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695007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一、2008.102010.10(共9张试卷)国考真题出题规律和趋 势(1)客观试题(单选、多选题)“各章全面覆盖”。每张考 卷各章均有知识点。(2)主观试题(简答、论述题)“同章不出二题”。卷面七 道主观试题必然分布于七章。从9张国考卷分析看,第一章(7 次)、第二章(7次)、第三章(4次)第四章(7次)、第五 章(6次)、第六章(5次)、第七章(6次)、第八章(6次) 、第九章(7次);第十章(7次)(3)各章分值“趋于均衡”。如果某章中出了主观试题,这 一章中的客观试题就会少出,甚至不出;反之,某一章中客观 试题出得较多,这一章中主观试题就会少出甚至不出

2、。从考试 出题的趋势上看,一般是各章分值约10分左右。(4)各类题型内容“不重复”。某方面问题,在主观题有, 肯定不会再在客观题中出现内容相类似或相关联的问题;反之 ,亦然。考情分析例1:2010年1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卷各章分数比值分布例2:2010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卷各章分数比值分布考情分析例3:2010年7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卷各章分数比值分布例4:2010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卷各章分数比值分布考情分析二、题型和分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题型多年一律,没有变化:单项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简 答 题:6分 5(道题)30分论 述 题:10

3、分2(道题)20分三、重点章根据近三次考试规律分析,特提示此次复习需重点注意 :第三、六、八、十章考情分析四、各章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加粗)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特点)2、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 夺、文化渗透)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半殖民地:帝国主义控制;封建势 力与帝国主义日益勾结一起。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开 始出现;资本主义因素出现但不占主导地位;地主制经济仍存。社会状 态:国家四分五裂发展不平衡;中国人民极为困苦不自由)

4、4、新产生的两个阶级及其特点(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和两面性特点 ;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和自身特点)5、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帝国主义 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求得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两大任务)6、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过程、失败原因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封建制度腐败为主要原因,经济技术落 后为重要原因。1895年民族开始觉醒)考情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酝酿到失败的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 定都南京、天京事变、重振旗鼓、1864年最后失败)2、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

5、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简答 或论述题)3、洋务运动的宗旨、主要内容和结局(宗旨: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主要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近代教育。结局: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其破产)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简答或论述题)5、戊戌维新运动从酝酿到夭折的过程(1895年公车上书兴起、 百日维新、戊戌政变)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简答或论述题 )考情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失败的过程(组建革命 组织兴中会、革命政党同盟会、宣传革命的活动、与改良派的辩 论、组织的武装起义等)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和评价(简答题)3、中华民国的性质和措施(

6、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南京政府颁 布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4、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论述题)5、孙中山的继续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斗争、护法运动等)考情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论述或简答)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论述题)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对中国人的影响(早期马 克思主义者及其思想运动特点、早期党的组织建立和活动情况)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论述题)5、中共二大、三大的内容和意义(二大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纲领,指明革命方向。三大作出国共合作的决定,推动国民革 命高潮到来)6、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兴

7、起(工农运动的高 涨、北伐战争的推进等)7、国民革命的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简答或论述)考情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国民党统治的性质(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政权,与北洋政府政 权性质一样。只是形式有区别而已)2、邓演达第三党及其政治主张(站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 主张实行“平民革命”,实质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者)3、八七会议和三大起义(八七会议确立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 。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4、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和理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 立、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乡村为中心” 思想的提出)5、土地革命的内容(两个土地法、土地革命路

8、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6、三次“左”倾错误的表现和发生原因(“左”倾盲动主义、“左”倾 冒险主义、“左”倾教条主义)7、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组织和军事 上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 的实际领导地位。意义是“三个挽救”和标志着中共成熟。)8、长征的历程及其意义(中央红军长征起止年月,三大主力红军 会师年月。长征的意义见教材归纳)考情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侵华的历程及其政策(“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 事变、相持阶段到来后侵华政策的调整等)2、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程(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部分 国民党人的抗

9、日活动、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 力如“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的意义、五项要求四项保证、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等)3、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比较认识(国民党正面战 场的战役和牺牲将领。共产党八路军的战役)4、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持久战的理由和依据、全面抗战路线、游 击战战略方针)5、共产党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工作(坚持统一战线当 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6、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运动(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 内容和意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体系)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经验(论

10、述或简答)考情分析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共产党为和平局面实现所做的努力(提出 “和平民主团结”方针 、重庆谈判及其成果、政治协商会议及其成果)2、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军事进程(防御、反攻、决战、渡江战役 、中国大陆解放)3、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 大纲、土改总路线等)4、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以学生运动为发端:“一二.一”运动开始, “五.二0”运动后形成)5、各民主党派及其与中共的合作(八个民主的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战 和解放战争时期)6、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对新中国国体政体的确定 (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参加的人民民主 专政国

11、家)7、共同纲领的内容(核心内容是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 斗争、党的建设)(论述题)考情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1、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及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恢复国民 经济的举措(七届三中全会内容、“三反”、“五反”运动等)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特别掌握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 经济制度)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4、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步骤和形式(互助组、初级社、高 级社)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形式(基本 政策是赎买政策。基本形式为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高

12、级形式的 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公私合营)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论述题)考情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早期探索的成果(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的标志、八大的 主要功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主要内容)2、早期探索中的曲折和失误及其错误的性质(“大跃进”、人民 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文化大革命”是领导人错误发动的 ,不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考情分析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论述题)2、改革开放起步中的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第二个历史决议、改革开放的起步)3、改革开

13、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城市改革的开展、对外 开放格局的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初级阶段理论、三步走战略 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等)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等)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七大召开)6、十七大对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的总结(论述题)7、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启示(论述题)考情分析五、复习方法:1、详读教材2、以题为干3、逻辑记忆4、多动手笔六、应考技巧及注意事项:1、各类题型的答法:选择题可采用“直选”、“排除”或“比较” 等方法。“多选”要慎重。简答题“点到即可”,论述题则需“面面 俱到”。2、选择题不空题,主观题尽量多答。3、运用联系法,发现同卷中不同类型题目间的相互联系。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