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学 (第四章9)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9352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子学 (第四章9)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光电子学 (第四章9)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光电子学 (第四章9)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光电子学 (第四章9)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光电子学 (第四章9)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电子学 (第四章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子学 (第四章9)(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王玲玲 2016 年 3 月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School of Physics and Microelectronics Science光电子学第四章 光辐射在介质波导中的传播 第十三讲 标量波动方程场分布方程特征方程传输模特性; 简化, 经向波函数,根据纤芯与包层传播特点,两个贝塞尔方程: 圆柱坐标标量波动方程 两个贝塞尔方程 经向波函数方程 角向波函数方程: 第十四讲要点回顾第十四讲要点回顾 问题一:光纤中电磁波模式理论研究思路 纤芯 包层 包层 轴向 3. 模式远离与接近截止 4. 传播常数 随归一化频率变化关系 1. 模式与频率关系 2. 导波成立与

2、导波截止条件 横向y,x 问题二:导波成立的条件与导波截止条件 (4-6-7a), ,光波在纤芯振荡; 导波成立条件 (4-6-7b), ,光波在包层衰减 光入射到光纤导波,满足: 几何关系推导及临界角公式 ,可证明: 相当 ,与导通对应模式截止条件: 第十三讲要点回顾第十三讲要点回顾 问题三:模式的远离截止与接近截止 高(短)光传播,芯与包层界面入射角远临界角,大部分能量 集中纤芯远离截止态; 同模式,低(高)波,纤心与包层界面入射角虽但更临界角, 多能量漏到纤芯外模式接近截止态; 讨论导波成立与 截止条件 第十三讲要点回顾第十三讲要点回顾 问题四:传播常数 随归一化频率变化的关系 u归一化

3、参量N,N= /k0 pk0波传播向;沿光纤轴向传播;比光在光纤传播向与轴向关系;N大光线靠近光轴传播,与轴夹角小; N小光线远离光轴,与轴夹角大。第十三讲要点回顾第十三讲要点回顾 光辐射在介质波导中的传播 44-7 光纤损耗与色散 4-4 矩形介质波导基本概念 4-3 平板波导的电磁理论 4-2 介质平板光波导的射线分析方法 4-1 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4-8 光波导装置与应用 4-5 光纤中的射线分析(上、中、下) 4-6 光纤中电磁波模式理论(上、下) 本节介绍思路: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

4、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先:标量波动方程场分布方程特征方程传输模特性; 然:传播特性, 模式与频率关系, 导波成立与截止条件, 模式 远离与接近截止, 传播常数随归一化频率变化关系; 后:功率分配问题,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单模传 播的条件、模场分布、单模光纤的极化问题。 第十四讲要点第十四讲要点 传播特性, 模式与关系 ,导波成立 与截止条件 ,模式远离 与接近截止 ,传播常数 随归一化变 化关系 标量波动 方程场分布方程 特征方 程传输模特性 功率分配问 题,单模光 纤传播特性 ,单模传播 条件,模场 分

5、布,单模 光纤极化 1 3 2 导模传输部分能量在包层;模式功率分配有意义;能流密度: (4-6-12)与(4-6-13)代入(4-6-27) 横截面积分,芯及包层传输功率: 纤芯 包层 纤芯包层 纤芯包层 横向 横向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式中:对贝塞尔函数积分: 式中:纤芯及包层传输功率 纤

6、芯包层传输功率 弱导波光纤n1n2n,(4-6-30)两式相加总功率P: 纤芯 包层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引入波导效率: 功率在纤芯集中程度,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

7、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光纤归一化频率V很大(光传播向越靠近轴线),许多模式在纤芯传 播;不同模式功率因数不同; 远离截止模式,Jm(u)=0,V,1,功率集中在芯里; 截止状态,0(见下页): 功率因素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

8、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模式远离截止的情况 模式截止,特征方程右=0 模式接近截止时情况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m=0,m=1,m1三情况: m=0,1低阶膜,传输功率完全转移到包层,0, m1高阶,功率部分转移,阶

9、越高,留在芯越多,功率因数高(V越高 ) 功率因素 (4-6-33)推导 图4-6-9光功率与归一化关系;纵 轴P包/P总=1-,横轴归一化,V 参数不变,每个模式(V), 进入包层功率占总功率比例均, 远离截止(导模);V相反; 接近截止 远离截止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特点:单模光纤传播单一

10、横模,不存在模间色散,比多模光纤: 更大信息容量及 容许更长中继距离; 单模光纤受重视,为高速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大容量,长距离传播中传 输介质主要选择; 单模光纤场分布,高斯取代贝塞尔函数; 前者(高斯)简,为LP01模(线性极化模)分布,计算方便,模场分 布精确。 LP01模传输不截止;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

11、纤的传播特性 接近截止情况 p 基横模LP01无截止;均匀光纤单模传播,工作范围次最低模式 LP11截止 决定,Vc=2.405,LP11截止u (4-6-34)推导: 1. 模传播的条件 2. 模场分布 3. 单模光纤的极化问题 弱波导条件归一化 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接近截止情况 p 实际单

12、模光纤制成n随半径变非均匀光纤,两类型n形式:1. 纤芯n按指数规律, 2. 纤芯轴线处n; p 两n分布统一式: pf(r/a), 1.2. p 纤芯轴线处n程度; 纤芯n按指数规律 纤芯轴线处n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2介质平板上光波导 射线分析方法 4-3平板波导电 磁理论 4-4矩形介质波导 基本概念4-5光纤中射 线分析4-6光纤中电磁波 模式理论4-7光纤损耗 与色散4-8光波导装置 与应用1. 模传播的条件 2. 模场分布 3. 单模光纤的极化问题 一、标量波动方程 二、场方程 三、特征方程 四、传播特性讨论 五、功率分配问题 六、单模光纤的传播特性 p 非均匀光纤,等效均匀光纤替代方法; p 求出非均匀光纤LP11 模式截止 :u 对确定n分布不均匀造成单模光纤工作范围影响有用。 两种n分布统一公式 纤芯n按指数规律纤芯轴线处n4-1光在介质分界面上 反射与折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