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59777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廖光华第四单元:说说我们的社区单元概要主题是社区学习,旨在指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了 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特点,包括设施、环境、以及 社区中人们的生活。增强学生对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 感。通过三个主题“共同生活共同要求共同参 与”三个角度认识社区。内容上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社区,对比和 认识昨天和今天的社区,并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体验、 观察社区的生活,培养社区小主人的态度和责任感。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社区的概念知道社区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课题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活动建议: 播放当地的风光图片或录相; 以

2、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自己生活的地方与书中描绘的地方一 样吗,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你印象最深 的是什么? 什么是“社区”呢?课题2:各种各样的社区教学目标: 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活动建议: 引导学生分组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如书中呈现了“少数民族社区”、“山地社区”、“农村社区”、“沿海社区”等,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不同类型的社区的特点:“地理位置、建筑结构、人口”等。课题3-4:到处都有社区/我眼中的社区教学目标: 拓展学生视野,了解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

3、的理解和认识。活动建议 引导学生分组探索各国不同类型的社区; 个人制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想象和理解。主题2: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教学目标: 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以及它们对自己和社区居民的意义。 产生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的意识和行为。课题1: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教材分析:书中呈现了“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在备课中,不能面面具到,要根据学生生活的社区类型,引导学生探究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和公共设施。活动建议 按学生的家庭地址形成活动小组,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公共设施,讲述自己或他人与之发生的故事。课题2:变化中的社区教学目标: 调查、访问、了解自己所在农村社区的变化 学写

4、“调查报告”,培养合作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是许多人劳动和努力的结果。活动建议: 引导学生讨论“社区”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根据“变化”,指导学生分成“调查小组”,具体调查变化的内容。 各小组汇报交流。调查内容调查对 象以前现在生活变化(衣食住)厨具变化交通变化家用电器变化通讯变化家庭收入社区变化调查表通过调查访问,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课例:变化中的农村社区作者:集美区后溪中心小学 李敏娜主题3: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主题教材分析:这个主题一共呈现了3个课题:“早市引出的问题” 和“选出自己的当家人”“社区少先队“。其中第1个课题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自

5、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问题或其它方面的突出的问题。早市引出的问题只是一个 引子。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的社区的实际情况 ,选择有意义的课题进行教学,不一定非得上这个课 题。在教学方法上,3个课题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关注社区的问题,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 区的问题,不能停滞于让学生凭感觉说一说,讲一讲 。课题1:早市引出的问题(或其它)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社区人们的共同需要和社区存在的问题。 养成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服务的态度,树立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抢占摊位缺斤短两环境脏、乱、差早市引出的问题思考:小区谁来管?怎么管?课题2:选出自己的当

6、家人教学目标: 感受居(村)委会与每个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村委会在社区生活的重要地位。 初步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性,为培养学生的现代民主意识打基础。活动建议: 调查居(村)委会,了解选举的程序; 调查选民(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选民的感受和想法。 了解选举的感人故事。课题3:社区少先队教学目标: 了解少先队在社区建设中的的作用与意义。 乐于参与社区少先队活动,增进对社区的情感。活动建议: 这一活动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结合。 在教学上可组织学生采访居(村)委会,了解社区中有什么事情少先队是可以做的,并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在以后的德育活动中具体的组织实施。第五单元:画

7、画我们成长的地方单元概要:教学内容从虎子来信切入,从画教室、画 校园、画社区逐步展开“地图学习”,培养学生有关地图的知识及相应的技能。在此基础上使 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增进对自己 学校、社区的情感,同时感受分工对于合作的 重要性,体验合作的乐趣及合作的力量。主题一、移动的画板课题1:画画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享受画画的乐趣初步了解画地图的要点。 活动要点:学生画画 小组交流 全 班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教学建议:这一课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去画,尽情享受画图的乐趣,并对画地图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应注意的是,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和要求下画的教室图是不正规的,会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巡视中应真

8、诚的欣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切不可批评或表示不满。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画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可能提到方向、方位等,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机会,及时总结,提练并向学生渗透画地图的几个要素。课题2:到操场上去看看教学目标: 学会实地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通过游戏体验辨别方向的乐趣。 了解“指南针”活动要点: 学生分组,到操场辨别方向,并总结出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按口决决定方向;看太阳定方向;看北极星定方向;看指南针定方向;看房屋定方向) 教室小组间交流:课题3:一起画学校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解并热爱学校的目的。 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

9、则将校园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主题二:合作的乐趣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学校周边的社区与环境。 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的乐趣。活动建议:教材中一共呈现了3个课题,分别是“我们调查去;学校周围有什么;给小弟弟、小妹妹提个醒”,建议把这3个课题整合起来,用3个课时完成这个主题活动,第1课时引导学生为了了解学校周边的环境,小组内合作制定一个小组调查计划;第2课时指导学生分小组实地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并作好小组的记录。第3课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与小组的交流;第3课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谈他们是怎么合作的?课例:我们调查去作者:集美区曾营小学:曾惠真主题三:地图就是一幅画教学分析:

10、这一主题活动是在主题二“合作的乐趣”的基础展开的。一共有4个小课题,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把它整合成2个课题。第1个课题把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学校小区”的地图制作,并让学生学会用“图例”的方式制作地图。第2个课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各种各样的地图。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单元概要: 这一单元有3个主题,分别是“我家的日常购物、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购物的学问”,第1个主题它从与学生的生活最为直接的家庭日常购物入手,引导学生感 受和体验家庭消费的真实情况;第2个主题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调查认识不同的购物场所,学会思考购物场所的种类、分布、区别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从事商业工作的人们的劳动;第3个

11、主题“购物的学问”中的第1个课题“价格的秘密旨在指导学生探究价格的秘密:即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价格不一样,并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一主题的第2个课题“合理购物ABC”是在“我家的日常购物”课题基础上展开的,有2个目标:一是引导学生买东西要有节制,有需要的才买;怎样识别合格的商品,了解什么是“三无产品”;第3个课题“买卖中的道德”要引导学生在“买与卖”中都要讲“诚信”,并认清一些生活不诚信的行为和现象。在这个主题中还有一个小课题“试试看”,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买卖活动,理解人们在买卖活动时的不同的心理及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教材中呈现的是“制作背心”这样一项活动,教师可不必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相类似的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体验与感受。本册教材中最后一个课题“认识人民币”可以发动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简单的了解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以及货币演变的原因,特别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并初步懂得人民币的防伪标志。课例: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作者:曾营小学 陈丽敏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