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3390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夏人文概览讲稿--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夏人文概览深圳大学文学院李联春华夏人文概论 -1 绪 论: 人 文 华 夏编 撰 背 景: A。当前社会“人文精神”失落,道德诚信低迷,人们感到内心失据的危机 B。举国上下皆以为亟待增强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和 思想道德教育 C。高校的义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投入新时代“民族价值系统重建”的 宏伟工程。 指 导 思 想: (两大关键):A。 认为有一条通贯于整个华夏文明发展史的人 文主轴,精神主脉。 故此,中华文明薪火相 传、世代承续。B。 提出“一代有一代之精神”的观点 。故此,中华文明才能奇观叠现、代有高峰、举世瞩目。纵 向: 着眼于“通”。 横 向: 着眼于“变” 。通变

2、结合,以达到把握整体华夏文明的发 展路向和不同时代的人文特征。第一节: 华夏中国 一 “华夏”指称:二 “华” : 最初指植物花朵。许慎说文解字:华,荣也,从草,从萼。三 “华” : 后又用于形容华夏民族礼仪的显贵,光彩和隆重。并以此四 指中土和中土之民.五 故到六朝时,另造“花”字来专指植物的花朵。“ 夏”: A 最初指聚居于中原的古老部族。 见说文解字:夏: 中国之人也。从,从页,从。B 后也泛指中国之地。因BC2070年,禹启父子建立第一个“家天下”国家夏朝。C 还有“大”的意思。汉扬雄方言: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D 还有华彩五色之意,并与“雅”相通。意为:超凡、脱俗,雅正、高贵

3、。“华夏”二字连用,初指中原地区,后包举中国全境。而且明显带上了汉族自古以来强烈的文化自豪感 . 二 “中国” “中华”的古义产生相对较迟,概念的使用也较晚。1。中 国: 此称呼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 BC1046年建立西周)A 指京师。天子直辖之地。与四方诸候之地相对举。B 指商周封地。与“远方”相对举;C 专指东周时期以首都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周代所封诸侯不少,称为“诸夏”,“中国”是中心,在东周代表诸夏,“中国之人”与周边被称作“四夷”的少数民族相对举。先秦典籍所谓“中国”者,多指京师或中央封地,兼有该地承载 了文化道统之意。这种用法直至以后的汉唐之世仍未改变。例:“孰为中国?曰:

4、王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于天地者为中国。” 象今日中国用法只有在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的情形下才会出现 . 2。中 华“中华”的“中”, 指中原,也就周代所说的“中国”,起源远古轩辕黄帝部落联盟,扎根黄河中游平原。长久以来,四裔环列,黄帝所处的位置恰在正“中”。“中”字意含褒扬肯定,时至今日,中原方言仍将“好的”、 “可 行”说作“中”。至于“中华”二字连用,则出现略迟,但不会晚于魏晋之世,到南北朝时代则普遍使用了。 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裴松之注:“若使(诸葛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 中华名字,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 乃一文化之族名。后引向政治领域。朱元璋提出:“恢复中华”

5、口号。号召立国。A 古时中国虽可通称“中华”、“中土”,但并未以“中国”为 国名。B 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四千多年历史均各自以朝代为名。C 只是到了清代中后叶,西方传教士东来,才由他们将明、清两 朝称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D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清王朝首席 代表索额图用“中国大圣皇帝钦差”署名,这是首次以国际条 约的形式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E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发布拟谕英吉利国王檄称:“中国所 行 于外国者,无一非利他人之物。” 中国与外国对举,逐渐流行 .F 辛亥以后,始见“中华民国”国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6、国” 作为中国的全称,在世界上正式使用了五十余年。3。 何谓“支那”,“震旦” 此为古代时中国的别称,此外还有若干别称:例如,“诸夏”、“中州”、“九州”、“齐州”、“禹甸”、“禹域”、“赤县”、“神州”等,多用于诗文,不见于正式文书。近世以来,以英语的“China”称中国,自是世界通行,无人不晓。“ 支那”一词,由于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人常以此称呼中国,国人以为 这是日本人对我国的轻侮,因而十分反感。最初“支那”含意不同。此词出于佛典,来自印度梵语,说中国乃文 物之国,意思有褒而无贬。早在我国商代,天竺(古印度)已言“ 支那”。因天竺之人叹服华夏中原地区锄耕农业发达、器用先进, 因而称为“支那”

7、,亦作“摩诃支那”。“摩诃”是梵语“大”的意思,“ 支那”即文物器用先进的汉国。所以后来大唐高僧玄奘也将“摩诃支 那”译作“大汉国”。“支那”一词又作“震旦”,“震旦”为日出之义,因为中国在印度以东 。“摩诃支那”即指“摩诃震旦”,后者直译过来便是“大东”之意。这 些说法在唐书西域传和印度佛教经典华严经中有记载.第二节 人 文 文 化“文 化”:泛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一般认为“文化”包含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文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精神创造成果的创造和积累。本书名为华夏人文概览,自然是着力探讨不属于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本书虽也

