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41760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l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l所有制与产权l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l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l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l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 关系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社会再 生产连续进行的四个环节)l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l交换与分配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过程中的关系l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在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l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节 所有制和产权l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l产

2、权和产权制度l所有制反映的是财产的最终归宿,是生产关系(经济 制度)的基础l所有权反映的是财产实际占有、支配、使用情况,是 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l产权包括投资者的权益和经营者的权益(法人财产权 )。前者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 利;后者即对财产的实际占有、支配、使用权。l西方产权理论以私人产权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关键是 公有产权的实现问题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l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l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生产力的实现 )l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现代生产力)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l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l生产力的构成要素l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以

3、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l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l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几次 大分工。今天的社会分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发 展(产业内分工、国际分工)l协作是与分工相对而言的,分工的另一面就是协 作,分工的深化提升了协作的要求(企业内合作 、企业间合作、国际合作)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l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l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l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生产方式。生产力是 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社会性质。l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变化的。l人类社会的五种生产方式l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由一系列 具体制度构成)l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为经济制度服 务;经济体制具有易变性,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 定性;同一经济体制可为不同经济制度服务,同 一经济制度可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l人类社会的五种生产方式及其变革:革命(改变 经济制度)和改革(调整经济体制)复习思考题l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l所有制与所有权的联系与区别l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