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1781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卷编制与使用教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舒子吁2009年江西师范大学一.研究思路1.以往研究的不足(1)“投入”领域的研究较少,而涉及到“学习投入”的研究更少;(2)学习和工作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3)目前关于“学习投入”的本土化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 有开发出真正适合我国大陆本土化的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量表。2本研究的意义2.1理论意义 (1)有利于填补我国在大学生学习投入测量方面的空白,开发出一套 真正适合我国大陆本土化的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问卷。 (2)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学习投入的研究,丰富学习投入的研究内涵 。 (3)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学习投入的结构。Schauf

2、eli等人所开发的 UWESS量表是三因素结构,而我们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是 五因素结构,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个别维度有所突破和 创新,深化了对学习投入结构的认识。 (4)有利于推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学习投入是积极心理学的范畴, 研究学习投入有利于扩大积极心理学的影响,推动积极心理学向前发 展。2.2现实意义 (1)编制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可以为其他学者研究大学 本科生学习投入提供一套信效度良好的测评工具。 (2)学习投入是学习质量的体现,通过对大学本科生学 习投入的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 学习投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3)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为今后对大学生学习

3、投入的 进一步研究提供宝贵的实证数据资料。 (4)进一步指导广大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为 他们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措 施。3.研究构想3.1研究目的一是基于实证资料编制出符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信效度良好、有自 主版权的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二是根据自编问卷对江西省内高校学生的 学习投入现状进行研究。3.2研究假设 假设一:大学生学习投入是一个与工作投入具有不同维度的多维度的结构 。 假设二: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在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 3.3研究步骤 (1)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研究。 (2)初试问卷的编制。 (3)初试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正式

4、问卷的编制。 (5)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6)江西省内高校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分析。二 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三 1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四1.1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 学习投入的具体特征,为编制大学生学习投入初测问卷收集题项。 1.2方法 1.2.1被试 (1)访谈被试: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共抽取30名大学 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8人,大四6人。 (2)开放式问卷调查被试:在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 三所大学共发放110份开放式问卷,其中,江西师范大学37份,南昌 大学36份,江西财经大学37份,样本涵盖了

5、文理工三个专业的学生 。回收106份,有效问卷102份,问卷回收率96.4%,有效率96.2%。1.2.2工具 (1)访谈自编的访谈提纲;录音器;纸、笔等访谈必备用品。 (2)开放式问卷调查自编的开放式问卷调查表。 1.2.3程序 (1)访谈在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共抽取30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 谈。其中20名学生名进行单独访谈,另外10名分成两组进行集体访谈,每次 访谈时间至少1个小时,对参加访谈的学生赠送礼品。 (2)开放式问卷调查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弥补访谈法的不足,使两者的优势得到充 分发挥,尽可能的弥补两者的不足之处。调查所采用的工具是我们根据学习投 入的定义和访谈

6、内容而自编的开放式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让大 学生填写。 1.3结果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主要步 骤是:(1)先对问卷进行编码;(2)然后对被试的回答内容进行归类,分 析不同被试对同一问题回答的异同;(3)最后统计出每个类别的回答频次。 具体结果分析制成三线表。大学生学习投入开放式问卷2初测问卷的编制2.1问卷编制的原则问卷的编制原则是保证问卷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把问卷的一般编制原则和 大学生学习投入所要测量的内容结合起来,制定出了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 及其应用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卷的性质。本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是

7、自陈式问卷,在问卷 的条目中采用第一人称“我”,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投入状况进行自我 评估。 (2)问卷的内容。问卷的内容要与主题相吻合,这是问卷编制最基本的原则之 一,此问卷是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其内容要体现出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学习投入 特征,使要测量的内容精确地体现出问卷的主题。 (3)问卷的形式。在形式上,采用Likert 5点记分方式进行评估。在语句的表述 上,为了防止思维定势,编排了一些反向计分的项目在里面。 (4)问卷的测量对象。本研究中所指的“大学生”仅限于大学本科生,不涉及研 究生。因此,本问卷的测量对象是在校的大学本科生(一般是四年制)。 (5)项目的编排。如果相同维度

8、下的项目排列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 诱导作用,会影响到答题者的答题效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把各个维度下的项 目混合排在一起。2.2维度设计通过对己有的文献以及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 和总结,总结了17个维度,即心理状态、学习专注、课堂表现、 学业成绩、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充实感、成就感、价值感、精 神面貌、珍惜时间、规律性、目标性、身体锻炼、社会交往、自 我要求及其他因素。在这17个维度中,有些维度能充分地体现出大学生学习投入 的特征,有些维度仅是与学习投入有关,并不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另外,还有些维度之间可能具有很大的关联度,有可能合并成 一个维度。 一般初始编题的时候因素

9、会多一些,以确保这些维度 能最大限度地涵盖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特征,同时也为因子分析结 果出来时对某些维度的命名有所参照。等到初测结果出来之后,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精简维度,再根据理论构想结合探索性因素 分析的结果,最终提炼出最能够代表大学生学习投入特点的维度 。2.3项目设计2.3.1项目的来源 (1)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所调查的结果; (2)有关工作投入和学习投入的文献资料; (3)大学生学习投入特点的文献资料; (4)前人所编制的工作投入和学习投入问卷; 根据以上资料共编制了131个项目。2.3.2项目的评价与筛选依据理论构想,将编制好的131个项目分成17个维度,并给出 学习投入和各维度的操作

