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考誓师大会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071342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中考誓师大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升中考誓师大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升中考誓师大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升中考誓师大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升中考誓师大会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中考誓师大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中考誓师大会(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生命里的每 一分钟,全力以 赴我们心中的梦六(1)学子 拼搏升中考向前走升中考倒计时牌又撕下了一页,亮的刺眼的 “100”赫然映入眼帘,心猛地一惊:只剩一百 天了!这时的我们,也许惊慌,也许茫然,也许 徘徊,也许在潜意中还会有些颓废,不管怎样 ,走向前,一步一步让梦永在心间!只要明天 还在,只要阳光依旧,就不要悲哀,就不要徘 徊,冬雪终将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孰不 知当初它的芽儿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 牺牲的血雨。的确,我们的未来可能很大, 可能很小,但无论大小都应坚信 即使 是一只乌鸦,也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颜色。百里行程九十半。一百天,像流星,稍

2、 纵即逝,你可以碌碌无为,但也完全可以创 造奇迹。相信自己: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因为有梦,我们经过风风雨雨,却走的那 样执著;因为有梦,我们走的坎坎坷坷, 却走的那样坚定;因为有梦,我们流汗流 泪,口缝里却从不挤出一个“累”字!这就 是我们!年轻的我们!新时代的我们!在 无数顺境与逆境的交替中,是这样心甘情 愿地为梦而付出,为梦拼搏,纵然做一株 道旁的小草,也坚信着破土而出的美丽!走,不必回头!这不是黑暗,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把握每个瞬间 这样走过风风雨雨,多少沉浮记得清清楚楚 三九严冬烈日酷暑,无怨无悔同舟共渡 这样走过万里千里,汗水泪水化作无穷动力 一

3、起努力向目标冲击,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把握每个瞬间让梦想在一分一秒中慢慢实现 把握每个瞬间韧劲不怕磨练经得起考验 把握每个瞬间肝胆相照我们手足相连 把握每个瞬间惊涛骇浪中我们奋勇争先n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一些很 重要的关口。升中考,又无疑是这些 关口的重中之重,它可能影响你一生 的命运。而从现在开始的今后100天, 则是升中考成败的关键。这100天的努 力可能意味着你考入梦寐以求的尖子 班,从此掀开辉煌的人生篇章。n 此时,你在想什么?你 在做什么?你想说些什么?n 又要开始倒计时了,就像 在数自己仅剩天的生命 。每一分每一秒的奋斗,都关 系着目标的实现。好想为此用 尽我全部的血液,给自己留下

4、 一份无悔。百日感言n 在距离升中考100天的时 候,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心情比较平静。只是分明地 感到了时间的紧迫,自己应该 好好珍惜和把握。至于结果, 没必要去想,也不应该去想。百日感言n 在接下来的一百天里, 努力,努力,再努力,加 油,加油,再加油,250 分争取,220分保底,不 达尖子班,誓不罢休!百日感言n 既然不能预料将来,那就低头去做, 认真前行。完善自己需要一生的时间,但 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许就在此一役了。n 我把这100天的奋斗当作乐趣,无需“ 苦”字形容,因为此时的我,最幸福。n 此后的100天里,我不会将目标挂在嘴 上。因为事实才是道理,成功才是答案。百日感言n

5、白驹过隙,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倒 计时上挂 着一个鲜红的数字“100”,顿然 醒悟,升中考离我们已不再遥远,幸福掌 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不懈,总能笑到 最后。“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的确,我 现在已感到了教室里认真的同学变多了, 学习气氛更加浓烈,我们都在努力,为成 功在努力百日感言最好的复习资料: 课本 最好的试题: 升中考题(老师出的题) 最好的复习方法: 紧跟老师的复习安排一、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必胜信心n 良好心理是升中考制胜的法宝,不良心理是 考试的大敌。我们在冲刺阶段必须想办法克服以 下6种不良心理:n 1、骄傲自满心理。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 回答问题不积极,喜欢做难题偏题,不注

6、重基础 训练。n 2、消极厌学心理。上课打不起精神,甚至不 来上课,来上课也是看小说杂志,做小动作,说 闲话。n 3、依赖懒惰心理。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全 依赖老师,很少主动看课本,做练习。n 4、虚荣漂浮心理。有些同学对知识一知半解, 不懂装懂,表面看似接受,实际没有掌握。n 5、悲观紧张心理。有些同学一方面总感觉智力 不如其他人,考大学无望;另一方面又很想踏入大 学之门,因而长时间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中, 表现为:上课时昏昏欲睡,加班时这本资料看看, 那本资料瞧瞧,看得多,消化吸收少。n 6、贪多求快心理。对基础性的“短平快”试题不 屑一顾,尽找知识点多的综合性的难题来做,只求 速度和

7、数量,不加总结提高。n 除此之外,还有最致命的不良心理,就 是有些同学们整天想着万一尖子班考不上 怎么办?n 这样的同学也不太明智,预支了他的 担忧。只有100天了,考好考不好是100天 以后的事,现在担忧有什么作用呢?作用 就是浪费你现在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同 学们就应该把握住现在这个很短的时间查 漏补缺,而不是担心未来的事情。 二、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学 习效率n 1、及时复习。根据(德国)艾宾浩斯的遗 忘规律,我们要及时复习,因为遗忘在学习之后 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 。如果课堂上老师留下了几分钟让我们自由支配 ,那我们就要把这几分钟用于消化复习当堂知识 ,“趁热

