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3960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_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作业(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Z502 金属非金属矿山 电气作业矿山供电井下用电安全井下电气保护一一三二1、煤矿企业对供电的基本要求:v 供电可靠 v 供电安全 v 有良好的供电质量末端电压、 频率、三相 电压平衡、 波形等一、矿山供电v有足够的供电能力 v供电经济2 2、电力用户的分类、电力用户的分类(1)第一类负荷(一级、类)(2)第二类负荷(二级、类)(3)第三类负荷(三级、类)3 3、矿井供电电压等级、矿井供电电压等级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 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压,不超过10000V。(2)低压,不超过1140V。(3)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 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

2、(4)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4、供电系统(1)矿井供电系统1)深井供电系统 地面变电所 井下中央变电所 采区变电所 工作面配电点采区距地 表 100200m2)浅井供电系统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

3、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本条上述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矿井必须备有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和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辐射示意图,并随着情况变

4、化定期填绘。图中应注明: 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设备、信号装置、通信装置等装设地点。 每一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种类及其他技术性能。 馈出线的短路、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值以及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 线路电缆的用途、型号、电压、截面和长度。 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2)采区供电系统 1)采区变电所高、低压接线方式单电源进线接线方式() 单电源进线接线方式(二) 双电源进线接线方式(一) 双电源进线接线方式(二)典型低压供电系统图用移动电站供电的接线方式 2)工作面的供电 3)工作面供电的特殊要求 “三 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a)面两台局部

5、通风机 (b)两面各一台局部通风机 “三专”供电系统示意图矿山供电井下用电安全井下电气保护一一三二1、触电的的危险性及预防1)触电的危险性 电击 电伤二、井下用电安全2)造成人触电危险的主要因数 流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 触电时间的长短 触电电压的高低 人体电阻 电流频率极限安全电流:30 mA.s井下人体电阻:10003)触电的一般预防方法 供电系统结构及保护要合理井下配电变压器及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禁止直接接地。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保护接地。井下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及井下低压馈电线,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供电系统应有完善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将电气设备的裸露带电

6、部分安装在一定高度,或围以遮拦。如电机车架空导线的高度从轨道平面算起,井下不得低于2米,井底车场不得低于22米。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都必须封闭在坚固的外壳中,并在操作手柄和盖子之间设置机械闭锁装置,保证电气设备接通电源后不能打开盖子,盖子打开后,不能接通电源。井下电缆敷设应符合规定,电缆破损必须及时更换或进行冷、热补。电缆连接须经隔爆接线盒,坚决消灭“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各变(配)电所的入口或门口都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警示牌;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警示牌。 降低使用电压对人员经常接触的

7、电气设备,采用降低的工作电压。例如井下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话、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电压,都不应超过127V,控制回路电压不应超过36V等。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用电作业制度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并对地放电后,才允许检修或搬迁。在切断电源后,应将开关操作手柄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停电操作的工作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并送电。即在进行停送电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谁停电就由谁送电的停送电制度,中间不得换人。严禁采用约时停送电。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操作高压电气设备

8、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操作千伏级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或穿电工绝缘靴。 127V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人员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绝缘。电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禁非电气作业人员操作或摆弄电气设备。严禁醉酒上岗,疲劳上岗。(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v短路故障的危害及其预防v过负荷故障的危害及其预防v断相故障的危害及其预防3、电气火灾及其预防矿山供电井下用电安全井下电气保护一一三二1、电气保护装置的任务2、井下电气保护的类型1)过电流保护。包

9、括短路保护、过流(过负荷)保护。2)漏电保护。包括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漏电保护、漏电闭锁。3)接地保护。包括局部接地保护、保护接地系统。“三大保护”三、井下电气保护4)电压保护。包括欠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5)单相断线(断相)保护。6)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7)综合保护。电动机综保和煤电钻(照明)综保等。3、对电气保护装置的要求(1)选择性(2)快速性(3)灵敏性(4)动作可靠性4、低压电网电压保护(1)欠电压保护井下高低压防爆开关都具有欠电压保护功能磁力起动器的控制回路就兼有欠电压装置的功能。(2)过电压保护1)内部过电压保护主要采用压敏电阻(高压隔爆配电箱)、阻容吸收装置(馈电开关、磁力起动器

10、)进行防护。2)外部过电压保护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器、接地等措施进行防护。 井上、下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并遵守下列规定: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和电机车架线,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防雷电装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及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1)漏电故障的类型原因和危害集中性漏电:供电系统中某一处或某一点的绝缘受到破坏,其绝缘阻值低于规定值,而供电系统中其余部分的对地绝缘仍保持正常。分散性漏电:供电系统网络或某条线路的对地绝缘阻值均匀下降到规定值以下。5、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保护 常见漏电故障的

11、原因: 电缆和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促使绝缘老化。电缆芯线接头松动后碰到金属设备外壳。运行中的电缆和电气设备受潮或进水,使供电系统绝缘性能降低。在电气设备内部随意增设电气元件,使元器件间的电气间隙小于规定值,导致放电而接地。导电芯线与地线错接。 电缆和电气设备受到机械性冲击或炮崩。人身直接触及一相导电芯线。(2)漏电故障的危害:当漏电电流超过50 mA时,可能引起电雷管的超前起爆;当漏电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时,就可能扩大为相间短路事故;若人身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或漏电设备外壳时,流经人身电流超过30mA的极限电流时,就有伤亡的危险;电网对地电容电流随着电网的增大而增大。(3)漏电保护原理1)利用附

12、加直流电源的保护原理(4)漏电保护装置的组合应用检漏继电器能保护所有漏电故障,但无选择性,一旦动作会导致整个低压电网停电;零序功率方向式漏电保护选择性好,停电范围小,却不能保护对称性漏电故障。各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限:旁路接地式漏电保护方式安全性较高,但保护范围单一,只能保护单相漏电或人体触电。漏电闭锁只在开关断开时对负荷一侧进行检测,开关合闸后不起作用。 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20A。 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井下低压馈电

13、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跳闸试验。6、井下电网的保护接地(1)保护接地及其作用(2)井下保护接地系统 电压在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 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井下接地电阻的测量,由电气管理人员(专人)负责,每季度对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至少测定一次,并记录,以备查阅。新安装的接地装置,使用前要进行测量。在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一般使用本质安全型便携式接地电阻测量仪表。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