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技巧指导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3015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技巧指导(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教学目标:1.明确小说阅读常见的考点。 2.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 3.熟练掌握各考点的答题模式。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明媚的阳光;享受清新的空气 ;享受深邃的历练。 阅读是一种情怀关照自然,渴望倾听,亲近生命, 走入心灵。 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同样,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有出现的趋 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 分析题呢? 今天我们将共同来探讨小说的阅读,从阅读中走进亲近 生命,走入作者的心灵,

2、碰撞出生命的火花。二复习小说文体知识。过渡: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 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 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 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 巧。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 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分析小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 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等。 (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的作品,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 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3、(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 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小说的考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 、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 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 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 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探究思考 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 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 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 动的时

4、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 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 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 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 ,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 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 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 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 的社会关系;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 格;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 点、气

5、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 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主旨; 象征和暗示。 命题指向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 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 写。环境类考题类型示例 专题卷12 47页 第7题 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他们 在文中的作用? 答: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 虑的心情。

6、 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 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是小说的主题得到了 升华。专题卷14 45 页 第二题第5节划线语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交待时间,同时也说明春天来临会给 人带来希望;推动情节发展,起反衬作用 :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波贝尔带来希望, 反而使波贝尔生活更加艰辛,生存。状况 更加不信答题指要解题思路: 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 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等);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揭示或深化主旨

7、。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答题示例例1(08浙江卷)乌米19题:指出第 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 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答案: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 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 。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 造氛围,渲 染气氛)情节(推动 ,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 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 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 ;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 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

8、铺垫,推 动的情节发展 .第二课时把握故事情节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 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 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 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 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 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 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 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 文章内容的试题。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 手: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 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

9、注意两点: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 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 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 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情节的作用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照应前文; 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刻画人物性格;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情节的特点 情节安排评价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 构紧密、完整。 就开头来说

10、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 ,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 人、情、时间、空间。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 ,层次清晰。 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 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 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 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 的事件,然

11、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 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 ,照应得体。考题示例专题卷54页 1、文中那些内容表现了波贝尔与德鲁克 是”两个好朋友“?请概括说明。 答:波贝尔与德鲁克形影不离,相依为 命; 德鲁克能倾听波贝尔述说不幸的 身世; 德鲁克为主人之死哀嚎,寸步 不离; 德鲁克在主人的墓地悲痛忧伤 之死。考题示例情节类常规考题示例 专题卷47页第10题 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 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 答: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 巧。西西洛细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落

12、泪了五天的“父亲” 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 ,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 料。“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 亲平日的模样”“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 爱心都使情节发展又在情理之中。情节类探究题示例09宁夏11题问: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 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 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答: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

13、对文化的尊重;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 ,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表现了孕 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补 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 这样写有些做作。 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 旧的石碑;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 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 ,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答题指要 命题指向: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 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 的部分

14、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中的某一方面); 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 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的使用; 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试题解题示例09安徽卷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答: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09四川卷 l 5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请概括回答。(4分) 答: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 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答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 一般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 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 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 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主题 (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当然,这 个三级概念中,本级和上一级为最基本。按照 顺序,与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点。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 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第三课时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