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_2_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20380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界面设计_2_1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界面设计_2_1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界面设计_2_1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界面设计_2_1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界面设计_2_1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界面设计_2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界面设计_2_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NTERFACEDESI GNINTERFACED ESIGNINTERFAC EDESIGNINTERF ACEDESIGNINTE RFACEDESIGNIN TERFACEDESIGNINT ERFACEDESIGNINTE RFACEDESIGNINTER FA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 2 Liu Yan Mobile: 13951705224 Email: Date: 22/02/2011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Nanjing Arts institute Industrial Design of College理解和概念化交互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

2、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n 界面已经超越了屏幕 n 人计算机交互已经超越了桌面设备的界面设计n 关于扩展和支持各地区人类各种新的活动n 通过交互设计促进用户的体验- 使工作更加有效率与安全- 改善与 提高学习与 训练 - 提供愉快的另人兴奋的娱乐方式- 增强沟通与理解- 支持新形式的创造力与表达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理解问题的范围- 你想创造什么?. 已知程序设计新的用户界面. 给定设备设计新的用户界面和程序. 给定任务设计新的设备. 创造新的方法去完成任务- 什么是你的假设?- 你的期望值是什么?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

3、题的范围交互设计设计应用案例介绍研究课题分析问题的范围- 现有的产品有问题吗?. 什么问题?列出这些问题。- 为什么你认为有问题?. 只是你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 你为什么认为你提出的想法可能会有用?. 更快,更容易,更舒适?- 用户如何用目前做事的方式使用它?- 它将如何支持用户的活动?- 真的能帮助用户吗?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例子: - 设想. 用户希望在路上使用电话. 用户需要从口袋里 掏出电话. 用户很舒适的键入数字. 用户用很舒适的姿势举起电话 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

4、型界面的隐喻另外一个角度的例子: - 当无线应用协议(WAP)得到发展后,移动通讯公司当时的设 想是什么?- 这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设想:现实的和希望的: - 人们无论他们在哪里都希望能保持了解最新消息 (合理的)- 人们希望在移动中仍然能与信息互动。 (合理的)- 人们非常高兴得去使用一个非常小的屏幕和操作一个及其受 限制的界面。 (不合乎常理的)- 人们可能会非常乐意在移动电话上做一些他们经常在桌面电 脑上才做的事情,例如:上网、读邮件、购物、博彩、看视 频或者玩游戏等。(只在特定的用户群体中合乎常理)界面设

5、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 很好对问题范围的理解,可帮助下面的设计范畴例:是哪一类型的界面、行为、功能。- 但在作上面的重要决定之前,首先建立一个概念模型。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概念模型(英文:Conceptual Models)在电脑人机互动领域中,概念模型指的是关于某种系统一系列在 构想、概念上的描述,叙述其如何作用,能让使用者了解此系统 被设计师默认的使用方式。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概念模型- 首先要考虑这个系

6、统以何种形式呈现给用户(也就是说用户 如何理解它)- 概念模型对此是一个高水平的描述方式:将要设计的系统是从明确的一组整合想法和概念中提出,关 于系统将做什么、它表现的或者看上去像什么,用户将从他们的角度理解概念模型。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制定概念模型的第一步- 当用户开始执行他的任务时,他将会怎么做? - 该系统如何去支持他完成任务?-使用哪一种界面的隐喻, 如果有的话, 哪种适当? - 什么样的交互模式和使用方式?当作设计决策时候应当始终牢记,用户给予概念模型会怎样理解 和记忆?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

7、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概念模型- 做多种的种类与方法的分类。- 明确的描述核心的行为和对象- 并且明确界面的暗喻方法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概念模型的例子10 在顶面上发现数字标记。1旋转按钮到右边2或者转一整圈,然后在第一个数字前停下 。2旋转按钮向左一整圈,经过第一个数字,然后停在第二个数字前。3旋转按钮向右(注意,不是一整圈0),停在最后一个数字前。4拔起锁扣,旋转锁闩对着你。5祝贺你,锁已经被打开了。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概念模型的产生方式有两种以下以活动区分 (Based o

8、n activities) 依照所要进行的活动区分,使用者与系统间常见的互动方式有四 种类型以对象区分 (Based on objects)也可说是依照工具区分,此类型比依照活动区分要更来得精确, 也就是在某情境之下,某个特定物件被使用的方式。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活动为基础的HCI概念模型- 发出指令通过使用键盘和功能键和菜单中选择发出命令。- 交谈就像在正在交谈一样与系统互动。- 操控与导航作用于对象并与虚拟对象互动。- 探索与浏览发现并掌握新的东西。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1 发

