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一章)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2947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经济学(第一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概述教学要点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旅游是一种人的空间移动,虽然人的空 间移动早已存在,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 段中,人们移动的原因却不同,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空间移动的本质与特 点。生存需要的空间移动形式n 迁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移动形式。根 据考古发现,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自身 的生存,“年复一年辗转于山林原野,共同 采集、共同狩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自然灾害的降临,毒蛇猛兽的侵袭,原始 人群必须到处奔波流浪,过着行迹不定、 留居不定的生活”。可见,为自身生存的需 要而形成的迁徙是最初人的空间移动的形 式。

2、迁徙迁徙生产需要的空间移动形式n 人们外出旅行是在人类社会实现第三 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上有了商品交换 时出现的。尤其是商业与商人出现后,一 方面使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形成了早期的商业旅行。旅行旅行消费需要的空间移动形式旅游是时间消费与空间位移的综合。只 有当人们形成了对时间的自由支配和空间 位移的自由支配力量时,旅游现象才会形 成。旅游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的商品 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 现象。 申葆嘉: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旅游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外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一)19世纪后期至二次大战研究成果

3、:n1.意大利学者为早期旅游经济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博迪奥(L. Bodio)发表的 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是最早的旅游经济研 究文献。(利用统计结果分析社会现象)n2.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现象做出系统剖析和论证 的是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他于1927年出版旅游经 济讲义,对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作了研 究,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他还研 究了旅游代理商、旅游产业组织、旅游资源及旅游中心 地等相关问题,扩大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旅游 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n3.德国柏林大学葛留克斯曼教授1935年出版了旅游总 论,

4、论及了旅游的经济社会作用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政策措施、手段。 4.瑞士学者克拉蒲芬扎伊卡于1942年出版了一般旅 游论概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对旅游现象进行 了研究。(二)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商品 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士从事旅游经 济研究,扩大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二次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强调发展 旅游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边远 地区所带来的显著经济利益。 2.20世纪6080年代,旅游经济研究的主体是旅 游的经济影响;注重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和代价。n研究成果: 1.关于旅游业的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 的特点 2

5、.关于旅游供需关系与市场营销 3.关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国外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概况n在旅游现象的研究中,经济学、社会学、 人类学和环境生态学日益成为国外旅游研 究的主导学科。n旅游经济学方面的教材最早的是1978年南 斯拉夫学者翁科维奇出版的旅游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夏威夷大学开设 了旅游经济学课程。之后,更多教材出版 。二、国内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我国的旅游经济学科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0年至1990年,创立旅游经济学 科阶段。 *第二个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旅游产业 体系的形成以及国内旅游需求和出境旅游需求的 形成,旅游

6、经济学科研究开始从点向面扩展,旅 游研究开始从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向经济学 、管理学、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 人类学等分支学科方向发展。 *第三个阶段:近几年出现。随着中国旅游经济体系 的日趋完整以及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开始注意从总体的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 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来研究旅游现象。n(一)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研究n召开了几次全国旅游经济座谈会全国旅游经济理论研讨会1980年12月第一次研讨会旅游业的性质和意义 于光远:旅游业是带有浓厚文化性质的经济工作, 也是带有浓厚经济性质的文化工作; 孙尚清:中国的旅游业是一个经济-文化产业,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

7、平的提高转化为文化- 经济产业1981年5月第二次研讨会如何走中国式旅游道路问题 以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为主1983年第三次座谈会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案1986年第四次研讨会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市场研究、旅游业宏观管理申葆嘉(1999):“经济”是旅游活动运 行的“外壳”,“文化”是旅游活动运行 的“内核”n最重要的研究:孙尚清1987年列入国家“ 七五”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重点课题“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n成果:中国旅游经济研究n中国旅游业需适度超前发展n魏小安:中国旅游业高投入、高速度、中 效益n冯宗苏:评论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 效益高”的观点关于旅游产业地位定性及定量

