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2903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史》教学笔记(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书法史主讲人:周小徐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v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1889-1943)英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哲 学家。代表作历史的观念中提出:所谓 史实是历史学家先验的历史想象的产物,历 史的基础不是史实,而是解释历史的思想和 先验的历史想象。他反对实证主义的历史理 论,强调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客观历史真理,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v历史,并不像被错误地描写成的那样, 是连续事件的故事。与自然科学家不同 ,历史学家不关心各种事件本身。他仅 仅关心成为他思想外部表现的那些事件 。归根到底,历史学家只关心思想;仅 仅是就这些事件向他展示了他所正在研 究的思想

2、而言,他才顺便关心着思想的 外部表现出来的那些事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v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在哲学、历史学、历史学方法论、美学领 域颇有建树。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v朱光潜解释:“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 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 ,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 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 史性。”v历史是活的历史,编年史是死的历 史;历史是当代史,编年史是过去 史;历史主要是思想行动,编年史 主要是意志行动。一切历史当它不 再被思考,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 ,就变成了编年

3、史。书法史的构建及存在问题v书法史是书法艺术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基础, 但迄今为止,这一基础的研究还很薄弱,存 在的问题也比较多。v1、只是简单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叙作品 和书家,三千多年的书法史往往呈散断现象 的缀合、对现象的解说,很少能体现通史之 融会贯通的学术思想,也很少有史学意义可 言。v2、随着地下出土文字遗迹的日益宏富,相关 学科的研究成果累积日巨,不断地对书法研 究提出新的课题,影响着书法史近三分之二 的内容。而今尚缺乏与之相应的学术准备, 未能很好地借鉴汲取,以推进书法史的研究 。 在没有把各种出土文字遗迹的性质、作者 身份搞清楚的情况下,即对作品进行了时间 序列上的简单衔接,使

4、得历史上本不处于同 一层面、不属于同一性质的书法现象,人为 地混淆起来,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v 3、书法异于其他艺术门来,在古代 是所有识字用字的人都参与的社会性 的艺术,无论哪一个历史时期,全社 会关于书法的人和事,都可能会对书 法史造成影响,没有理由把注意力局 限在帝王、士大夫和书法名家的身上 。v4、修史在于结构和连贯,只有各种书体变迁 和作品、书家列叙,充其量是书法风格史的 现象解说,决不是完整的书法史。如果看到书法的稳定传承,确认它是历史 的发展,那么,一定会有支配着发展的内在 动因。如果看到观念、性情在影响作品的艺 术风格,那么,就应该尝试去发掘可以影响 观念、性情的文化与生活等各

5、种相关内容。 必须做到正确解释各种书法现象,提示其 内在规律和外部背景,使书法史学充满生机 活力,具有理论的支撑。v一、研究范围v(一)、中国书法发展史研究:1、研究内容:一般成为通史的研究,以中国书法 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进行纵向的研究对各个不同 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于书法的促进以及制约 的关系;不同字体形成、发展、演变的客观现象及本体 规律的探讨;对于书家、作品的各个层级的研究。2、研究的体例:从书法的最早形态开始,按照历 史朝代的排序,一般从文字起源到清代为止,继而延续 到当代。包括:文字起源,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战 国、秦汉简牍、刻石、汉碑源流,魏晋书法,北碑风格 ,隋代书法

6、,唐代书法,五代书法,宋代尚意书法,元 代复古主义,明清书法的表现主义书风,帖学与碑学之 争等。(二)书法断代史研究: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以朝代为断 限的史书。始创于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二十五 史除史记之外,均为断代史。编年体和纪事本 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二十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 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 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清 史稿(也有将柯劭忞撰新元史取代清史稿 的说法)v二十五史简介:v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 ”。v明朝以元史及以前诸史为正

7、史,称“二十一史 ”v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与此前正史合称“二 十二史”,后将旧唐书并入其中,从而得“二 十三史”。后又有人将早已散佚的旧五代史依 据永乐大典等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 ,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 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v 民国年间,设清史馆,由赵尔巽统稿,写成清史 稿,由此得二十五史。v书名 作者 卷数 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130 2 汉书 东汉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

8、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魏徵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25 清史稿 民国柯劭忞 550v1、已有的书法断代史成果:v以历史年代分为先秦秦代、两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

