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2843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工程师考题复习资料(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章 测量误差理论 (教材1:P74-90)大纲要求(P3)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二、测量误差理论 (一)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和误差传播定律(重点)。(二)掌握衡量精度的方法(重点)。(三)掌握协方差传播定律在测量上的应用(重点)。(四)掌握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不等精度直接平差原理。(五)熟悉条件平差(原理、条件方程式的建立及其解算、精度评 定)。(六)熟悉间接平差(原理、误差方程式的建立及其解算、精度评 定)。(七)掌握误差曲线与误差椭圆。2一、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定义:真误差=观测值-真值即:3二、 测量误差的来源(P74)由于任何测量观测值都是由人在外界条 件下用仪器观测而得到的,因此

2、,尽管产生测 量误差的原因很多,但其来源概括起来有以下 三个方面:1、仪器误差:测量工作中要使用测量仪器。 任何仪器只具有一定限度的精密度,使观测值 的精密度受到限制。42、观测者:由于观测者的视觉、听觉等感 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在仪器的 安置、使用中会产生误差,如整平误差、照 准误差、读数误差等。 3、外界条件:测量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外界 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如温度、风力、大气折 光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和变化都会直接 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必然给观测结果带来 误差。5观测条件: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统称为观 测条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精度有密切关系。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

3、测 ,而观测条件不同的各次观测,称为非等精 度观测。6三、测量误差的分类(P74-76)测量误差按其对观测结果影响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一)系统误差1、定义: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的一系列的观测,若误差在符号、大小上表现出系统性,即观测过程中按一定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72、性质: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对观测结 果的影响很大,但它们的符号和大小有一定 的规律。因此,系统误差可以采用适当的措 施消除或减弱其影响。3、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方法:(1)测定系统误差的大小,对观测值加 以改正;(2)采用对称观测的方法。81、定义: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

4、对某量进行 一系列观测,若误差在符号和大小上表现出偶 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 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 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二)偶然误差2、性质:偶然误差具有低偿性对测量成果的 影响较小,但由于没有规律性(从单个误差 看),所以不能消除其影响。9由表5-1可以看出,偶然误差的特性: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 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即偶然误差 是有界的;(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 误差出现的机会大;(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 机会相等;3、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性10(4)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重复观测,偶然

5、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 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于零,即式中 表示求和11三、衡量精度的指标(P77-82)(一) 中误差定义:中误差的几何意义:偶然误差分布曲线两个拐点的横坐标。例1:P79例题12(二)相对误差定义:相对误差K是中误差m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 D的比值,即用K=的形式来表示。相对误差K是个无量纲的量,在测量上通常将其分子 化为1。在距离测量中,常用往返测量结果的较差计算相对 误差,见P81。13(三)极限误差与容许误差由偶然误差的第一个特性可知,在一定的观 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出一定的限 值。这个限值就是极限误差。由概率论的原理可知,偶然误差出现在区间(-m, m)、

6、(-2m,2m)及(-3m,3m)内的概率值为 :14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以三倍中误差作为极限 误差,即在测量规范中,要求观测值不允许存在较大 的误差,并以二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 差的容许值,称为容许误差,即或15误差传播定律:表述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与 观测值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 定律。(一) 倍数函数倍数函数: Z=kX则:四、 误差传播定律16例2: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距 离d=31.4mm,其中误差md=0.2mm ,求该 两点的地面水平距离D的值及其中误差mD。解:17(二)和差函数:和差函数 Z=X1+X2 或 Z=X1-X2 ,且X1、 X2独立则:18

7、例3:用DJ6型光学经纬仪观测角度一测回的 测角中误差。解: 已知DJ6型光学经纬仪一个测回一个方 向的中误差m=6 由得:19(三)线性函数线性函数: Z=k1X1+k2X2+.+knXn+k0例4(P83例):设对某一个三角形观测了其中A 、B两个角,测角中误差分别为mA=3,m B =4,试求 C角的中误差mC 。解:得:20例例5 5(P84P84):设对某段距离测量了设对某段距离测量了n n次次, ,观观 测值为测值为:l :l1 1、l l2 2、l ln n为相互独立的等精度为相互独立的等精度 观测值观测值, ,观测中误差均为观测中误差均为m,m,试求其算术平均试求其算术平均 值

8、的中误差。值的中误差。214、一般函数例6:P8422五、等精度直接观测的最可靠值(一)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真值 为X,观测值为:,相应的真误差为:则有:. . 23等号两边求和:等号两边同除以n:式中: x为算术平均值,则有:24根据偶然误差第四个特征,即当观测次数n无限多时,算术平均值就趋向于未知量的真值。当观测次数有限时,可 以认为算术平均值是根据已有的观测数据所能 求得的最接近真值的近似值,称为可靠值或最 或然值,用最可靠值作为未知量真值的估值。25(二)评定精度(二)评定精度1、观测值中误差同精度观测值中误差为:由于未知量的真值X无法确知,真误差 也

