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55558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清洁发展机制CDM体制框架和 CDM项目开发刘德顺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 2008年03月14日 广西, 南宁市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企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和操作方法 专题研修班2开场白l听说过没有? 节能, 能效和清洁燃料替代项目带来的二氧化碳 减排量能够卖钱? l能, 如果符合国际游戏规则的话.l为什么呢?l因为化石燃料燃烧带来大量CO2等温室气体排放.l那又怎么样呢?l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过高会带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会给地球 生态和人类生存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l那我们怎么办呢?l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首先承担 有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义务.

2、 l好呀,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l发达国家可到我们发展中国家买减排量.完成其部分减排义务.l为什么呢?3开场白l京都议定书确立清洁发展机制CDM, 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 家实施CDM减排项目, 买减排量. l那又为什么? l因为发达国家减排潜力有限,成本又很贵, 而发展中国家减排潜 力很大,成本又便宜. CDM可提供境外低成本的减排机会. l那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lCDM是双赢机制, 还可为项目业主带来额外的(卖碳)收入, 促进 可持续发展.l那什么样的项目可以成为CDM项目? (项目类型)l一个CDM项目能卖多少减排量? (基准线方法学)l那上哪儿卖? 卖给谁? (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

3、国际买方) lCO2减排量怎么计量? 怎么交易? (国际国内执行机构和审批管 理实施程序) l现在发展情况怎么样, 怎么参与? (国内外动态)4大气温室效应的科学原理简介5大气层大气温室效应的科学原理简介如没有温室气体,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8,而实际温度为15CO2, CH4, N2O, H2O温室吸收地表吸收温室大棚太阳短波辐射地球和大气长波辐 射太阳短波辐 射地球和大气长波辐射增温效应增温效应6大气温室效应的科学原理简介l主要的6 种温室气体:CO2 (二氧化碳) (GWP= 1) CH4 (甲烷) (GWP= 21) N2O (氧化亚氮)(GWP=310) HFCs (氢氟碳化物)

4、(GWP=140-11700) PFCs (全氟化碳)(GWP=6500-9200) SF6 (六氟化硫)(GWP=23900)lGWP: 全球变暖潜势: 单位重量温室气体排放在100 年周期内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 取CO2 GWP=171.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l 天气变化: 年度, 季节性和日常的天气变化l 气候变异: 短期的, 局部的, 可逆的气候异常l 气候变化: 长期的, 全球性的不可逆的或周期性的气候变 化, 带来极端的气候异常, 重大的自然灾害和对地球生态系 统, 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带来重大威胁. u自然因素: 宇宙, 太阳系, 地球运转, 大气系统 u人为因素: 工业革命以来,

5、化石燃料燃烧造成 大量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 大大提高了大气中温室 气体浓度, 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 : 极端气候灾害, 飓风, 旱、涝、热浪、寒潮, 极地 冰雪融化, 海平面上升, 沿海地区淹没, 生物带变化 ,等.u工业化国家应承担主要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责 任.8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及趋势 (1990年)v 全球年排放: 60亿吨碳, 并逐年增长v 美国: 14亿吨碳,占全球排放的24%v 中国: 6.5亿吨碳, 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1% v 此后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v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工业革命前: 280 ppm, (10-6)现在: 360-380 ppm,预计205

6、0年: 550 ppm1.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9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10大气浓度辐射强迫势Wm2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11Wm2大气浓度 辐射强迫势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12Wm2大气浓度 辐射强迫势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13全球平均地表温度1850-2005相对1861-1900年份的温度差 ()14历史的和预测的GHG排放(按部门构成)Source: WRI (2006), IEA (in press), IEA (2006), EPA (forthcoming), Hough

7、ton(2005). 电力交通制造建筑逸散工艺土地使 用 农业废物能源工艺非 CO215世界GHG排放流程图 部门公路运输能源 交通气体种类最终使用/活动工业其它燃料 燃烧电 到2080年,将有11亿至32亿人口遭受缺水之苦,饥饿人口将增加2 亿至6亿.l强飓风近年频率增加也是全球变暖导致的。 l旱/涝、热浪/寒潮频次将增加;冰川/冰盖将退缩l即使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后, 其影响也还将持续若干世纪。2.气候变化的科学性问题18l法国总统希拉克说, “我们正处于不可逆转的十字路口, 现在该是采 取果断行动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进行认识上的革命、经济上的革命、 政治行动上的革命。”l人类采取适当措施, 可

8、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l2006年10月底,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Stern)发表 关于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报告:如果对排放不加限制, “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 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GDP的5%”。到下世纪初全球GDP将减少 20%。如果立即采取措施应对全球变暖,那么全球经济损失会 小得多。 如果CO2当量浓度维持在可接受的550ppm,“那么气候 变化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为此,未来50年内 需要全世界每年GDP1%的资金用于减排控制-一个比较划算的 交易。 “世界并不需要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做 出选择。能源科技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我们创造了既减

