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3561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小绿叶蝉基本知识介绍(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小绿叶蝉识别与防治茶小绿叶蝉识别与防治茶树害虫各论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害虫种类繁多。据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害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400余种,其中经常发生余种,其中经常发生的达的达50605060种之多。常年造成损失约种之多。常年造成损失约510%510%,严重时达严重时达20%20%以上以上 。* *茶茶 树树 害害 虫虫食叶性害虫: 鳞翅目(尺蠖、毒蛾、刺蛾、蓑蛾、卷叶蛾、斑蛾、 夜蛾、细蛾、蚕蛾,鞘翅目(象甲、叶甲)等 刺吸式害虫: 同翅目(叶蝉、蚧、粉虱、蜡蝉、蚜虫), 半翅目(蝽),缨翅目(蓟马),双翅目(瘿蚊)等 蛀梗、蛀果害虫: 钻蛀性(蛾、天牛、

2、吉丁虫、蠹虫) 蛀果害虫(茶籽象甲、茶籽盾蝽) 螨类地下害虫: 白蚁类、金龟子类、蟋蟀类 * 按其为害部位、为害方式和分类地位 刺吸式害虫(Piercing-sucking insect pest)是指口器为刺吸式或锉吸式口器的一类害虫,它们从芽叶、叶片、枝干、果实或根吸取汁液而获取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繁殖之需求,同时对茶树造成为害。这类害虫隶属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双翅目等,主要包括叶蝉类、蜡蝉类、蚧类、粉虱类、蚜虫类、蝽类、蓟马类和瘿蚊等。叶蝉类叶蝉类 叶蝉(leafhopper)属同翅目,叶蝉科,是为害茶树的一类重要刺吸式害虫,俗称叶跳虫、浮尘子、响虫等。【形态识别】成虫体狭小,28

3、 mm,色多绿色或黄色,停栖 时两翅呈屋脊状。头顶弧圆或呈钝角状突起,两复眼 距离远,触角脊退化并位于复眼前角。单眼一般2个 。后足胫节下方有2列刺。卵多呈香蕉形。若虫浅黄 或黄绿色。 【为害识别】成、若虫均刺吸茶树嫩梢或芽叶汁液,雌成虫且 在嫩梢内产卵,导致输导组织受损,养分丧失,水分 供应不足。芽叶受害后表现凋萎,叶缘泛黄,叶脉变 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枯焦,生长停止,芽叶脱落。基本特性主要种类叶蝉为害茶树的叶蝉种类较多,且常混合发生。据全国 19851986年普查显示,主要有8种: 假眼小绿叶蝉 Empoasca (Empoasca) vitis(Gothe) 小绿叶蝉 E. flaves

4、cen(Fabricius) 烟翅小绿叶蝉 E. limbiferaa Matsumura 箭纹小绿叶蝉 E. boninesnis(Matsumura) 棉叶蝉 E. biguttula(Ishida) 颜点斑叶蝉 Erythroneura shinshana(Matsumura) 黑尾叶蝉 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 绿脉二室叶蝉 Balclutha graminea Merino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同同翅目,叶蝉科翅目,叶蝉科 Cic

5、adellidae Cicadellidae 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发生普遍,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小,发生普遍,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小绿叶蝉分为绿叶蝉分为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和和假眼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两种。一般两种。一般茶园以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危害为主,是主要茶叶茶园以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危害为主,是主要茶叶害虫之一。害虫之一。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分布分布南起北纬18的海南省,北至北纬37的山东省;西起东经94的西藏自治区,东至东经122的台湾省,几乎分布我国所有茶区。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各茶区普遍发生的优势种。除茶树外,还为害多种豆类、蔬菜等作物,以及马

6、唐等杂草。危害症状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叶液,受害叶片主侧脉变红,叶尖、叶缘变红褐枯焦;受害新梢节间缩短,芽叶萎缩。芽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新芽减少,甚至不能发芽。严重时新叶全部焦枯脱落。以后抽出芽头缩小,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成品茶条索松散,碎末增多;冲泡后汤色浑浊,滋味苦涩,香气失常。成、若虫刺吸芽叶,随着刺吸频率增加,芽梢输导组织受损愈趋严重,为害程度随之相应表现为下列5个等级:0 0级级 芽叶生长正常,未受害芽叶生长正常,未受害1 1级级 受害芽叶呈现湿润状斑,晴天午间暂时出现凋萎受害芽叶呈现湿润状斑,晴天午间暂时出现凋萎2 2级级 红脉期,叶脉、叶缘变暗红,迎着阳光清楚易见红脉期,叶脉、