8、打铁”。每天的自习除了完成当天作业和 试卷外,应保证当天功课的及时复习,当天功课 当天清,一周功课一周清。及时复习花费的时间 少,但效果好。n 2、分散复习。从心理学角度看,集中 复习容易引起疲劳,而且容易受到干扰, 从而影响复习效果;分散复习由于时间短 ,不易引起疲劳和干扰,复习效率自然就 高。在各科都进入复习的考前冲刺阶段, 要根据分散复习的原则,把各科穿插起来 复习。n 3、多次复习。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有的同学老是说学了以后记不 住,怪自己脑子笨,其实是反复的次数不够。马 克思有惊人的记忆力,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 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复习一次笔记本和书 本中

9、的重点章节,以巩固记忆。我国明代著名学 者顾炎武,十三经都能背诵,原因就在于他 读书时,每年都要花总共三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已 读的书。阶段性的多次复习要分清主次,突出重 点,不求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n 4、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复习。单一的复 习方法,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如果采 用交谈复习法、讨论复习法、自我检查复 习法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就会激起智力活 动的积极性。三、挖掘潜力,攻克薄弱点n 同学们在前一阶段的复习中几乎都会遇 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 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 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普遍存在于升中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n 在100

10、天的冲刺里,要克服“高原现象” ,首先就得弄清其产生的原因。n 一般来说,那些难度较低和出现频率较 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大家比较容易掌握 ;相反,那些难度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 知识点,大家往往掌握得比较差。再加上 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 学习过程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偏点”“弱点”现象。从而最终 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即“高原现象”的 出现。n 其次就要找出自己的“偏点”“弱点”。为 此,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 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 以整理,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 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偏点”“弱点” 找出来。n 第三,

11、拿出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偏 点”“弱点”,进行必要的定点训练和强化, 实施重点突破,因为这些“偏点”“弱点”正 是同学们的能力增长点。n 综合题,拆开用。搞重点突破。四、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n 1、计划与落实的关系n 升中考还有100天,同学们要订一个合 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要分配复习时间给 各科。相对好一点的科目或“优势环节”, 分配时间适当少一点,而弱势学科或“薄弱 环节”分配时间适当多一点。n 在总复习中一定要保证学科复习的完整 性,所谓完整性是说考生的每一天的复习、 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 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 的复习,这样,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学科知

12、 识网络清晰,复习效率就高,复习效果就好 。 n2、考试与看课本的关系。n 冲刺阶段,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 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考试,正是对 同学们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目的 在于弄清楚同学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 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已取得好成绩的 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已出现的每一个错 误,这个错误正是自己学习的漏洞所在, 正是自己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自己 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住这个错 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n 建议同学们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 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 草草了事。凡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 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

13、因和正 确解法,并反问自已,是否我再也不会犯 同样的错误?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 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答,而是 因为老师会诊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 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 建议和解决的方案。n (1)进一步吃透考试说明的精神,明 确复习范围和要求。考试说明是考试 命题的依据,它严格规定了命题的范围和 能力要求,同学们应进一步学习考试说 明,以明确复习的内容、方向、能力要 求和难易程度,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要 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侧重地安 排复习。n(2)充分利用课本,抓好“双基”的落实。 有些同学在考前的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 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中钻来钻去,试

14、图通过多做、反复做题来完成覆盖考试题 的工作,结果是事倍功半。同学们必须高 度重视课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课本上, 按照课本的要求抓好“双基”的落实,不要 刻意追求社会上流传的偏题、怪题和难题 或技巧性过强的试题,不要在题海中不能 自拔。n(3)正确处理训练的质和量的关系。同学 们在做题训练中不但要注意训练的数量, 尤其要重视做题的质量,不能就题论题, 而要就题论“理”,就题论“规律”,最大限 度地发挥每一题的效用。在做题的量和质 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的原则将题做通,做透,才能于不同中见 相同,于相同中见差异,才能灵活运用所 学知识和掌握最佳方法,考试中才能取得 理想的成绩

15、。n 3、攻薄弱学科与发挥优势学科的关系。n 每个人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 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同学们要强化优势 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靠它拿高 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 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 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 n 4、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关系。n 复习要坚持同步性原则,所谓同步性原 则就是同学们的复习计划一定要和老师的 复习安排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 同学们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但这个计划 是在学校老师复习安排下的细化和调整。n 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教学和辅导经验,所以 是最能把握分寸的人。他们既能将有效知识有规 划有步骤有系统地传授给

16、学生,又能详细地讲解 解题技巧。“在上课时,一定要追求随时随地不走 神”。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早就掌握了,而自己的 不懂之处老师又较少提及。同学们又很容易走入 两大误区:一是抵触老师的授课规划和知识链接 ,二是独自钻研生涩艰难的试题。“这样的考生忽 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升中考不是竞赛,它 不会曲高和寡;而老师是过来人,他知道如何引 导”。n 跟牢老师复习脚步之后,最关键的就是“链接 宏观知识点”,同学们自己必须要具有主动积极的 意识和行动。n5、学习与锻炼、休息的关系n身体是本钱,要把身体锻炼看作我们的第 七个学科,没有好的身体,就一切都完了 。所以我们的复习计划中要有锻炼身体的 时间,要保证休息的时间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