9、少温室 气体排放,又获得经济增长的机会。忽略气候变化将最终损害 经济增长。”2.气候变化的科学性问题19国际社会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行动:1988年11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IPCC1991年2月正式启动气候变化公约谈判, 历时一年多,共5轮谈判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21日UNFCCC生效.1997年12月11日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在2008 年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指标。2001年12月通过了马拉喀什协议, 为CDM机制铺平道路2004年11月18日第一个CDM项目通过注册2005年02

10、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3. 对付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和政策行动203. 对付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和政策行动气候公约的最终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 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并维持足 够长使得粮食生产系统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气候公约确定的基本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应承担历史 和现实责任, 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及消除 贫困,现阶段不能承担减排义务.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应联合行动,讲究 全球成本效益.21发达国家在气候公约下的义务:v 国家通讯报告:本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采取减排的政策和 行动 v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

11、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v 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v 将本国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回复到1990年水平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和履约机制: v 在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 需将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减 少到比1990年水平平均低5.2%。其中, 欧盟为8%, 美国7%, 日本6% 。 v 建立三机制: 即联合履约(JI), 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 易(ET), 帮助发达国家通过境外GHG排放权交易降低国内的 减排成本.3. 对付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和政策行动22CDM体制框架一般介绍来源: 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 清洁发展机制(CDM)目的:协助未列入附件一

12、的缔约方(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贡 献于 公约的最终目标, 并协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发达国家) 实现遵守其按第三条规定的 量化限制和减排承诺。领导: 清洁发展机制应置于作为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权力和指导之下 , 并受清洁发展机制的执行理事会(CDM EB)监督。减排量核证: 每一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须经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指定 的经营实体(DOE) 根据以下各项作出证明:l自愿+国家批准: 经每一有关缔约方批准的自愿参加;l真实减排效益: 实际的、可测量的和长期的 (GHG减排全球环境)效益;l该减排量对于在没有该经证明的项目活动的情况下产生的任何减排量 是额外的。筹资: 如有必要, C

13、DM应协助安排经证明的项目活动的筹资。规则: 遵守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制定的CDM运行模式和程序, 以期通过项目活动的独立审计和核实确保透明度、效率和可追究的责 任。231. CDM基本概念l科学原理: 温室效应的全球性: 世界任何地方同一时刻排放(或 减排) 同样CO2当量的温室气体具有同样的全球环境效果.l经济学考虑: 发达国家国内减排边际成本很贵, 实现境外低价减 排可有效减轻其国内减排行动的经济负担.l双重目标: 帮助发达国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部分减排承诺指标, 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促进可持续发展, 双赢机制l手段: 发达国家参与国提供额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l项目活动: 在东道国实施G

14、HG减排项目, 能带来的真实的、可测 量的和长期全球环境效益, 即CDM是基于项目的合作机制,l参与者: 双方政府机构及其公有/私有实体, 法人,l项目技术选择: 能源效率(节能), 燃料替代,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植树造林, CO2收集和封存等,l回报: 投资方获得减排量指标, 按规定程序核实后, 被公约授权 机构EB承认作为投资国实现其减排义务指标的一部分.242. CDM的进展历史l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COP4,1998) : 目的是解决有关京都三机制, 尤其是CDM, 在运行模式、 规则、指南、操作程序和方法学方面的细则, 以便使京都三机制 具备充分可操作性。l波恩谅解(CO

15、P6, 2001): 就京都三机制, 尤其CDM体制, 达成一揽子高级别政治谅 解, 为京都议定书最终生效铺平了道路。l马拉喀什协议(COP7, 2001): 确定了京都三机制, 尤其是CDM, 运行模式和程序以及机 构建设和方法学指南, 技术及程序层面的实施细则. CDM机制由 政治谈判阶段进入体制建设阶段。lCOP8, 2002: 小型CDM项目的简化模式和操作程序以及方法学lCOP10, 2004: 植树造林CDM项目运行模式、规则、指南、操作程序和方 法学细则.l 2005.02.16: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CDM进入可实施阶段.国际CDM基金 纷纷启动: 荷兰CERUPT, 世行PCF, CDCF, 德国 KfW, 意大利碳基金, 日本碳基 金, 英国CDM工贸团, 等等.lCOP11/mop 1, 2005.12.09: CDM实施全面指导意见, POST 2012253. CDM项目合格性的基本准则鉴于CDM具有如下双重性, 必须满足如下合格性准则: 两类国家间项目碳减排量额度转让的政府行为, 和两国企业间项目碳减排量额度交易的市场行为, l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自愿参加, 项目须经各自政府批准l应符合京都议定书规定的CDM的双重目的,l应带来实际的,可测量的具有长期环境效益的GHG减排, l减排额外性: CDM项目活动的减排量相对于无该项目时东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