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3657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诗歌万能答题公式(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 万能答题公式*高三语文备课组gzp一、特定形象解读类 n所谓形象,在古诗词中是指作者创造出 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 主观情思,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 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 形象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事物形 象(咏物诗中所描写的形象,如石灰 吟中的“石灰”、蝉中的“蝉”等) 。解读古诗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 ,也就是要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 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设问方式】 n 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可分 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点明了鉴赏对象 的,如“XX的寓意是什么?”“诗中 XX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你认为XX图景在作者心中的含 意是什么”等;另一种是未点明鉴赏 对象的,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 表现其情感”,“诗中描写了一幅什 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万能公式】 n特定形象解读=指出形象+说明 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 (注:“点明了鉴赏对象”的 题目,省略第一项。)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公式阐释】n 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应包括三个要点: 1阅读诗歌,根据题目所指定的范围,找出相 关的诗歌形象。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一形象的特点或具体细 节做进一步的描写或说明,使之详细化。 3揭示形象的内涵,即读懂作者借这一形象所 抒发的感情、表

3、达的志向、阐明的道理等,或 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社会内涵、时代内涵 等。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公式运用例析】 n2008年安徽卷II:n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n解答:(题目中已指明要解读的形象“小孤山 ”,故省略要点一。)小孤山是长江之中地势 险要的军事要地(要点二:进一步说明这一 形象),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 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 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

4、及自己能够力挽狂 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要点三:揭 示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时代内涵)。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09年全国卷)n n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n n军城早秋 严武注n n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n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n n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n(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 么寓意? n(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解析】第一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

5、点 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 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 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 提示作用。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 。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 ,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 歌注释的提示作用。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 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 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 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 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 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 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 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Date高三语文备课

6、组gzp二、诗歌意境鉴赏类 n意境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 、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和谐统一、而创造出来 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问 及“意境”的诗歌,必然是“景 ”“情”兼具的诗歌。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设问方式】n这一类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这 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等等 。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万能公式】 n诗歌意境鉴赏=描绘了什么 样的客观形象图景+图景的特 点+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 的感情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公式阐释】 n如

7、果说意境是“面”,那么意象(形象)则是“ 点”,一个大的“面”是由一个个小的“点”组 成,作者对意象(形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 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故此,鉴赏意境,就要结合诗歌中 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景”充 分描摹出来。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 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常见的 写法有:自然清新、恬静美好、清旷冲淡、雄浑 壮阔、雄奇伟丽、寂寞冷清、苍凉萧瑟等等。 3对上面的总结再进行外延的拓展,从中分析 出作者的思想感情。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公式运用例析】

8、n2008年天津卷:n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n解答:诗的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 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 菱而归的景象(要点一:结合“落晖”“ 嫩竹”“红莲”“烟火”等意象,展开想象 ,描绘图景);这样一幅恬静美好的景 象(要点二:对这个图景做一个简要的 总结);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 要点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09年全国卷)n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n次石湖书扇

9、韵 n姜 夔 n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n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n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 n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 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 的?请简要叙述。n(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 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 简要说明。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

10、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 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 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 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 萧条、繁华热闹等。n n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 度” ,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 ,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 ,准确表述。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 ,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 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 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

11、寂的石湖风景。n n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 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 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 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n n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 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 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三、情感主旨提炼类 n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 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 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 态度。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 是此类题的关键点。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设问方式】 n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这 首诗表达了作者

12、怎样的思 想感情”,“该诗歌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情趣”,“这首 诗的主旨是什么”等。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万能公式】n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 达公式: 第一种:情感主旨提炼=抒发了什 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 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情感主旨提炼=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 ,后提炼情感)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公式阐释】 n1、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 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志向”;“这首诗说 明了道理”等。 2、分析事实的方法: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阐述支 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

13、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 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 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 抒发个人忧愁、寂寞、苦闷、伤感、恬淡、闲适 之情.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公式运用例析】 n2008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n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n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 进行简要分析。 n解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 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根据题意,先 提炼作者情感)。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 黄昏,小雨霏霏

14、、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 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 、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 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 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根据题意 ,结合具体事实,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 )。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2010山东卷 n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n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n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 栖山冈。 n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 翼自摧藏。 n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 使心伤。n【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1、诗中“清

15、朝饮醴泉,日夕栖山 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 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3分)n n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 要分析。(5分)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解析】1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根据凤凰“饮 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 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 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 初步判断为“高洁”。 n n2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观点、 态度和情感。可以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其 中的一种,这也是“咏怀”诗歌的总的特点。至 于情感,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 的心情“催藏”

16、、“恨”、“心伤”几个词及伤 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 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n【参考答案】1题(1)高洁(或“超然脱 俗”、“清高”)(2分。答“远离尘世” 给1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1分)n n(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 、“象征”)手法(1分);以凤凰自喻( 或“象征诗人自己”)(1分),抒发了诗 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2分)和壮志难酬 (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2分。只 答“怀才不遇”或“失意”给1分)。Date高三语文备课组gzp四、表达技巧分析类 n如果说前面三种类型是考查考 生对诗歌“写什么”的理解,那 么这一类型的题目,则是要求 考生对诗歌“怎么写”的分析。 重点要理解好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修辞手法三个层面的内 容(下文会对此加以说明)。 Date高三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