7、叶缘变暗红,迎着阳光清楚易见3 3级级 焦边期,叶脉、叶缘红色转深,并向叶片中部扩焦边期,叶脉、叶缘红色转深,并向叶片中部扩展,叶尖、叶缘逐渐卷曲,展,叶尖、叶缘逐渐卷曲,“ “焦头焦头” ”、“ “焦边焦边” ”,芽,芽 叶生长停滞叶生长停滞4 4级级 枯焦期,焦状向全叶扩张,直至全叶枯焦,以至枯焦期,焦状向全叶扩张,直至全叶枯焦,以至脱落,如同火烧。脱落,如同火烧。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 】头至翅端长3.1-3.8 mm,淡绿至淡黄绿色。头冠中域大多有两个绿色斑点,头前缘有1对绿色晕圈(假单眼),复眼灰褐色。中胸小盾板有白色条带,横刻平直。前翅淡黄绿色,前缘基部绿色,翅端透明或微烟

8、褐;第3端室的前、后二端脉基部大多起自一点(个别有一极短共柄),致第三端室呈长三角形。足与体同色,但各足胫节端部及跗节绿色。 【 卵卵 】新月形,长约0.8 mm,宽约0.15 mm,初为乳白色,渐转淡绿,孵化前前端透见1对红色眼点。【若虫若虫】 1龄体长0.80.9 mm,体乳白色,头大体纤 细,体疏覆细毛,复眼突出、复眼红色; 2龄体长0.91.1 mm,体淡黄色,体节分明,复眼灰白色; 3龄体长1.51.8 mm,体淡绿色,腹部明显增 大,翅芽开始显露,复眼灰白色; 4龄体长1.92.0 mm,体淡绿色,翅芽明显,复眼灰白色; 5龄体长2.02.2 mm,体草绿色,翅芽伸达腹部第5节,第

9、4腹节膨大,复眼灰白色。发生规律发生规律年生活史:茶小绿叶蝉一年发生10代左右,福建11-13代,广东12-13代,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约10代。均以成虫在茶丛内叶背、冬作豆类、杂草上越冬。在华南一带越冬现象不明显,甚至冬季也有卵及若虫存在。雌成虫以产卵器刺入茶树嫩梢组织内产卵(散产于嫩茎皮层和木质部之间,茶褐色的枝条上不产卵),1个孔仅产1粒卵,春季产卵量多达32粒,夏秋季只产9-12粒。成虫产卵期达20多天(越冬成虫产卵期长达1个月)且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的习性,致使世代重叠明显。【 卵 】在生长季节一般为78天,早春则 长达20余天;【若虫】一般10天左右,春秋低温季节若虫期长达2

10、5天甚至更长;【成虫】一般2530天,越冬代成虫期长达成50天左右。 各虫态历期生活习性 趋嫩性。即成虫和若虫多栖息于芽梢嫩叶叶背活动危害,日常以芽下二、三叶叶背虫口为多。卵多产于新梢嫩茎组织内,且以芽下二、三叶上下最多,叶柄次之。 喜横行、善跳跃。除幼龄若虫较迟钝外,三龄后活泼,善爬善跳,稍受惊动即跳去或沿茶枝迅速向下潜逃。成虫和若虫均怕湿畏光。阴雨天气或晨露未干时静伏不动。一天内于晨露干后活动逐渐增强,中午烈日直射,活动暂时减弱并向丛内转移,徒长枝芽叶上虫口较多。若虫脱下的蜕即留在叶背。 趋色性。成虫嗜好黄绿色和浅绿色。成虫飞翔能力不强,但有趋光和趋色性,其中最喜趋黄色,据赵冬香(2001

11、)室内外试验均显示,该叶蝉嗜好选择黄绿色和浅绿色。 杂食性。茶小绿叶蝉除危害茶树外,还可害大豆、花生、烤烟、十宁花科、蔬菜、桃、梨 、桑等作物。羽化后一、二日内即可交尾产卵。卵在嫩梢上的分布:顶芽至芽下第1叶间茎内占14.2%,芽下第1至第2叶间嫩茎内占24.9%,芽下第2至第3叶间嫩茎内占55.7%,叶柄处占5.2%。主脉及蕾柄中很少。雌成虫产卵量因季节而异:春季最多,平均每雌 产32粒;秋季次之,12粒;夏季最少,9粒。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假眼小绿叶蝉在一年中的消长,因地理条件及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据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19841988年组织江、浙、赣、闽、川等省份调查结果显示