9、出指令使用者输入指令或要求,从目录选单中选择、按下按钮等。此 类型概念模式的优点在于,它提供快速且有效率的互动。例如路 边常见的自动贩卖机即属于此类型。但此类型仅只于使用者对系 统下达命令,为单向的传播。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1 发出指令- 在哪里用户发出指令系统并告诉它做什么。例:告诉时间、打印文件、存储文件- 非常常见的概念模型,潜在多种设备和系统。例:CAD、文字处理、VCRs、自动贩卖机- 主要目的是指导支持快速和高效的互动。好的方式是,重复一种互动行为在多个对象上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

10、型界面的隐喻2 交谈此类型的基本概念为使用者与系统间产生“对话”。与上一 类型不同的是,对话是试图产生双向的沟通,系统不再只是执行 指令的机器。当使用者需要找出某种特定的资讯时,即适用于此 类型,如搜寻引擎即为其中一例。对话类型的优势在于,它能够 让使用者以原本熟悉的方式与系统进行互动,但缺点为可能容易 产生误解。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2 交谈- 潜在的模式是与另外一个人建立交谈。- 范围从简单的声音识别按指令系统到较为复杂的“自然语言”对话。- 例子包括:时刻表、搜索引擎、咨询系统、帮助系统- 现在,更多的地方比较流行虚拟主持人(代理人

11、)界面,他可 以与你建立交谈。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正反两方面的交谈模式- 允许特别的初学者或者技术恐惧者用让他们看起来很熟悉的方 法与之交互。(让他们觉得非常舒适,没有任何压力与恐惧)- 当系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用户说什么时,可以产生误解。(比 没有任何反馈好的多)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3操控与导航- 对于虚拟对象可以包括拖拽、选择、打开、关闭、缩放等行 为 的操控。- 拓展用户的认知在真实(物理)世界中他们是怎么移动 和 操控的。例子 (i) 所见即所得和(WYSIWYG)(ii)

12、直接操作方法(DM)- Shneiderman (1983)发明了一个术语(DM),从他迷恋 的 一款电脑游戏中得到的启发。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本施奈德曼(Ben Shneiderman),现任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兼任该校人机交互实验室主 任。作为用户界面设计的先驱,他的著作和研究闻名于世。 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这是由Ben Shneiderman(1983)提出的词汇,而根据Shneiderman,直 接操作接口的

13、特点包括:立即动作且能得到立即的回馈,以实际 动作、按键取代语法复杂的指令等。其优点在于操作容易,此种 直接接口能帮助新手快速学习基本操作方式,而老手则能够将其 运用在执行更多任务上,即使久未接触的使用者,也能够轻易记 起操作方式。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为早期苹果电脑的Mac desktop ,在此接口上,如果我们使用绘图工具,接口上即能立即出现绘 制的线条,或者将某个档案拖曳放置于接口上的垃圾桶,会即时 出现相应的声音或影像,代表档案已成功地被丢弃。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直接操作(DM)的核心原则-不断重复表达有趣的行为与对象-用肢体行为或按

14、钮按下代替复杂的语法命令-对象的迅速反馈是一种快速可逆的行为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为什么直接操作界面(DM)有很好的体验感?-基于功能的声音是很容易快速被学习的。-一旦成为熟练的用户,可以非常迅速的开展更为广泛的任务 ,甚至定义新的功能。-不是经常性的用户可以操作经验,以便任何时候再次操作。-很少会出现错误的信息。-用户可以立即发现他们的行为是否即将达到目标或者没有任 何反应。-用户体验更少因等待而带来的焦虑。-用户获得信心,感觉一切尽在掌握。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直接操作(DM)界

15、面缺点-有人把直接操作界面的暗喻用的过于死板-不是所有的任务都可以描述为对象,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直 接完成的。-一些行为通过间接的方式完成更适合。例:拼写检查-大量浪费屏幕空间- 用鼠标满屏幕的找,然后点击要比直接按下功能按键完成同 一个任务要来得慢。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3操控与导航- 对于虚拟对象可以包括拖拽、选择、打开、关闭、缩放等行 为 的操控。- 拓展用户的认知在真实(物理)世界中他们是怎么移动 和 操控的。例子 (i) 所见即所得和(WYSIWYG)(ii)直接操作方法(DM)- Shneiderman (1983)发明了一个

16、术语(DM),从他迷恋 的 一款电脑游戏中得到的启发。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4 探索与浏览让使用者能够搜寻或浏览各种资讯。例如CD-ROM、网页等都属 于此类。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4 探索与浏览- 类似于用户怎样在现有的媒体中去浏览信息?例:报纸、杂志、图书馆、帐单等 - 信息可以按照用户的方式灵活的组织并被检索。例:多媒体、网页、不同平台下的微博、Widget界面设计概述理解问题的范围分析问题的范围从问题范围到设计范围概念模型界面的隐喻对象为基础的概念模型- 通常基于对物理世界物体的模拟- 例子包括书、工具、交通工具等等- 经典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