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70324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文 科 综 合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3 页。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答题前 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 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选择题(必做,共 140 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右图仪制令是

2、北宋政府制定“交通规则” 。今天看来,最不可取的规定是哪一项 A贱避贵 B少避长 C轻避重 D去避来 14. 明代中后期, “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 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 宰相,压制六卿矣”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 D.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15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 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 大菜系” 。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 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

3、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 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 161757 年,乾隆皇帝宣布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率 先建立了驻广州的商馆,进行 双边贸易。1774 年,伦敦专门经营中国瓷器的贸易商就达 52 家。中英贸易出现盛况,说 明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清朝海禁政策破产 C全球商路畅通无阻 D英国重视对华贸易 1720 世纪 20 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如下图)。这一现象不能说 明2A.近代工业的发展 B.绘画艺术的变迁 C.妇女地位的提高 D.社会观念的进步 18当年钱学森远行欧洲留学前,其父在一张纸条上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仁,如 智,

4、如忠,如孝,如悌!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 ”下列对 这一忠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B践行“实业救国”的思想 C印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 D体现“全盘西化”的主张 19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 C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 20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到:“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 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 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

5、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世代相传的 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该材料反映罗马法 A注重证据,讲究公正 B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 C成文法与习惯法并重 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1870 年,31 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 公司。从 1872 年 2 月 17 日到 3 月 28 日,短短 39 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 手,还曾在 48 小时内连续买下 6 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

6、业 22巴黎公社曾经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来经营。这一做法 A开经济国有化政策的先河 B是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尝试 C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继承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3. 列宁说:“到 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 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 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 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 ”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A. 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B.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 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D.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38 (22

7、 分)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7 年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期间,举办社学,要求有关人员“务遵本院原定教 条尽心训导,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 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庶不负有司作 兴之意,与士民趋向之心” 。 引自 王守仁全集卷二 材料二 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 ,该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 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以 药治之,务采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

8、为智事之本源” 。 梁启超新民丛报宗旨 (1)归纳社学的职责。 (2 分)3(2)指出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及其积极意义。 (6 分)(3)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在宣传内容上有何不同?解释其原因。 (12 分)(4)从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的历史活动中,受到哪些启发? (2 分)39 (24 分) 世界大历史是萨克雷等美国学者集体编著的历史巨著,显示了美国学界对 世界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材料一 全书分为五卷。其总目录是第一卷 文艺复兴至 16 世纪第二卷 15711689 年第三卷 16891799第四卷 17991900第五卷 1900 至反恐战争材料二 每卷罗列各时

9、期的重大事件。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是第一章 俄国彼得大帝改革 16891725第二章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1714第三章 不列颠第一帝国 17011761第四章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 17401763第五章 启蒙运动 约 1750 年第六章 农业革命 约 1750 年第七章 美国革命 17631783第八章 南太平洋的开辟 17601790第九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约 17601780第十章 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 17701796第十一章 大西洋黑奴贸易 约 17301807第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 17891799材料三 每章分为五个栏目。第五卷第八章冷

10、战时期的目录是概述专家点评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尼基塔赫鲁晓夫 甲 “铁幕演说” 乙 “欧洲复兴计划” 丙 第二次哈瓦那独立宣言 论著选粹 【史论】 19 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 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 世纪,还会是欧洲 的世纪。4【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大历史的编撰特点。 (2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并分析说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 (8 分)(3)依据材料三,为两个栏目命名。从甲、乙、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如何体现本卷主 题。 (8 分

11、)(4) 世界大历史是否会按照【史论】对 20 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请作出判断并说 明理由。 (6 分)46.(10 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 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 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 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 (节选) (1)列举商鞅“惩奸宄” “务耕织” “尚军功” “孥贫怠

12、”的具体措施(4 分,各举一例即 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6 分)47.(10 分)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世纪,西方国家国王要征税,必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而同意的前提是国王的征 税要求须符合纳税人的利益和需要。教、俗贵族或议会控制了税权,对王权形成制约。 在中国古代,人们无不认为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政府的职责是征税,臣民的任 务是纳税,各安其业,各守其位,各尽其责。税民从来计较于征税的频率、税率的高低和 税额的大小,却从没将税权执掌作为问题提出来。 顾銮斋中世纪的西方国王为何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 (1)概括指

13、出古代中国、中世纪西方不同的税权观。 (4 分)(2)以英国为例,概括并依据具体史实说明西方税权观对近代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6 分)48 (10 分) 【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华民国 30 年 12 月 9 日,民国政府发布一 文告,全文如下: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 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 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 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 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

14、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 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5(1)中华民国政府的这一文告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布的?(4 分)(2)概括文告的核心内容。你如何认识这一文告? (6 分)历史答案13. A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A 21.B 22.D 23. C38 (1)既传播文化知识,也注重教化民众。 (2 分)(2)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是“维新吾民” (即启发民众智慧、提高民众觉悟)和“维新吾国” (即变法立宪,救亡图存) 。梁启超认识到当时民众思想保守、对民权国事漠不关心的社会实际,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救治,有利于

15、促进民族觉醒。 新民丛报宣传新思想,在社会上有思想启蒙的积极作用。 (6 分)(3)不同:王守仁宣传“诗礼章句” “德行心术”即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梁启超宣传“中西道德” “政学理论”即以西方人权学说为主的中外先进思想。 (4 分)原因:政治环境不同明代君主专制统治加强,而清末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务之急。 (2 分)社会思想不同明代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清末西方政治学说传入,提供了更科学的思想武器。 (2 分)经济基础不同明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清末工业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 (2 分)个人经历不同王守仁是理学家,主张“致良知”说,而梁启超是新式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思想,参与维新变法,积极主张改革社会。 (2 分)(4)启发:个人活动应有社会担当认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考虑国家民族利益;注重宣传教化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