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0770014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继平、王兴超(山西大学)——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脱离的中介作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认同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杨继平 王兴超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Email:框架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结果呈现 参考文献问题的提出根据中国调查网上的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 41.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而且频繁见诸于媒体的校园暴力事件,使得人们 不得不思考这些攻击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道德推脱的界定班杜拉(1986)认为:当用于阻止不道德行为 发生的道德自我控制机制通过八个相关的认知 机制失效时,个体将产生不道德决策或行为, 而这八个相关机制就被称为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这八个推脱

2、机制分别是:道德 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 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责备归因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班杜拉还认为,道德推脱可以解释为什么正常人做 出了攻击行为而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根据道德推脱 理论,大多数人都建立了个人道德行为标准,这些标准 起着自我调节作用,可以引导良好的行为和制止不良行 为,而与这些标准相抵触的行为会导致个体的内疚和自 责。但道德推脱可以使道德自我调节功能有选择地激活 和失效。当个体违反其内部道德标准时可以通过道德推 脱使道德自我调节功能失效,进而摆脱内疚和自责,因 此,具有高道德推脱的个体更有可能做出攻击行为。国内外相关

3、研究综述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已有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理论推导。班杜 拉等人研究发现,道德推脱会对儿童的攻击倾 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 著的正相关。Caprara等人以及Hyde等人的追 踪研究的结果也显示,道德推脱会对个体两年 后的罪错行为、暴力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有很 好的预测作用。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道德认同与道德推脱的关系同时根据道德推脱理论,个体在产生攻击行为之前 要经过一个道德推脱的过程,这一推脱过程使得个体在 道德上认同自己的攻击行为,使其即使攻击了他人也不 会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但道德认同作为个体的一种道 德认知图式,会使得个体的行为与其内在的道德标准高 度一致

4、(Aquino 杨继平, 王兴超等, 2010)。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道德认同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还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已有 的实证研究证实,道德认同与个体从事志愿者服务 活动的次数有显著的正相关(Aquino Pratt, Hunsberger, Pancer, Sage, Kavussanu, & Duda, 2006)。道德认同还与个体的说谎行为(Aquino, Freeman, Reed, Felps, & Lim, 2009)、学术欺骗行为 (Reynolds & Ceranic, 2007)和攻击行为(Barriga, Morrison, Liau, & Gibbs, 2

5、001)有显著的负相关。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此外,Detert等人(2008)的研究还发现, 道德认同会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进而阻 止大学生的不道德决策。杨继平等人(2010) 的研究也发现,道德认同会通过道德推脱的 中介作用进而对大学生的学术欺骗行为产生 显著的负向影响。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明确道德推脱与攻 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 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作用。研究方法被试样本一:随机抽取200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 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95.5%。男生60人,女生131人; 城镇94人,农村97人;文科133人,理科58人;大一35人 ,大二36人,大三6

6、1人,大四59人。样本二:随机抽取480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 有效问卷440份,有效率为91.67%。男生222人,女生218 人;城镇216人,农村224人;文科161人,理科241人, 工科38;大一83人,大二178人,大三94人,大四85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l道德推脱问卷:采用Caprara等人(2009)编制 的道德推脱问卷 。采用回译策略,确保翻译 后的量表忠实于原量表。用样本一进行项目 分析,各条目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接下来 ,在样本二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 指数为2=780.21、df=456、NFI=0.85、 NNFI=0.93、CFI=0.93、IFI=0.9

7、3、 RMSEA=0.06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1。研究方法研究工具l道德认同问卷:采用Aquino和Reed(2002)编制 的道德认同问卷。问卷共12个条目,分为内在 化和符号化两个维度,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 致性系数为0.77。l攻击行为问卷:采用Buss和Perry(1992)编制的 攻击行为问卷,共29个条目,包括身体攻击、 语言攻击、愤怒和敌意四个子维度. 问卷的信效 度良好,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九周后的 重测信度为0.80。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系数为0.87。 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在SPSS11.5和LiserL8.70上进 行录入及相关的处理和分析

8、。结果呈现研究结果根据先前的理论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技术,探 讨道德认同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如图1)。敌 意道德认同道德推脱0.74*-0.34*图1 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模型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愤 怒0.60* 0.55* 0.51*-0.15*-0.05-0.08-0.01注:*p0.05,*p0.01,*p0.001。结果呈现研究结果从图1可知,道德推脱对身体攻击、语 言攻击、愤怒和敌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 响,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74、0.60、0.55 、0.51;此外,道德认同对道德推脱有显 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34,道德 认同还对敌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

9、道 德认同并未对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愤 怒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果呈现研究结果这也就是说,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身体攻 击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其效应值为-0.25; 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语言攻击之间也存在完 全中介作用,其效应值为-0.20;道德推脱在道 德认同与愤怒之间也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其效 应值为-0.19。而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敌意之 间为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值为-0.17,但 这一中介效应值可以占到总效应值(-0.32)的 53.13%。结果呈现研究结论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道德认同对 道德推脱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道德推脱对 大学生的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愤怒和敌 意均有显著的正

10、向影响;(2)道德推脱在道 德认同与身体攻击、道德认同与语言攻击 、道德认同与愤怒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敌意之间存在部 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王兴超, 杨继平. (2010). 中文版道德推脱问卷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177179.杨继平, 王兴超, 高玲. (2010). 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 心理科学进展, 18(4), 671678.杨继平, 王兴超, 陆丽君, 张力维. (2010). 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 心理发 展与教育, 26(4), 374380.Aquino, K., Freeman, D., R

11、eed, A., Felps, W., & Lim, V. (2009). Testing a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moral behavior: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situations and moral identity centr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1), 123141.Aquino, K., & Reed, A.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12、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6), 14231440.Aquino, K., Reed, A., Thau, S., & Freeman, D. (2007). A grotesque and dark beauty: How moral identity and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fluenc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to wa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3), 385392.

13、Bandura, A. (1990).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W. Reich (ed.), Origins of terrorism: Psychologies, ideologies, states of mi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1191. Bandura, A., Barbaranelli, C., Caprara, G. V., & Pastorelli, C. (1996a).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ex

14、ercise of moral ag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2), 364374.参考文献Bandura, A., Barbaranelli, C., Caprara, G. V., & Pastorelli, C. (1996b). Multifaceted impact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on academic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67(3), 12061222.Bandura, A. (1999). Moral disengage

15、ment in the perpetuation of inhumanit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3(3), 193209.Barriga, A. Q., Morrison, E. M., Liau, A. K., & Gibbs, J. C. (2001). Moral cognition: Explaining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antisocial behavior.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7(4), 532562.Barsky, A. J., Islam

16、, G., & Zyphur, M. J. (2006).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on unethical work behavior. Ibmec Working Paper, wpe14. Retrieved July 3, 2009, from http:/www.ibmecsp.edu.br/pesquisa/download.php?recid=3071Buss, A. H., & Perry, M. (1992). 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3), 452459.Caprara, G. V., Fi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