziiii AA,所以z在复平面对应点的坐标为4, 3在第三象限角,故选 B.考点:复数除法 复平面2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 )A( )2xf x B( ) |1|f xx C( )cosf xx D1( )f xxx 5执行如图 1 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 4,则输出s的值是( )A2 B6 C24 D1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程序框图运行程序如下:4,1,1111,21 22,32 36,46 424,5nissisisisiAAAA所以输出24s ,故选 C.考点:程序框图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2 所示(单位:cm) ,

3、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3A50 33cm B503cm C25 33cm D253cm7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10xy 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30xy 相切,则圆C的方程是( )A22(1)2xy B22(1)8xyC22(1)2xy D22(1)8xy【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直线10xy 与 x 轴的交点为01,010y xy ,因为圆与直线30xy相切,所以半径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即 220 1 12 11rd ,则圆的方程为2212xy,故选 A考点:切线 圆的方程8在锐角ABC中,AB=3,AC=4,其面积3 3ABCS,则 BC=( )A5 B13或37 C37 D1

4、3 49已知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设函数( )xf xxe,则( )A1是)(xf的极小值点B1是)(xf的极小值点C1是)(xf的极大值点D1是)(xf的极大值点10设向量),(21aaa ,),(21bbb ,定义一种向量积:),(),(),(22112121bababbaaba已知向量)4 ,21(m,)0 ,6(n,点 P在cosyx的图象上运动,点 Q 在( )yf x的图象上运动,且满足nOPmOQ(其中 O 为坐标原点) ,则( )yf x在区间3,6上的最大值是( )A2 2 B2 3 C2 D45第卷(共 10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考生作答 4 小题,每小题

5、5 分,满分 20 分. (一)必做题(1113 题)11已知na是递增的等差数列,12a ,nS为其前n项和,若126,a a a成等比数列, 则5S .【答案】7012若曲线21 232xxy的某一切线与直线34 xy平行,则切线方程为 .613已知变量, x y满足约束条件1, 3 1xy y xy ,若zkxy的最大值为5,则实数k . 【答案】1k或21k(对 1 个得 3 分,对 2 个得 5 分)【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71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

6、程为2cos2(1 sin )xtyt (其中t为参数,且02t ) ,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答案】sin4【解析】试题分析:把曲线 C 的参数方程2cos2 1 sinxtyt(t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可得2224xy,再利用直角坐标到极坐标的转化公式cossinxy 可得22222cossin24cossin4 sin4424 sin4sin,故填4sin.考点:参数方程 极坐标方程15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 3,在ABC中,90BAC,BCAD ,AEDE ,D、E为垂足,若 AE=4,BE=1,则 AC= .8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7、、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角 A、B 都是锐角,a=6,b=5 ,21sinB.(1) 求sin A和cosC的值;(2) 设函数)2sin()(Axxf,求)2(f的值.【答案】(1)334 3sin,cos510AC (2)7 225f【解析】试题分析:(92)由(1)知4cos5A ,2sin2cos22cos122fAAA(11 分)24721525 (12 分)考点:正余弦值的关系正余弦值的和差角公式 诱导公式 余弦倍角公式17 (本小题满分 13 分)已知某山区小学有 100 名四年级学生,将全

8、体四年级学生随机按 0099 编号,并且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 10 组现要从中抽取 10 名学生,各组内抽取的编号按依次增加 10 进行系统抽样.(1)若抽出的一个号码为 22,则此号码所在的组数是多少?据此写出所有被抽出学生的号码;(2)分别统计这 1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获得成绩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4 所示,求该样本的方差;(3)在(2)的条件下,从这 1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成绩不低于 73 分的学生,求被抽取到的两名学生的成绩之和不小于 154 分的概率10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抽出号码为 22 的组数为 3. (2 分)因为 210(31)22,所以第 1 组抽出的号码应该为 02

9、,抽出的 10 名学生的号码依次分别为:02, 12, 22, 32, 42,52,62,72,82,92. (4 分)(2)这 10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 x 1 10(81707376787962656759)71, (6 分)故样本方差为:21 10s (1021222527282926242122)52. (8 分)18 (本小题满分 13 分)如图 5,AB 是圆 O 的直径,点 C 是弧 AB 的中点,点 V 是圆 O 所在平面外一点,D是 AC的中点,已知2AB ,2VAVBVC.(1)求证:OD/平面 VBC;(2)求证:AC平面 VOD;(3)求棱锥CABV的体积.11【答案

10、】(1)证明过程详见解析;(2)证明过程详见解析;(3)3 3【解析】试题分析:(1)要证明/ /OD面 VBC,只需要在面内找到一条线段与OD平行即可,根据题目条件分析可得OD平行于面 VBC 内的线段 BC,在三角形 ABC 中根据 D,O 是线段 AC,AB 的中点,即可得到OD 为三角形 BC 边的中位线,即可得到/ /ODBC,进而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12(3)由(2)知VO是棱锥VABC的高,且223VOVAAO. (10 分)又点 C 是弧的中点,COAB,且1,2COAB,三角形ABC的面积112 1122ABCSAB CO , (11 分)棱锥VABC的体积为11313

11、333VABCABCVSVO , (12 分)故棱锥CABV的体积为3 3. (13 分)考点:三棱锥体积 线面平行 线面垂直 中位线 三线合一19 (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对一切正整数n,点),(nnSnP都在函数xxxf2)(2的图象上.13(1)求1a,2a;(2)求数列na的通项公式;(3)若211nnnnaaab,求证数列nb的前n项和601nT【答案】(1)123,5aa (2)21nan 【解析】试题分析:(1)点),(nnSnP都在函数xxxf2)(2的图象上,2*2 ()nSnn nN, (1 分)113aS, (2 分)又2 12222 28a

12、aS ,25a . (4 分)(2)由(1)知,2*2 ()nSnn nN,1420 (本小题满分 14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 P 到两圆 C1与 C2的圆心的距离之和等于 4,其中 C1:023222yyx,C2:033222yyx. 设点 P 的轨迹为C(1)求 C 的方程;(2)设直线1ykx与 C 交于 A,B 两点问 k 为何值时OA OB ?此时AB 的值是多少?【答案】(1)2 214yx (2)4 65 17AB 【解析】试题分析:(1) 通过配方把圆1C和圆2C的普通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到圆心的坐标,根据椭圆的定义可以判断 C 点轨迹为椭圆,其中两个圆的圆心为焦点

13、可得3c 且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根据题意24a ,李永刚, ,a b c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b的值,进而得到 C 的方程.15(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消元得到二次方程,二次方程的根 AB 两点的横坐标,利用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AB 两点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利用0OAOBOA OB A得到 AB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 k 的值,再利用椭圆的弦长公式即可求出AB的长度.试题解析:(2)设1122()()A xyB xy,其坐标满足2 214 1.yxykx ,消去 y 并整理得22(4)230kxkx, (5 分)042k,222412(4)16(3)0kkk ,1,222 2(4)kxk,故12122223 44kxxx xk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