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程基础知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0677604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教程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书法教程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书法教程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书法教程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书法教程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教程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程基础知识(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书法基础教程卫军旗 2012.9 目录1,执笔法2,运笔法3,基本点画4,间架结构5,章法布局座位:座位适当,姿势自然易于正确,大致是以身体各 部安置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如下:座椅需正对桌面,不宜偏斜。座椅高度,约与膝同,作时能两脚及地踏稳,不 至于悬脚虚浮。桌面高度,随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 好。桌椅之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桌椅零距 离即桌椅之距离为零,乃最理想者。坐姿两脚张开与肩同宽,着地踏稳,上半身略为前倾 。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弯曲。胸部挺起,距 桌缘约五公分。腹部微缩。左手按纸,稳定躯体。右手执笔,或枕腕、提腕、悬腕,各依执笔要领 行之。头部正而略为前俯,两眼正视

2、,不宜偏斜。此外,需放轻松、自然,全神贯注,然后完全发 挥书写最大功能。姿势要领: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姿势与坐姿相近 ,要领如下: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 准,约在腰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不可平立,右脚需踏前一步 站稳。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躯体。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藉右脚左手,使其平 稳。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立姿:执笔时手需注意:一要稳,二要松,时紧 时松,只要各个手指不死聚 在一起,不扣住掌心,是得 运用时灵活自然就可以了。毛笔的执笔方法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 么写

3、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 三种: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运笔方法指运法: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 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 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 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 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 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其气概。腕运法: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 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 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 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 以肘部

4、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 。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 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 动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 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 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 用法,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 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 ,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 是也。肘运法: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 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 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 ,皆需注意。但多虽多,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大约 分成几点,略概分类叙述:运笔的要领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 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 道使

5、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 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 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 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提笔与顿笔:中锋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 其主锋(笔头最尖的那一部分 )始终处于笔画的中心线,不 偏向任何一侧。侧锋是指笔在运行过程中 其主锋偏于笔画的一侧,不能 保持在笔画的中心线。中锋与侧锋:在书写圆笔时起、收,提 、顿、转、折,放慢些许速度 ,使运笔较更稳定,在起止及 转弯处,笔画中等,使整体看 起来圆润。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 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 架构明瞭,直方而不失轻巧, 凝整沈着,苍劲挺拔。圆笔与方笔:

6、逆锋入笔与顺锋入笔是起笔 是的两种方法,写字时点画从空 中运动到与纸接触,叫作入笔。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 行方向相同,称为顺锋入笔。入笔的方向与笔画首端的运 行方向相反,称为逆锋入笔。顺锋入笔又称露锋,逆锋入 笔又称藏锋逆锋与顺锋: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 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 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 、勒、努、趯、策、掠、啄、 磔八划。永字八法:笔画一 侧笔锋着纸后向右,慢 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 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 改变其角度。笔画二 勒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 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 向笔画。笔画三 努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 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 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

7、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笔画四 趯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 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 上。笔画五 策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 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 进。笔画六 掠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 ,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 乾净俐落,利而不墬笔画七 啄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 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 势。笔画八 磔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 ,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 慢收起。以上为永字八法,势中国 书法笔画的根基,由练熟此八 划后,即可延伸多样笔画,并 各得其精神气度。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 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 响到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 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

8、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 个个合格。 基本点画一、点1,藏锋点以顺锋或逆锋入笔,随即顺时针享有下方按顿 ,稍作停驻,然后圆转回锋提笔作收,笔锋内 藏。2,左侧左下出锋点入笔和按顿运行与左侧藏锋点完全相同,知识收结是 向左下放回锋,同时提笔顺势带出锋芒。3,左侧右上出锋点以顺锋或逆锋入笔,随即眼反时针方向向右下放顿笔, 然后向右上方回锋并顺势提笔带出锋芒。4,右侧点顺锋字右上方向左下放入笔,随即下按,在略微向 下顿笔,然后向右上方回锋提笔作收,笔锋一般内藏不 外露。5,竖点以逆锋之势入笔,随即向右按顿,然后将笔稍微提起一 点点这项左下方,再顺势运行一小段距离即提笔作收。6,长点自左上方向右下

9、方顺锋入笔,在运行的同时组建 将笔下按,待达到一定长度之后,沿顺时针方向略微 转折,然后回锋提笔收结,笔锋不外露。1、长横顺锋自坐上向右下切入,引笔略作弧形向右运行,待到 收结时,稍微向右下方顿笔,最后提收。二、横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 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2、短横三、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 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 针和短竖之分。1、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 ,收笔稍重。如图:2、悬针竖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 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

10、如能写得自然舒 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 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1、斜撇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 笔,收笔时出尖。如图:四、撇短撇写法同斜撇,只 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 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 如“兵、外”等字;短撇 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斜,如“生、 禾、失、朱”等字。如图 :2、短撇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 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 ,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 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3、竖撇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1、

