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64172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东省新泰市山东省新泰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6 6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时间: 120 分钟 分值:12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30 分)1、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祈祷(to) 孤孀(shung) 门槛(kn) 气冲斗牛(du)B校补(jio) 哺育(b) 修葺(q) 心有灵犀(x)C 殷红(yn) 诘问(ji) 愧怍(zu) 颠沛流离(fi)D纠纷(ji) 赘(zhu) 赤裸(k) 深恶痛绝()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选聘 滞笨 缈小 鞠躬尽萃 B婉转

2、 烦锁 茏罩 目不窥园C深宵 狂澜 陡峭 仙露琼浆 D班斓 取缔 绸密 忧心冲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颂后,大家都叹为观止。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 年 3 月 5 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3、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得分评卷人 2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满天作雪飞。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萧。C.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陋室铭

4、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了一种文体。B.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南宋哲学家。文中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洁身自好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C.驿路梨花一文的作者是彭荆风,江西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边塞烽火 , 芦笙恋歌 , 鹿衔草等。D.游山西村从诗体上看,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陆游,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8.下面句子中划线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独怆然而涕下。 (鼻涕)B造化钟神秀。 (聚集)C.浩荡离愁白日斜。 (无限)D.拄杖无时夜叩门。 (随时)二阅读紫藤萝瀑布选文,回答 9-11 题(每小题 2

5、 分,共 6 分)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

6、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9.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

7、文第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极力渲染紫藤萝的生机盎然。B.第三段第一句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C.第三段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十多年前藤萝花的衰败情态,更能衬托出现在的花的繁茂。D.第三段第六句写出作者的失望,伤心,也为下文写花儿重新盛开这一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的变化作铺垫。10.选文的语言特点是( )4A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B.朴素自然,如话家常C华丽典雅,字字珠玑 D.感情充沛,富有气势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因偶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B.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C.本文描写花的生机勃勃,实际上是赞美

8、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D作者由花的生机勃勃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三阅读爱莲说,完成 12-13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13下列对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

9、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正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4阅读河中石兽,完成 14-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5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0、。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岸)B.棹数小舟(船桨)C.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D.不亦颠乎(颠倒,错乱)15. 下列句子中“为”的含义与“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

11、A.以为顺流下矣B.众服为确论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为天下笑第 II 卷 表述题( 共 90 分)五语言积累与运用(16 分)16名著导读(4 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 事:一位叫 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 号” ,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这位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 ” 。17. 仿写句子(4 分)6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两组排比句。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12、_,_ ; , 。18古诗文默写(8 分)(1) ,一览众山小。(2) ,自缘身 在最高层。(3)可怜夜半虚前席, 。(4) ,青草池塘处处蛙。(5)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6) 陋室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025 题。(16 分)揠(y)苗助长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9、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2 分) 谓其人曰 _ 其子趋而往视之 _20、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2 分)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其子趋而往视之21、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3、)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 分) (2)苗则槁矣。 (1 分)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325 题。(9 分)纯孝之报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铛(chn):平底浅锅。贮录:储存,收存。遗(wi):给予。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未展:来不及。2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 分)(1)母好食铛底焦饭 食:_(2

14、)袁府君即日便征 征:_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24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 分)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629 题。(16 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丰子恺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 5000 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看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生活的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我觉得悲喜交集。8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