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68756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愈的《山石》是如何体现以文为诗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愈的山石是 如何体现以文为诗 的v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倾向于轻浮靡丽的时期, 尤其是齐、梁、陈三朝一百年间,诗文都只讲文字 之美,而内容空虚,思想庸俗。诗则盛行宫体,文 则堆砌骈语。经过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盛唐的 王维、孟郊、李白、杜甫,诗的风气总算纠正过来 了,但文体却还以骈语为主。到韩愈出来,猛力攻 击近体文的陈言滥调,主张写散文要学习“三代两汉 之书”,要学习孟子、荀子、司马迁、扬雄的文章。 除了他自己的实践以外,他的学生李翱,皇甫湜等 人也跟着写作新散文。他们的口号虽是复古,其成 就却是在继承先秦、两汉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 文体,扫荡了六朝以来浮靡骈俪的文风。因此,在 文学史上

2、,韩愈的地位,首先是一位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v在诗的领域中,韩愈也是一位唐诗的大家。他的作 诗,也实践了他对散文的理论:文字要排除陈言滥 调,排除隐晦诘曲。思想内容要“言之有物”。就是 要求先有情感,然后作诗,不要无病呻吟。这也就 是刘勰所谓要“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见 文心雕龙情采)。他把诗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统 一起来,散文里用的词藻,也可以用在诗里。又把 散文的语法结构和诗的语法结构统一起来,诗的句 法並不需要改变散文的句法。这样,他的三百八十 首诗就呈现了一种新的面目:因为不避免散文词语 ,他的诗里出现了许多人以为生涩、怪僻的词语; 因为引进了散文的句法、篇法,他的诗就象是一篇

3、 押韵的散文。守旧的人不承认他的诗是诗,说他是“ 以文为诗”,但无论如何他给唐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流 派。 v宋元以来的诗论家,对韩愈的诗有极不相同的看法。苕溪 渔隐丛话记沈括和吕惠卿二人谈诗,沈括说:“韩退之诗 乃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而格不近诗。”吕惠卿说:“诗 正当如是。我朝诗人以来,未有如退之者。”这两人的观点 ,可以代表历代评价韩诗的两派。苏东坡说:“诗之美者, 莫如韩退之;然诗格之变,自退之始。”(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十七引)这句话,和沈括的观点一样。承认韩愈的 诗是好的。但是由于他们对于诗有一个固执的、保守的认识 ,他们从诗的面目看,终觉得韩愈是“以文为诗”。尽管“押韵 ”,还是文

4、而不是诗。吕惠卿从诗的精神看,肯定诗正应当 这样做,尽管用了散文的表现方法,但表现得成为诗了。 v“以文为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不 用或少用形象思维,象散文一样直说的句法 较多。诗的装饰成分被剥落了,就直接呈现 了它的本质。本质是诗,它还是诗;本质不 是诗,它才是“押韵之文”。v山石是韩愈的著名作品,可以代表他的 七言古诗的风格,我们现在就选讲此诗。诗 题山石,是用全篇开始二字为题,並不 是赋咏山石。山石v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v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v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v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v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v

5、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v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v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v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v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v 全诗二十句,一韵到底。描写他在某一天下午 游山,在寺里住了一夜,次日早晨出山归家途中 的所见所感。这是一首朴素简净的记游诗。开始 用二句叙述游山到寺,一路上都是坚硬的山石, 行走在若有若无的山路上,到寺时已是蝙蝠乱飞 的黄昏时候了。接着又用二句写寺内景物。走上 寺院里的客堂,坐在台阶上休息。由于连日雨水 饱足,院子里的芭蕉叶都舒展得很大,栀子花也 开得很丰肥。以下便写寺中和尚待客人的情况。 和尚和客人闲谈,讲起佛殿里

6、有很好的壁画,说 着就取灯火照来给客人看,可是客人能见到的画 面不多,因为墙壁年代古远,画面大多剥落或黝 黑。于是和尚铺床拂席给客人供应晚饭。虽然饭 米粗糙,仍然可以解饥。v此下二句写夜晚的情况。夜深了,院子里各种昆虫 的鸣声已都停止。客人静卧在床上,看见清明的月 亮从山岭背后升起,立刻有亮光照进了窗户。接着 用四句描写天明后出山回家的情况:这时晓雾还未 消散,独自在山里走,出山又入山,上山又下山, 随意走去,没有一定的道路。时时看到红的山花, 绿的涧水,煞是缤纷烂漫。还有几人合抱的大松树 和栎树。如果碰到溪涧,就赤脚踏石而过,这时水 声激激,微风吹衣。最后就用四句感慨来结束:象 这样的生活,

7、自有乐趣,何必要被人家所拘束,不 得自由自在呢?我们这两三个人,怎么能在这里游 山玩永,到老不再回去呢? v初、盛唐诗人作七言古体,往往喜欢用一些对偶句 法。只有韩愈的七古,绝对不用对句。他只象说话 一样,顺次写下去,好象不在语言文字上做雕琢功 夫。这就是“以文为诗”的一个特征。但是如果把这 篇游记写成散文,字句一定还要繁琐,而韩愈则把 他从下午到次日清晨的这一次游览的每一段历程, 选取典型事物,用最精简的字句,二句或四句,表 现了出来。这就毕竟还不同于散文了。他的叙述, 粗看时,好比行云流水,没有细密的组织,但你如 果深入玩味,就能发现他是处处有照顾的。“无道路”呼应了上文的“行径微”。“出

8、入高下”呼应了 上文的“山石荦确”。“赤足踏涧石”呼应了上文的“新 雨足”。在黄昏时看壁画,是“以火来照所见稀”;在 清晨的归路上,则看见了山红涧碧和巨大的松栎。 前后两个“见”字,形成对比。在一句之中,也有呼 应。“蝙蝠飞”,是“黄昏”时候,“百虫绝”,所以“静 卧”。只有“吾党二三子”和上文的“天明独去”似乎有 些矛盾。他这次游山,恐怕是和两三个朋友结伴同 行的,要不然,为什么说“嗟哉吾党二三子”呢?但 如果有两三人同行,又为什么说“天明独去”呢?看 来这个“独”字,不可死讲,不能讲作“独我一人”, 而应该讲作“只有我们几个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v第一,在创作中将散文的章法、句法、字法 引入诗歌.v第二,将散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加之起 承转合的气脉,贯彻到诗歌创作中,把散文描 绘事件、刻画人物、摹写物状的笔法运用到 诗歌创作之中。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v第三,忽视平仄、音韵等声律,因为五言诗 的音节一般是上二下三,七言诗的音节一般 是上四下三,韩愈却有意打破这种常规,努 力营造一种别出心裁的反均衡、反圆润的美, 打乱原有的节奏感,使诗歌具有先秦散文的 风格。v第四,以议论直言个人的感受和情绪,将明 白如话的议论糅入诗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