9、是未知数,故不能直接用上式求出中误差。实 际工作中,多利用观测值的改正数 来计算观测 值的中误差。26由改正数可以计算同精度观测值中误差:改正数(似真差):P86(5-20)272、最可靠(或然)值的中误差设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观测值为 ,观测值中误差为m,最可靠(或 然)值为x。由按误差传播律,有故,有28例7(P86例):设对某段角度进行了6次同精度观测,观测结果如下表,试求观测值 的最可靠值、观测值的中误差、最可靠值 的中误差。求解过程见P86表5-329六、 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P87)在对某量进行不等精度观测时,各观测 结果的中误差不同。显然,不能将具有不同 可靠程度的各

10、观测结果简单地取算术平均值 作为最或是值并评定精度。此时,需要选定 某一个比值来比较各观测值的可靠程度,此 比值称为权。30(一) 权的概念(P8789)一、权与中误差的关系设一组不同精度观测值为 ,相应的中误差为 ,选定任一大于零的常数 ,定义权为 :一定的观测条件,对应着一定的误差分布 ,而一定的误差分布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中误差 。对不同精度的观测值来说,显然中误差越小 ,精度越高,观测结果越可靠,因而应具有较 大的权。故可以用中误差来定义权。31称 为观测值 的权。对一组已知中误差 的观测值而言,选定一个 值,就有一组对应 的权。(521)由上式可以定出各观测值的权之间的比例关系 为:32

11、(二) 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设对某量进行了n次不同精度观测,观测值为 ,其相应的权为 ,测量上取加权平均值为该量的最或是值,即:P89 公式(5-23)33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单位权观测中误差(5-28)34例8:在水准测量中,从三个已知高程 点A、B、C出发, 测量E点的三个高程观测值, 为各 水准路线的长度, 求E点高程的最或是值及其中误差。35测量平差概述:必要元素:能够唯一的确定一个几何模型所必须要的元 素。必要元素的个数用t表示。 r = n t r:多余观测数(自由度);n:观测个数。一个几何模型有r个多余观测,产生r个条件方程。条件平差:以条件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间接平差

12、:选择几何模型中t个独立量为平差参数,将 每一个观测量表达成所选参数的函数,即列出n个函数 关系式,以此为平差的函数模型为间接平差,又称为参 数平差。36第六章 平面控制测量基础大纲要求(P1)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一)平面控制测量基础1、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实施方法。2、城市平面控制网与工程控制网(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 )(重点)。(1)熟悉二、三、四等平面控制(2)掌握一、二级平面控制3、导线测量(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果处理)(重点)。(1)熟悉三、四等导线测量(2)掌握一、二级导线测量4、掌握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系统布设、精度要求、施测方法、成

13、果处理) (重点)。5、了解控制网精度估算。6、了解椭球面上的基本计算。37一、城市平面控制网在城市或矿区等地区,应在国家控制点的 基础上,根据测区大小、城市规划和各种工 程的需要,布设不同等级的城市控制网,作 为地形测量和各种工程测量的依据。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可以采用GPS测量 、三角测量、各种形式边角组合测量和导线 测量等方法。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选择应因 地制宜,既满足当前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长 期使用。各种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见城市测量规范。38二、工程控制网二、工程控制网 (参考控制测量学(上册)孔祥元 郭继明主编 武大出版社)(一)(一) 工程测量水

14、平控制网的分类工程测量水平控制网的分类(P38P38 ) 1 1、按用途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测、按用途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测 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 控制网、精密工程控制网等;控制网、精密工程控制网等;2、按网点性质分为:一维网(水准网或高 程网)、二维网(平面网)、三维网;393 3、按网形分为:三角网、导线网、混、按网形分为:三角网、导线网、混 合网、方格网;合网、方格网;5、按坐标系和基准分为:附合网(约束 网)、独立网、经典自由网(只有必要 的已知数据)、自由网(无必要的已知 数据);4、按施测方法分为:测角网、测边网 、边角网

15、、GPS网;406、按其他标准分为:首级网、加密网 、特殊网、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 建筑方格网、桥梁控制网等)。总之,工程控制网是针对某项工程 而布设的专用控制网,根据工程建设 的不同阶段对控制网提出的不同要求 ,工程控制网一般可分为:411、测图控制网:在工程设计阶段建立 的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控制 网。 2、施工控制网:在工程施工阶段建立 的用于工程施工放样的测量控制网。 3、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在工程竣工 后的运营阶段,建立的以监测建筑物变 形为目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有时又把以上施工和运营阶段布设的 控制网称为专用控制网。42(二)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作用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作用

16、是为工程建设 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 种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 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 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 求。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 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43(三) 工程测量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P39)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2、要有足够的精度3、要有足够的密度4、要有统一的规格44(四)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1、测图控制网的布设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而进行的测图工 作,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测图比例尺的不 同,对于测图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各个等级 的控制网都有可能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根 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测图平面控制 网的等级划分,卫星定位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