10、性定义,首先请13名江西师范大学07级 和06级心理系研究生对维度和项目的设计进行评价,对有意见的 维度进行集体探讨和修改;再请15名大学生参照我们给出的操作 定义,将项目归类到各个维度下,修改那些归类不一致的项目,直 至意见统一;最后请3名江西师范大学的老师对维度和项目的设计 再次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维度的设计是否合理 ,能否体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2)各个项目能否准确地测 量所属维度;(3)各个项目的表述是否存在歧义、社会赞许性、 暗示或诱导性发问等问题。根据心理系研究生和专家所反馈 的建议,对初测问卷的维度和项目进 行了初步修改,并删除了一部分不合 理的项目,修改后的

11、问卷共12个维度 ,81个项目,由此组成了大学生学习 投入的初测问卷。3正式问卷的形成3.1.目的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初试问卷进行探索性 因素分析,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检验初 试问卷的理论构想,并对之进行修订,以初步 确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正式问卷。 3.2方法 3.2.1被试在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 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五所大学共 发放问卷352份,收回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 98.8%。其中女生128人,男生220人;大一学 生103人,大二学生139人,大三学生99人,大 四学生7人;文科170人,理科68人,工科110 人。3.2.2工具本次研究的工具是根据访谈

12、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形 成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初试问卷,12个维度,81个项目, 采用的Likert 5点式记分法,“完全不符合”代表1分,“比 较不符合”代表2分“不确定”代表3分,“比较符合”代表4分 ,“完全符合”代表5分。 3.2.3施测的方法与程序问卷的施测是均由2-3位心理学研究生分别到班上和 自习教室施测,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 3.2.4统计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Excel 2007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3.3结果与分析 3.3.1数据的初步整理在录入数据后,将反向计分题3、6、7、16、17、33、34、41、50 、51

13、、64、65、71、74、80、81重新编码,按照以下三点对被试的作答 进行初步处理: (1)删除连续5题以上或累计10题以上没有作答的被试,此步骤共删除15名 被试; (2)再通过描述性统计观察有无极值,此步骤没有发现异常值; (3)项目61和项目71是同一问题的正反表述,删除反向计分后两题答案之 差绝对值超过1的被试,此步骤共删除82名被试。 最后得到251名被试的作答,被试的构成如下表。3.3.2项目分析项目分析中主要采用题总相关法。题总相关法是 用相关法计算每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如果该题 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不大或者不显著,则应该修改或 删除。根据题总相关分析的结果表,删除与总分相关

14、系数 没有达到0.3的项目A23、A25、A210、A54、A62、 A76、A84、A87、A91、A102、A112、A114、A115 、A123共14个。再将余下的67个项目继续求取题总相 关,又删除了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A51,此时剩下 的66个项目再求题总相关系数,介于0.313-0.646之间 ,均大于0.30。下一步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3.3.3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e FactorAnalysis,EFA)是确定心理特质结构的一种 重要方法,其目的在于探索数据的结构,简化数据,通过研究众多变量的内部依赖 关系,探求观测数据的基本结构,反映信息的本质

15、征,是一种从已有数据中探索和 发现规律的方法。 (1)样本的适当性考察因素分析的可靠性除了与初试样本的抽样有关外,与样本数的多少有着更密切的 关系。由于此次调查是初测问卷的调查,我们收回了348份(200份) 问卷,后来经过 一系列筛选后,总计有251名大学生作为被试,根据以上对样本数量的论述对比来看 ,本次样本的数量基本达标,可行性很好。 (2)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首先对因素分析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变量间的相关性是进 行因素分析的前提条件,要求变量间的相关用Bartlett球形检验需要达到显著水平。 此外,根据Kaise的观点,项目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可以从取样的适当性数值

16、的 大小来判别,其判别标准如表3-4,3-5所示47。从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的结果来看,Bartletts球形 检验,其值为6841.44,P值小于0.001,说明变量内部有共享 因素的可能性。同时,KMO系数为0.883,可进行因素分析。 (3)项目的筛选及因素的命名a项目的筛选依据我们主要根据以下标准对问卷项目进行删减:(1)项目 负荷值。项目负荷值表示的是该项目与某公共因素的相关,项 目的因素负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公共因素的关系密切,若 某公共因素与某个项目间的相关很低,则说明该项目不能反映 出该因素所代表的心理特征。(2)交叉负荷值。交叉负荷值 指的是一个项目在不同因素上的负荷值,如果一个项目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因子上存在交叉负荷,而且负荷值都很高时,则该 项目很难归属于某个因子下,所以这样的项目需要删除。b项目的筛选结果与因子的抽取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出初始因子负荷矩阵,然后 再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在大学 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抽取因子时,我们主要依 据以下几个标准:(1)特征值大于1,即因素的贡献率大 于等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