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9498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4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6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课件(2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 共 经 济 学任课教师:张凌参考书目 n黄恒学. 公共经济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n美 鲍德威威迪逊,邓平主译. 公共部门经济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n华民编著. 公共经济学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n刘瑞.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 新华出版社,1998n毛寿龙. 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2000n日 植草益,朱绍文等译.微观规制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 版社,1992n樊勇明,杜莉编著. 公共经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课程章节结构n第1章 绪论n第2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n第3章 外部效应n第4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n第5章 公共选择n第

2、6章 公共支出n第7章 公共预算n第8章 公共收入课程章节结构n第9章 税收原则n第10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n第11章 税收效应n第12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n第13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n第14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n第15章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研讨问题的题目n中国电信改制n研究生教育是否应该收费n中国污染排放中的利益集团n我国中央或地方的公共预算状况n中国税制改革方向n我国国债资金的主要用途n我国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第1章 绪 论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n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n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共经济学应称为公共部门 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

3、有时也把公 共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n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 人部门两大类,所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 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n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即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稳定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n公共部门(政府)的含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第三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非金融公共企业)第四层次被称为广义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n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三个层次:研究财政收支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公共经济学有新、旧之分,

4、所谓旧公共经济 学就是财政学,新公共经济学才是严格意义上 的公共经济学 (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662年 威廉配第 赋税论1776年 亚当斯密 国富论(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利息、就业与货币通论1959年马斯格雷夫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四、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联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n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 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 国民经济的影响。n具体地讲,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 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 内容;二是关于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

5、响。n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 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n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 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n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 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 析n在公共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 析工具,如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 衡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在公共经济学中被 广泛应用2.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3.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n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 格调节生产和消费,而政府调节作用有限n在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 十分重要n政府的三大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

6、的充分就 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4.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n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人分配最大化 的经济学分支学科n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围绕以下三个命题构建: 公共利益问题;公平分配问题;社会福利问题n福利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评估各种资源的 配置和分配的方式。它为我们考察政府的经济 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n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成为公共经 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n公共经济学一方面从非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汲取营养 ;另一方面也向其他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渗透n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就是为 规范

7、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引入的,它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同 人们的政治投票联系在一起考虑,由选民用选票决定生 产什么公共产品、生产多少公共产品、通过什么方式生 产公共产品,来选择合理者的政府的经济行为、合理的 财政收支、合理的公共企事业和经济政策等n这一系列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博弈过程 ,可能对政府经济行为作出约束和规范n在选择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伦理标准和社会结构问题五、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n实证研究 n规范研究n经济计量模型方法 n历史研究方法n比较研究方法n案例研究方法本章要点n公共经济学由财政学发展而来,它研究政府的财政收 支、财政收支对公共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经济的合 理性与必要性n公共

8、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密切联系,它把政府看成 是一个单体经济单位,对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是否实 现最大化进行分析n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渊源更深,它把政府 职能归纳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和经济稳定n公共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中引入了帕累托最优原则, 用于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复习题n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n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n政府定义的四个层次n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n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n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n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n请谈谈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2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由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入手,分析市场 机制的缺陷,给出社

9、会公共需要的概念,揭示公 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界定公 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公共财政的职能。 本章线索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n效率原则: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实现条件n公平原则:收入分配公平(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n稳定原则: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帕累托的解释: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 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 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 况更好。此时具有效率。帕累托效率准则的实际含义:经济活动上的任 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 ”,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大于宏观上 的所失”。一、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1. 效率的

10、含义: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条件n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 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 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 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 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n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称为“帕累托条件 ”。n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 成为帕累托改进。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n在完全竞争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 边际条件都得到满足,因此,这时整个经济达到帕累 托最优,即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n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1. 消费品的最优配置,任何两种商品的消费边际替 代率,对于任何两个

11、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2. 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 者所使用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3. 生产与消费的最优关系,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其边际转换率。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禀赋分配与帕 累托最优的关系n分析了市场均衡、帕累托最优与财富分 配的关系。n在若干假设下,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状 态都可以通过适当选定的收入分配方案 ,由市场的竞争均衡来加以实现。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的实现n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是必要的。n经济人假设或理性假设n无公共物品,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 定性。所有权的确定性要求具有排他性、继承 性与可转让性。n无外部效应n不存在规模

12、报酬递增2. 效率的实现条件四个基本概念:n社会总效益: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 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n社会边际效益: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n社会总成本:指为了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活动所 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n社会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 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最佳产量的决定条件2、效率的实现条件净边际效益(marginal net benefit)即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与其社会 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n只要一种物品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的生 产上,便会获得追加的效益。n

13、为了使某种物品的效益最大化,该种物品的产量的增加应当持续到这样 一点上,即其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或其净边际效益为O。n如果该种物品的产量超过了这一点,其社会边际成本就会大于社会边际 效益,从而其净边际效益就会为负数。即n用于该种物品生产的资源的追加,反而减少了该种物品的效益。n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 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公式表示: MSB=MSCn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以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 ,即每一种物品(或劳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n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P=MPB=MP

14、C=MSB=MSC n市场机制的失灵的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 是能充分的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2)收入分配不公(3)经济稳定发展 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失灵的共同领域) 社会公共需要 非市场的方式 政府干预 二、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n资源配置职能其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其二,外部效应的存在其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n调节收入分配职能n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三、公共财政的职能 本章要点n经济学家以“帕累托效率”准则来判断资源配 置状况n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可运用边际分析法直 接给出,即社会边际效益等与社会边际成本n政府经济活动的必要性n

15、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 ,从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现象出发加以界定的复习题n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n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n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n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第3章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大致有下述八种排列: 1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正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企业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负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企业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 2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某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益正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企业因别的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益负的消费外部效

16、应某个人或家庭因某企业生产活动而受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某企业因别的企业的生产活动而受损一、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1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2.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3.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三、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1.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的公共财政措施可区分 为两类:(1)矫正性的税收 用于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2)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用于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2.矫正性的税收与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矫正性的税收作用的简要归纳:n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n增加纸张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纸张的产 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 最佳水平n将部分收入从纸张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纸张 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 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个人或企业n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