11、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 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 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五、捺2、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 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 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 。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 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 区别。如图:六、提1、竖钩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 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 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图:七、钩2、竖弯钩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 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如图:3、卧钩 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 ,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

12、,到起钩处向左上 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如图:4、戈钩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 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 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弧钩,写法与戈钩相似,只是方向相反。如图:5、横钩横钩,起笔与写横相同至收尾时提笔向右 下顿,轻笔勾出,如图: 间架与结构汉字的组合须“八面拱心”。也就是说,所有的 笔画均须有序地凝聚在字的中心,即“中宫收紧”。 所谓“中宫”是练毛笔字的衬格“九宫格”的中心一 格(见图)凡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要往中心靠拢, 使之融为一体,在靠拢时又须互为揖让。“揖”是打 躬作揖,“让”是谦让。在书写时左右两部分要体现 团结、服从

13、的精神。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部首在左边 ,而且比右边小叫左小右大。如颜体“ 挍”(校)字左边三分之一,右边“交 ”三分之二。从左边偏旁的短横看左长 右短,竖钩明显往右挪移,是向中宫靠 拢的表现;右部的“交”尽情发挥,这 是小让大,次让主的典范。 左右互为谦让。笔画左右不碰撞, 留下了可贵的隙缝,这些布白减轻了多 笔画字的重量。可见,我们在写字时要 十分小心留白,不使其过于闷塞。一、左小右大再如柳体的“教”字也是左右均 等的字。“孝”的上部占五分之三宽 度,“文”头占五分之一定度;为了 均等,“孝”下部让了“文”。左右 两边既争又让,却不碰撞。另外“教 ”字的三撇很有意思。“孝”的长撇 挺直而长

14、,反文上撇为短撇,下撇为 弧形的柳叶撇,起笔、收笔不同,曲 直不同,粗细不同。特别是柳叶撇, 用在此处既可减轻重量,又可与反文 的短撇不至重复。这些细微的不同之 处都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所占比例大,右边所占比例小, 叫左大右小。如图94中的“額”(额)字(柳体),“ 页”分为辅占三分之一,“客”部为主占三分之二。“ 页”的上横缩短让左部的宝盖;“客部的掠改变为长 点,也作出让右的表现。此类写法也是互为揖让。再如 “知”、“弘”一类右部小的字,右部往往居中或略下 靠。二、左大右小字的左右两部分往往有相向、相背 或同向之别。但这些只是象征性的一种 感觉而已,很难直喻。(一)相向

15、“拥向”指左右两部分“面对面” 。“幼”字左“幺”的上提,让“力” 的长撇插入,使它们亲密无间。 “端 ”字左“立”的上仰右靠,右上部“山 ”的斜置而左移,似乎倚在“立”的上 横,犹如相依而立的一对恋人。但相向 的字仍要注意互相避让并不碰撞。三、左右向背(二)相背“相背”指左右两部分互为相背。古人称“分 若抵背”,两部分背靠背、例如图95中 “兆”字和 “雕”字。“兆”字左下点的挑出,锋向直指右部 竖弯钩的起笔处,互为呼应,故虽背而并未分离, 仍有内在的联系。“雕”字左“周”虽然顾左,但 右“隹”却紧紧依靠在“周”的背上,特别是“隹 ”的长竖支点偏右,重心势必左靠,是背而不离的 范字。左右两部

16、分揖让,左侧部分 的笔画态势应该缩让些,右侧 部分的笔画往左倾侧些,笔画 切忌交会碰撞,笔笔分开。通 常情况下,左边部分的捺笔改 成长点、底横改成挑,使之右 倚;右侧部分的长撇可伸延至 左部分底部,形成托抱之形。 总而言之,注意整个字的左右 两部分相依、相让、相拥但不 相碰。凡上下结构的字,除了上下均须往中间靠以外, 还有上覆下和下承上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 一、上欲覆下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字,上部能将下部全面覆盖 住的,称为上欲覆下。上覆下的字,上部要宽一些、 粗重突出些。如图中的颜体“宗”字的“宝盖”,与 柳体“會”(会)字的“人头”均称“上欲覆下”。四、上覆下承凡上下结构的字,下大上小,下部能托住上部的称 为“下欲承上”。下承上的字,下部要宽一些,主笔 应该突出些。如图颜体“忠”字的心底和柳体“集” 字的“木底”。但隶书“集”字有点例外。这是汉代 隶书华山碑上的字,主笔在上,上覆下,虽然妙 趣横生而且“隹”部左竖拉长略起支撑作用,但下面 的小“木”要支撑住上面的大“隹”十分吃力,这只 能说明汉代隶书还有不成熟之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