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6904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生物高考专题: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归类总结优秀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实验实验分类观察类实验 验证类实验验证类实验 探究性实验实验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考点49-1观察类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 动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一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一、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2、光照强度怎样影响叶绿体在细胞内的排列方向和分布位置3、实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4、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方法是什么? 5、细胞质流动的意义是什么?6、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是逆时针的话,那么实际上应该是 怎样流动?7、此实验应注意什么?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 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 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

2、镜 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 动状态,叶绿体在细胞中的运动是细胞 质流动的重要标志实验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1、叶绿体主要在叶子和幼茎的皮层。 2、光照强度会影响叶绿体在细胞内的排列方向和分布位 置。(适应性)在弱光下,叶绿体椭球形的正面面向光照可以接受更 多的光;而在强光下,叶绿体的椭球形的侧面朝向光照, 以减小强光对叶绿体的伤害;在暗处叶绿体呈无规律排列 。 3、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绿体的形态、大小及每个细胞中 数量的多少有很大差别 。(多样性)实验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二、实验材料选用: 藓类的叶、君子兰叶、黑藻叶、菠菜叶、水绵、 天门冬的叶

3、状枝理想材料:黑藻 取材部位:幼嫩的小叶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沉水草本。茎分枝,长达2米。叶 48轮生,质薄,条形或条状矩圆 形,长820毫米,宽12毫米,具 1脉。边缘有细刺状锯齿,稀全缘, 无柄 。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常见于水田、池塘或溪流等淡 水中,有时甚茂密,成为优势种; 匐枝的顶芽肥大,越冬繁道,断体 也能繁殖。在我国广布各地。 1、促进细胞内物质转运,促进细胞器之间的联 系 2、细胞质流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 提高细胞质流动性的方法:进行光 照;升高水温;切伤一小部分叶片。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注意事项 1、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充足、水温 较高条件下培养34小时。2

4、、选取幼嫩小叶。3、选择靠近叶脉或接近叶片基部部 位观察。4、临时装片内的材料应始终保持有 水状态 。实验2-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观察有丝分裂,视野中处于什么时期的细 胞最多?为什么? 2、实验中主要的几个步骤是什么? 3、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为什么先漂洗再染色?顺序不能颠倒? 5、能否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 期的细胞?间期 因为间期的时间长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 压片使细胞分散开因为解离液是酸性的,而染色是用龙胆 紫是碱性的 不能 因为细胞解离后已经为死细胞,不可能经历各个 时期细胞清水蔗糖溶液(液泡)渗入渗出(低浓度)(高浓度)细胞液(较高浓

5、度)实验3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正常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显著质壁分离实验3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问题讨论: 1、实验中选用的蔗糖的浓度是多少? 2、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入与细胞液等渗的蔗 糖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3、用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进行实 验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3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显微镜观察实验 :实验内容玻片标本制作技能显微镜操作技能观察技能高倍镜的使用和叶 绿体观察观察细胞质流动有丝分裂观察观察质壁分离和复 原取材解离漂 洗染色制片取材、直接制片取材、直接制片取材、制片低倍镜的使用 、低倍镜到高 倍镜的转换、 熟练使用高倍 镜、熟练进行 对光、对焦、 调节视野光线

6、 的强弱等一系 列操作正确选择观察 的参照明确观察目标寻找、识别观 察目标观察、对比实验4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1 实验原理SO2可以破坏叶绿体,使叶片变黄、枯焦, 甚至死亡。根据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O2的 原理,可以制备SO2 ,然后对相同长势的植物进行 处理,观察其对植物的影响。考点49-2 验证性实验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问题讨论: 、实验原理是什么? 、哪些糖是还原性糖? 、实验材料选择时要注意什么? 4、哪个实验需要加热? 5、哪个实

7、验用到显微镜? 6、斐林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是什么?1、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2、脂肪苏丹III 橘黄色脂肪苏丹IV 红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淡蓝色的Cu(OH) 2)与可溶性还原糖 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二、实验材料选用: 1、可溶性还原糖 含糖量较高,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2、脂肪的鉴定 富含脂肪(植物油)的种子 如花生、核桃、蓖麻等的种子 3、蛋白质的鉴定 (1)植物组织样液:黄豆种子(浸泡12天)或用 豆浆 (2) 动物组织样液:鸡蛋清 蛋清:水1:10 稀释,搅拌均匀后, 用67层纱布过滤。试剂