8、统计研究n邢树坤、黄泮光(1990):旅游统计n徐晓歌(1991):旅游业投入、产出分析n魏小安(1999):旅游业产业地位n闫敏(1999):旅游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n李江帆、李美云(1999):旅游增加值的计算n魏小安、厉新建(2000):旅游产业地位n张吉林(1999):从需求组织的角度衡量旅游 业对社会的贡献n张蕾、厉新建(1998):旅游产业政策的区域 化n张凌云(2000):产业地位、产业政策关于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n朱谔言(1991):以旅行社为例,研究旅游企业跨 国经营问题n赵西萍、王磊、刘洪涛(1996):我国饭店跨国经 营道路问题n杜江(2001):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问题n钟

9、海生(1994):旅行社行业结构、批零分离问题n林洪岱(1995):从产权角度研究旅行商问题n张凌云(1996):用经济学理论对旅行社行业规模 及其改革研究n杜江、刘永好(1997):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 建立垂直分工体系n李天元、王娟(2001):垂直分工在中国不可行n进入21世纪,学术界更多地进行实证研究n例如:梁智等:旅游接待业对不同产业部门就业 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天津旅游接待业为例;n于静静等:基于旅游者感知的乡村旅游餐饮服务 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n刘宏盈等:重庆主要客源市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 ;n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政府治理视角的理论 与实证n石美玉:旅游购物研究国内外旅游学科研究热

10、点(旅游产品方面 )n*工业旅游n*农业旅游n*红色旅游n*生态旅游n*探险旅游n*休闲旅游n*海底旅游n*体育旅游n*温泉旅游n*邮轮旅游n*民俗旅游n*主题旅游n*都市旅游n*会展旅游n*遗产旅游n*冰雪旅游n*森林旅游n*健康旅游我国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n教材的常规路径:论文专著教科书n我国为适应旅游业和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出版教材n1982年,王立纲、刘世杰:中国旅游经济学n黄辉实(1985,1990)n林南枝、陶汉军(1986,1994,2000)n陈刚(1987)n张汝昌(1990) 张辉(1991)n罗明义(1998)n王大悟、魏小安(1998)n邹树梅(1998,2001)n

11、田里(2002,2006)n吕宛清(2008)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 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各种 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 一、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一)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 (三)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四)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开发与规划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史学旅游统计学旅游产品设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商品学旅游会计学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企业管理行业标准和质量管理产业发展计划管理政策、法规管理旅游活动引导和规模控制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

12、交通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学旅游开发学旅游景观设计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发展史旅游学术史旅游经济史n二、旅游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经济学旅游学其他旅游学科(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旅 游 经 济 学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如: 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 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等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如: 旅游市场学、旅游会计学等(平行关系)(抽象与具体)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 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 济规律。需

13、求与旅游供给这一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旅游者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供给商利益的最大化旅游目的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含当地居民)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n南开版n旅游是一种以游客空间移动为前提,以旅 游联结体为纽带,在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 的地之间展开联系的经济现象,是一种由 旅游需求引发的游客空间移动消费现象。n 发生在旅游客源地的旅游经济现象, 发生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现象,发生 在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游经济关系。标准的哑铃模型旅游通道 (旅行社、旅游交通、在线旅游企业)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旅游供求关 系及其调节旅游者消费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旅游发展观和旅游发展模

14、式;全球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问题游客的空间移动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政府通过参与旅游经济运行实现效益n教材第11页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n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 和经济关系n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 业发展的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途径n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 础。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指导一定 时期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协调和调节旅 游业内部各方面关系的行为规范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 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 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 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 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 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第四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任 何学科都必须遵循的根本 指导思想和方法,也是研 究旅游经济学必须遵循的 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在研究旅游经济学的过程 中,具体的研究方法 :n理论实践n定量分析定性分析n静态分析动态分析n规范分析实证分析n微观分析宏观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