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7002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攀枝花市十五中攀枝花市十五中 2013201320142014 学年(下)半期考试检测试卷学年(下)半期考试检测试卷高高 二二 历历 史史(满分(满分 100100 分,分,9090 分钟完成)分钟完成)说明:本试卷分第说明:本试卷分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和第和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10010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9090 分钟。分钟。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848 分)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4 题,满分 48 分) 1.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 年1546 年)在不到 30 年的短短时间,文艺

2、 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 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 ”材料意在说明A 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2、马丁路德号召“运用百般的武器”讨伐教皇和红衣主教等蛇蝎之群,同时号召“尊敬 长官” 、 “服事政府” ,这反映出他主张( ) A与王权共同反对宗教信仰 B王权脱离教权控制并高于教权 C只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控制 D反对教皇特权但不反对王权 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

3、阳,皇帝是月 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 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4、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了 1861 年改革,你认为对它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4、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暴力斗争不断 A. B. C. D. 6、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 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可以无偿获得一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7 、佩里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佩里赠给 幕府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 实力。佩里来航令日本人震惊,深切感受到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这里的“差距”主

5、要 是指A落后的交通工具与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差距 B落后的幕藩体制与先进的民主制度的差 距C落后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差距 D落后的国民素质与先进的国民素质的差 距28、1868 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 。以下日本明治维新 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 ) 废藩置县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剪去武士头上 的发结,解除腰刀 A B C D 9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 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 、 “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 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6、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 “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 “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10、有人评价百日维新“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 。直接导 致维新派“同志太孤”的措施有( )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选派学 生到国外留学 A B C D 11、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 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 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可见变法失败的一个重

7、要原因是(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12、下列有关托马斯 阿奎那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 B.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C.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 D.君权高于神权 13 “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 帝自己叫做神。 ”詹姆士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教权高于一切 C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教皇与国王地位平 等 14、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内涵是( ) 人生来就有天赋之权利 人民是国家

8、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当人民的 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 人们 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A B C D 15、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他们的民 主思想共同点包括( ) 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主张兴民权 走日本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颁布宪法,实行法治A. B. C. D. 16、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中的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 17 独立

9、宣言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哪一点是对启蒙思想的发展( )3A平等的思想 B天赋人权学说 C主权在民的学说 D人类追求幸福的权利 18、 权利法案 、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 .坚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反映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 19 “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永沦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这是陈独秀对下列哪 一文选的称赞( ) A 权利法案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大宪章 20、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发展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富有的农民和城镇有产 者获得选举权

10、A B C D 21.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 A.是间接民主 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 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22右图展现的是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的场景。当时各州代表 激烈讨论,而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最终通过了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下列对这部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对美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具有重大的作用 C宪法保证了所有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D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3、.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 ,从中解读不正确的是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

11、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因为它( ) 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和颁布 其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确立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度 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A. B. C. D.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满分 5252 分)分) 25、 (17 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 陈出新、

12、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 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 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 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 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 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 进步 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4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 、 “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这里的

13、“文 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3 分) 文明:资本主义文明(西方主要国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或工业资本主义文明(工业 革命的迅速发展) 。 表现:农奴制度、沙皇专制制度。 材料二 (明治政府早期)商业还继续处于依附的地位,从经济上来看,它是依赖于政府 的。政府鼓励商业着眼于使日本拥有有效地近代基础,以抵制外国的压迫(另一只眼睛还 盯着未来的征服事业) ,同时也给骚乱的农民提供一种职业。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 源 (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早期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目的。 (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政 府在工业领域改革的措施有哪些?(4 分) 目的

14、:抵御外国侵略,发展近代经济 措施:殖产兴业;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修建铁路,兴办电讯事业;扶植私人企业,政府 投资开办国营企业;低价转让或出售企业。 材料三 1895 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 立立宪政治。 “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 , “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 主总之” 。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 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2 分)又有哪些保留?(2 分)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及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4 分) 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 ;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 分) 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 (1 分) 结果:戊戌变法运动失败,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6、 (20 分)民主思想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与专制思想不断斗争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西欧中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