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066057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四首陶渊明、王维、李白、陈与义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 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 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 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 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 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 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授印去职。离开 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 读。归园田居是古体诗, 一共有五首,写于隐居后 的第二年,这是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早晨治理杂草丛生顶着月亮扛着锄头道窄沾湿只要让 不违反自己的意愿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 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按照自

2、己的意 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 失去自我。使至塞上使至塞上唐王维使至塞上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 与孟浩然齐名, 并称“王孟”。是 山水田园诗派的 代表人物。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征”一“归” ,一“出” 一“ 入”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 景,也是叙事,以“蓬”自喻,暗示 自己在朝廷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 苦闷心情。以“雁”自喻,抒发了远 离家乡异地飘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日 圆构图美 : 线条美 : 色彩美 :近处烽烟、

3、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 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李白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 画。 “随”字写出了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的 样子,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 ”字气势磅礴,形象生动。诗人采用正面描写,展现出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 :苍茫起伏的群山,随着船行不断消失,眼前出现 了广阔无垠的平原。一泻千里的江水,流入辽阔无 边的荒原,滚滚东流。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 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

4、 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 视所见,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 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景观壮阔, 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飞”“结” 是用拟人化手法,写出江水的平静和江岸辽阔、 天空高远的画面,生动而优美、令人神往。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 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 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 万里送行舟”。诗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 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 和情趣。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宋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登岳阳楼(其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5、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 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 人。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靖康之变为界线,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著有 简斋集。 陈与义身处两宋之交这样一个国事 多艰、时局动荡的时代。该诗写于“靖 康之变”的第三年。此时诗人正处于南 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的苦涩生 活中。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 ,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 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 中的一首。 “诗眼”“夕阳迟”由近及远的视角,暮色苍茫,写出楼上冷 清闲寂的环境。“洞庭之东江水西”写登临的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 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 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吴蜀横分地”,流露出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以行动,“欲暮”以时间暗示自己怅惘、 沉重的心情。“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 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 臣心中的愤懑。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 慨收束全篇。“ “白头白头” ”、“ “吊古吊古” ”、“ “老木老木” ”、“ “沧波沧波”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z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