8、涉及经济和科技发展、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问题,但它 不是探讨经济、科技、制度本身,而是关注其中体现的观念体系或价值取向,关注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之间的互动关系。一 华夏古人对“文化”与“人文”的阐述古人解释“文化”和“人文”都离不开一个“文”字。 例:周易系辞传:“物相杂,故曰文。” 这里的“文”字,包括了自然万物交错杂呈的纹理和人绘爻画编排有序的花 纹两层意思。 先秦两汉典籍讲到“文”,也常有这两种意思。 例:左传隐公元年:“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这里的“文”指天然的纹理。 例:尚书禹贡说“厥篚织文”, 楚辞招魂讲“被(披)文服纤”,两处都是指有花纹的人工织品和绣品。 东

9、汉许慎著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文。” 这“错画”和“交文”既指事 物上面交错呈现的天然纹理,也包括人们刺在身体上的纹样,编排在织品、绣品 上的花纹,刻绘在陶器、玉器上的图案等等。“文”已经成为独立的概念,其外延涵盖了天然之文与人为之文。许慎的话还点出了人为之文取象于天然之文。 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天文训 “文者,象也。先天垂文,象日月五星及慧孛。” 更清楚地讲到“天文”(即天象)对人文的垂示作用。因此,据古人的逻辑推论: 人文乃是天地之道、自然之文的投影。“文”与“化”搭配成为词组,早期出现在古籍中时,乃指“文治教化” ,即统治者以“文”的手段使被统治者受教育,被同化。 例:汉代刘向说苑指

10、武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此语针对开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提出先施诸“文”以教化、感 化,“文化”之后仍然不服、不改,那就动武诛杀。 例:汉代荀悦说:“宣文教以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说的是“武”的一手有“威”,“文”的一面能“化”。 例:晋代束皙补亡诗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例:南齐王融也曾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五代十国的前蜀,人们仍以“文化”与“武威”并列而加以强调。例:杜光庭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 “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州)”历代文化人与政治家都属意以“文化”与“武威”、“武功”、“武德”并 列或对举。 由此可见,

11、古代文献“文化”一词所表述的是一种“文”的 统治方法。注意: 古人常常把“文”理解为人为的纹花图案或符号系统(如八卦、方块 汉字),这种观念符合现代学者-“文化乃是符号系统”的理论观点。有“文化学”之父称誉的美国学者怀特(L.A.White), 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应当让“文化学”从“人类学”中分离独立出来。他赞成新康德主义者E.卡西尔的说法:-人是符号的动物。怀特还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 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 用,才使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人也就仅仅是动物而不会成其为人类。”华夏古代的“文”已包含与近现代“

12、文化”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例:司马光传家集: “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 ,弦歌雅颂之声,非今之所谓文(文辞、文章) 也。”诗书、乐舞、礼仪,都是人为的文化符号,可见中国人早有“文化”概念或观 念。 “人文”作为书面语言,首次出现在周易贲卦彖辞中 ,而中国古老的人文观念则可追溯到由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时期。 例:当先民相信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并将其视作族徽时, 神灵崇拜渐渐转化为祖先崇拜,对氏族宗族的着意关注,便已包含了对人的关注。而对人的关注又是与宗法文化的萌生同步进行的,这构成华夏人文文化的基本特征。 例:华夏人文还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女娲补天、羿射九日

13、,表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属于英雄神话,刑天舞干戚、共工头触不周山,都是通过抗神斗争对人的牺牲奋斗进行礼赞; 大禹治水,则几方面兼而有之。 在华夏人文思想基础的奠定过程中,溯源探流, 周易卦爻系统的制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先民们发现:在天地万物中,人是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在画制三爻卦和六爻卦的过程中,提出了“三才”的观念:例: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地道焉。” -周易系辞 例: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 -周易说卦传把人与天、地置于鼎足而三的地位,以人间的伦理道德 与天道相联系,奠定了华夏人文思想的基

14、础。关于天地之文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有经典性解释: 见周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注 意: 一、讲人文总是随在天文(天地自然之文)之后,体现“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二、“观天文”可以“察时变”,即谓天象预示人事,突出“天人感应”的思想。 三、用人文“化成天下”显示了社会建设的理想憧憬,强调了人在文化创造中的“积极作为”。 四、从现实目标说,则反映了理顺人伦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具体途径”。 “人文”就是用“文明”节制或规范人的行为,由“文明”给人定位。 中国古人理解的“文明”是什么? -“文明” 指一种道

15、德境界。又指文教治化。例: 尚书舜典一书中, 有称赞大舜品德修养的 “浚哲文明”一语 .例: 周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朱熹对这的解释:“(龙)虽不在上位,天下已被其化。”通过教化,达成“文明以止”的人文目标。具体地说,即是以礼乐仪式、典章制度节制人的本能冲动,不 但使人们“异于禽兽”,还要让他们知道君臣父子之义,长幼尊卑之序,维护“天下有文章而光明”的大局。近代儒学大家马一浮先生归纳说:“天文即谓天道,人文即谓人道,阴阳消长,四时错行,天文也。彝伦之序,贤愚之等(意指差序,不是相等),人文也。” 简洁而透辟地说明了华夏人文的实质和特征。 华夏“人文”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但有一以贯之“道”,也有万变不离的“宗”。这个“宗”就是“彝伦攸叙”的宗法伦理思想和制度。华夏人文秩序发展变化的四阶段:从远古华夏的自然崇拜,到殷商的崇帝尚鬼,到周代的敬天崇德, 观念的变化,反映了人文秩序演变发展的历史步伐:(一) 万物有灵-自然神-( 泛神 )(二) 尊天崇帝-上帝神- (天的人格化)(三) 敬天法祖-祖宗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