9、辽金、元明、清代七卷。近 300万字、1000余幅图版的双色套印文本中, 完整、深刻揭示了中国书法艺术三千多年间的 嬗变轨迹,论据详实、新见迭出,该套丛书涉 及政治、经济、文化、考古、艺术等许多领域 。江苏教育出版社对这一选题计划从1995年初 立项,到全套出版已经整整历时8年,投资费 用高达150万元。整套图书投资巨大,类似的 例子在出版社并不多见,该书所提供给读者的 文化价值是无限的。v1、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著 1949年1月生于吉林市,祖籍山东文登。 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文字学专业; 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考古学专业(古文字

10、学 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吉林省书法家 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 师。中国书协首届兰亭奖理论奖;第三届中国书法 兰亭奖教育一等奖;当选2009年“中国书坛十大年 度人物”,当下最具市场潜力的十大书家,多次应 邀到韩国、日本、美国及台湾地区进行讲学活动, 为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之一。v中国书法兰亭奖:又名兰亭奖,创办 于2001年。由中国书协、中国文联、 中国美协主办。是中宣部批准的唯一 国家级书法艺术最高奖。v第一届在郑州举行,之后每两年举行 一次。v第二届在合肥举行。王学仲、

11、李铎、 沈鹏、欧阳中石4位书坛老一辈艺术家 荣获本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v第三届在平顶山举行。v2、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华人德 著1947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图 书馆学系,文学学士。苏州大学图书馆参考特藏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作品参加全国第一、二、三、六届中青年书法篆 刻家作品展览;全国第三、四届书法篆刻展览。现 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 法篆刻展评委、苏州市书协主席、沧浪书社社员、 苏州大学图书馆参考特藏部主任及中文系汉语言文 字专业书法史方向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 馆员。v3、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刘

12、涛著。1953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 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 从事书法技法教学、书法史研究。发表 专业论文四十余篇。著有书法谈丛、 书法鉴赏、中国书法史图录解说 。v4、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朱关田 著生于l944年3月,浙江绍兴人,师 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诸人。毕业 于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一级美术师 。 1994年6月任浙江省书协主席。2000年至今任浙江省书协主席、中 国书协第四、五届副主席。著作有颜真卿年谱(西泠印社 出版社),初果集(以唐代为核心 的书法史研究专著,荣宝斋出版)。v5、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 ,曹宝麟著。 1946年5

13、月生,上海嘉定人。 1964年9月入华东化工学院化机系 1978年10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21993年在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工作 1993年12月调至暨南大学文化艺术中心,任书法篆刻 研究室主任。作品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入选全 国第二、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览” 、 第一、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作品展览等。 代表著作为抱瓮集、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 。 还参加汉语大词典、全唐诗词典、新编文 史词典、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的编纂和编委工 作。v6、中国书法史:元明卷,黄惇著。 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 导师。 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14、。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 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 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 术鉴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等。作品入选第一至第五届全国展、全国第一至第四届中青展, 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后为历届中青展和篆刻展评委,著 有历代书法名作赏析中国古代印论史等,著作曾获中 国书法理论兰亭奖。 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书论注、 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 中国书法通史元明卷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惇主 编的书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万册。他所著的中 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v

15、7、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刘恒著。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分 配到首都博物馆陈列部工作 。1986年调中国书 法家协会编辑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篆刻作品获1983年全 国篆刻征稿评比优秀作品奖,入选全国第二届 书法篆刻展、国际书法展;书法作品获全国第 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入选全国 第三届书法篆刻展 。其他成果: 1、中国书法发展史陈振濂著,天津 古籍出版社。 2、插图本中国书法史 沃兴华著,上海 古籍出版社。 3、 中国书法史沃兴华著,湖南美术 出版社 。 4、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国现代书 法史朱仁夫,贵州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先秦和秦代书法一、关于汉字的起源 (一)仓颉造字说:始于战国,此时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总结与阐发。 1、“神” :世本作篇关于各种事物及其创始 人的专著,言“史皇作图,仓颉作书” 吕氏春秋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所作,当矣”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论衡 骨相篇”仓颉四目“ 路史禅通纪 “龙额侈哆,四目灵光”2、”人”:司马迁、班固认为仓颉为“黄帝之 史官”史官据先秦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所 见,职掌文书典籍,并及于书字。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 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契。”代表天地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