8、: 1、斐林试剂 A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 质量浓度为0.05g/ mL的CuSO4溶 液 2、双缩脲试剂A液 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B液 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例题解析:(上海高考试题)1、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可 能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A.斐林试剂 B.苏丹染液C.双缩脲试剂 D.二苯胺D(2005广东生物1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 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 红色沉淀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D、使用斐林试剂

9、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A实验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问题讨论: 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分离方法是什么? 2、加丙酮、 SiO2、 CaCO3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4、画滤液虚线时应注意什么? 5、实验结果是什么?(03江苏33)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 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ABCSiO2(少量)+CaCO3(少量 )+95%乙醇(10 毫升)+蒸馏水(10毫 升)+例题解析:“+”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 。

10、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环 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 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实验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三次过滤 2、两次加蒸馏水 3、两次沉淀的析出 4、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 5、鉴定试剂三次过滤过滤过滤使用纱纱 布目的第一 次过滤过滤 用蒸馏馏水稀释过释过 的 鸡鸡血细细胞液12层层 获获得含核物质质 的滤滤液第二 次过滤过滤 含黏稠物的0.14mol/L NaCl溶液多层层获获得纱纱布上的 粘稠物第三 次过滤过滤 溶解有DNA的2mol/L NaCl溶液12层层 获获得含DNA的 滤滤

11、液两次加蒸馏水加蒸馏馏水的目的第一次使血细细胞破裂第二次降低NaCl浓浓度使DNA析出 2 两次沉淀析出依据的原理第一次DNA在氯氯化钠钠的物质质的量浓浓度为为0.14mol/L时时 溶解度最低第二次DNA在冷却的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实验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4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实验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0.14 0.4 0.8 1.2溶解度某些物质的鉴定 :鉴定物质试剂使用方法实验结果 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DNA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苏丹、苏丹二苯胺先混匀再加入、 水浴加热先加入A液,再 加入B液染色混匀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紫色物质橘黄色、红色蓝色实验内容 原理 试剂 结果

12、叶绿体色素提 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溶解度原理丙酮、 层析液色素及色 素带杂质较少的 DNA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 冷酒精考点49-3 探究性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实验一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一、问题讨论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选用 3、测定实验结果的指标是什么 4、注意事项1、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 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 2、分别用一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过氧 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 3、酶

13、作为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 的效率要高出1071013倍,体现其高效性。 1、通过比较产生气泡的多少 2、通过比较卫生香的燃烧程度注意事项 1、猪肝或其它动物肝脏一定要新鲜2、为增加对照效果,可适当降低氯化铁溶 液浓度3、可再增加一组对照:把肝脏研磨液煮沸后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二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一、问题探索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3、实验过程实验原理1、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 2、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3、斐林试剂能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实验材料选用 1、 淀粉酶:是一种植物淀粉酶,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 最适P

14、H为5.57.5,最适温度为5075 。 2、唾液淀粉酶:唾液:蒸馏水1:9稀释,最适PH为6.8,最适 温度为37 。不同的人唾液中酶的含量有个体差异,老师应 该根据学生的实验现象,调整稀释比例。 方法步骤1、2、振荡混匀,将试管在60左右热水中,保温5min 。 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 4、将两支试管沸水浴,观察颜色变化。序号项项目试试管1试试管2 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2注入蔗糖溶液2mL 3注入新鲜鲜的淀粉酶溶液2mL2mL实验二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四、注意事项蔗糖溶液一定要纯净蔗糖溶液要现配现用在实验前,教师应先用斐林试剂检验蔗糖溶液 ,如有红色沉

15、淀,不能再用。实验三 探索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一、问题探讨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实验三 探索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序号项项目试试管1试试管2试试管3 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放入不同的环环境5分钟钟60热热水沸水冰块块3注入1毫升新鲜鲜的淀粉酶 溶液摇摇匀,维维持5分钟钟4滴入1滴碘液5观观察试试管中颜颜色有何变变 化实验四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一、实验原理 1、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而定。2、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在重力 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 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二、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2、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常用实验原则1、实验题目2、假设3、预期4、实验5、观察和收集数据6、分析7、推论8、交流 对 照 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条件可控原则 可 重 复 原则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三、植物向重力性实验设计参考 方案一: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三、植物向重力性实验设计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