12、,该叶蝉年消长规律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双峰型、迟单峰型和早单峰型。双峰型双峰型发生条件特点双峰型发生条件特点发生区域发生区域气温气温年降雨量年降雨量第一峰发生特点第一峰发生特点第二峰发生特点第二峰发生特点四季分明的平均低四季分明的平均低 丘茶区,冬季有明丘茶区,冬季有明 显的低温期,夏季显的低温期,夏季 7-87-8月份有明显的月份有明显的高温干旱期。(福高温干旱期。(福 建、浙江、江苏、建、浙江、江苏、 安徽、湖南、广安徽、湖南、广 东、江西等省的黄东、江西等省的黄 土丘陵及平地茶土丘陵及平地茶 区)。区)。7 7月份平月份平均气温均气温 28-228-2991000mm1000mm以以上上

13、自自5 5月下旬起月下旬起 至至7 7月中旬,月中旬, 以以6 6月份虫量月份虫量最为集中,主最为集中,主 要危害夏茶,要危害夏茶, 高峰期较短,高峰期较短, 虫量多。虫量多。出现在出现在8 8月中、月中、 下旬至下旬至1111月上月上 旬,以旬,以9-109-10月份月份间虫量最多,间虫量最多, 主要危害秋主要危害秋 茶,高峰持续茶,高峰持续 期比第一峰期比第一峰 长,但虫量比长,但虫量比 第第1 1峰少。峰少。迟单峰型迟单峰型发生条件特点迟单峰型发生条件特点发生区域发生区域发生特点发生特点主要发生于浙江、江主要发生于浙江、江 西、安徽、福建、湖南西、安徽、福建、湖南 等省海拔在等省海拔在5

14、00mm500mm以以上的茶区。上的茶区。冬季气温较低,无霜期,一般春茶到冬季气温较低,无霜期,一般春茶到5 5月上月上 旬才开采,秋茶旬才开采,秋茶9 9月底可结束。一年只有一月底可结束。一年只有一 个虫口高峰,峰期持续较长。一般在个虫口高峰,峰期持续较长。一般在5 5月份月份 之前为田间虫量聚集期,之前为田间虫量聚集期,6 6月中、下旬开始月中、下旬开始 进入高峰期,进入高峰期,9 9月底或月底或1010月初可结束高峰。月初可结束高峰。 峰期虫量以峰期虫量以7-87-8月份最大,主要为害整个秋月份最大,主要为害整个秋茶。茶。早单峰型早单峰型发生条件特点早单峰型发生条件特点发生区域发生区域气

15、温气温年降雨量年降雨量发生特点发生特点冬季温暖,夏季冬季温暖,夏季 无酷热的茶区。无酷热的茶区。 四川等省的的山四川等省的的山 区茶园是这一类区茶园是这一类 型的代表。型的代表。全年气温全年气温1 1月份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最低,月平均气 温在温在88以上,以上,7 7 月份气温最高,月份气温最高, 月平均气温在月平均气温在 2525左右。左右。1500mm1500mm以上,以上,7-7- 8 8月份的雨日数在月份的雨日数在 30-4030-40天。天。一年只有一个虫一年只有一个虫 口高峰,且峰期口高峰,且峰期 特别长。一般特别长。一般5 5月份开始虫口逐月份开始虫口逐 渐上升,渐上升,6-10

16、6-10月月份虫量多,尤以份虫量多,尤以 7 7月份虫量最月份虫量最高,为害整个高,为害整个 夏、秋茶,茶树夏、秋茶,茶树 严重受害。严重受害。影响虫口消长的因子【气候因子】气温、降雨量和雨日数:冬季气温的高低影响越冬成虫的 存活和繁殖。夏季气温主要影响峰型。雨日数主要影响其繁殖 。【茶园栽培环境与管理】背风向阳的茶园,越冬虫口存活较多,春季发生较早。杂 草多比无杂草的茶园虫口高6倍。茶叶采摘也能明显影响种群的消长,因为采摘可摘除大量的叶蝉卵和部分低龄若虫。分批及 时采摘的茶园与不采摘的茶园相比,叶蝉峰期虫量前者比后者 减少79.683.7%。叶蝉类的综合防治措施1. 搞好茶园冬季管理 秋茶停采后,茶园全面进行耕翻与增施有机肥,使茶园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增加,保水保肥性提高,茶树地下部和地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