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题探究(2013)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661888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主题探究(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主题探究(201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小说主题探究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对作品进行个 性化的解读文本意识常见设问方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2、典例一 (2011浙江高考)阅读第9车厢完成下面的问题。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一)审读题目要仔细抓住3个关键点:故事给的思考 结合作品 你的看法(二)解题思路要清晰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从作品中挖掘思考点,再结合作品本身谈感受。第9车厢的故事中,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没有错,但都没有真正尽到自己的职责,是思维定势、思维僵化所致。(三)评分细则要明了能在原文中找到生发点,再结合作品谈两点以上感受,并且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四)组织答案要规范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

3、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考生甲送 检 样 卷做事应该有所创新,不能按照老套路走。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都按老套路走,最后错误越来越严重。 得分:1分专 家 评 卷失误类型:审题不清,内容把握不准,表述不清失分探因:考生审题不清,“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既然是“哪些”,就不能是一点。再者,“第9车厢的故事”看不出创新的意味;同时,也不是“老套路”,而是思维定势。考生乙送检样卷思考一: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追根究

4、底的精神,故事中的任何一人如果有追根究底的精神,都不会有这样的错误。思考二:做事不能有定势想法,不能先入为主。得分:3分专家评卷失误类型:表述不严密失分探因:此考生的两个思考点在原文中能表现出来,但是表述都不够严密。前一思考点能结合原文,但“都不会有这样的错误”是“哪样”的错误,表述不严密;后一思考点,没有结合原文。师生共研考题捡硬币的男孩: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不同看 法:有人认为主要是表现伊柳沙的孝心;有人认为 是歌颂一个孩子困境中的坚强;也有人认为是突出 “我”的善良和同情心。你同意哪一种?请陈述你的 观点并作分析。(6分)我认为是表现孝心:对父亲,历尽艰辛攒 钱为父亲治病;为父亲的不治而

5、无比悲伤; 认为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对母亲,遵 从母亲的意愿和要求,母亲说爸爸能治好, 他就竭力攒钱帮助母亲;母亲说不能白要别 人的钱,他就用自己心爱的东西换。 (6分。要有观点,2分;有依据,4分。)我认为是歌颂坚强:捡硬币坚持时间长, 一捡就是一年多;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捡; 不肯白要别人的钱,舍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换 钱;小小男子汉。我认为是突出善良:“我”关注小男孩,发 现隐情;帮助小男孩,以钱换物;尊重小男 孩,偷放硬币;同情小男孩,叹息苦难;怜 悯苦孩子,常放硬币。答题策略:“小说主题”类题,不论概括型,还是评 价探究型,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思维趋向三“从”一“联” 1三“从”

6、 (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 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 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危害。(3)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2一“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概括主题常用术语: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7、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表达了什么情感。 牛刀小试:(1)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 (2分)从 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 。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拉琴。父亲的逼迫 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 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4分)干 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 (2分)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 得到的启示。(8分)(2)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2分 )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 爱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 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 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

8、规律。(4分)人们 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 的。(2分)5、 “他”小小的年龄就有很好的拉琴技 未,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对他都充满信心( 2分); 但“他”对拉琴缺乏感情,且没有人能改 变他,为此人们感到失望惋惜。(2分) (4分。意思对即可)6、 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 ,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2分) ; 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生有太多 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2分) (4分。意思对即可)6、 .“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 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作者这样安排,更 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使人物 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2分) 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 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 了文章主题。(2分) (4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