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62042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2011.2.26(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DateDate1 1主要内容:一、2010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分析二、2010年化学试题的感悟与启示三、元素化合物与原理复习讨论DateDate2 2一、2010 年化学试题分析DateDate3 3题号考查的知识点题型6晶体熔沸点判断,金属性、非 金属性强弱判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7碱金属燃烧烧反应应、漂白粉使 用、复分解反应应条件判断、 NH3与CuSO4热热溶液反应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8离子方程式正误误判断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9弱酸稀释释、盐类盐类 水解、pH 及强酸强碱中和计计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传统题、常规题、经典题仍然是主流DateDa

2、te4 4题号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12关于P与Cl2反应应的计计算 考查查理解和基本计计算 能力 13原子晶体SiO2结结构的定性与 定量判断 叙述正确的是 28物质鉴别质鉴别推断30有机题题常规规模式DateDate5 5年份基本概念 与原理元素化合 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实验05年51分47%15分14%15分14%12分11%15分14%06年42分39%15分14%21分20%15分14%15分14%07年39分36%21分19%15分13.918分17%15分14%08年45分42%23分22%22分20%10分9%8分7%09年39分36%15分14%21分20%18分17%15分

3、14%10年39分36%21分19%21分20%12分11%15分14%0510年全国I卷化学部分五大知识块分配比例对照 2.2. 各板块基本稳定各板块基本稳定DateDate6 6化学用语一直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分子式(或化学式)的书写;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判断等。经统计,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化学用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卷。其中书写分子式(或化学式)6个(28题);结构简式4个(30题);化学方程式2个(30题)。尤其对作为最精炼的化学语言,又是化学用语中最重要组

4、成部分的分子式(化学式)的考查力度近年来是越来越大。3 3、继续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考查继续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考查DateDate7 7本卷第卷各题均对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27题“(1)与比较,和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 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3)该反应的H 0;其判断理由是第28题“ (2) 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B:Na2CO3、K2CO3 ;C:Al2(SO4)3、MgSO4 的鉴别方法”;第29题(1)绘出实验装置图、(3)“改进后的优点是”、(4)“验证CO的方法是”。经统计,第II卷的满分60分钟,填空34个,文字表达能力就占了26分之多!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如何提高学生对简

5、答题的表述能力,做到既言简意赅就相当重要了。4 4、加强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加强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答案字数:约400;新课程:175DateDate8 8【2009年全国I-27】(填字母)加入的试剂试剂作用【2009年全国I-28】 28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2009年全国I-29】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立体结构 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约15分DateDate9 9新课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2.(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

6、题的过程和成果, 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 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 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 学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DateDate1010【2010年全国I-29】(15分)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设计、作图5 5、实验考查向实验

7、设计转型实验考查向实验设计转型DateDate1111(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仪仪器符 号仪仪器中所加物质质作用A石灰石、稀盐盐酸石灰石与盐盐酸生成CO2(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 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 (4)验证CO的方法是 。 (0.44)改进、评价设计、原理DateDate1212【命题意图】实验综合能力考查,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组装 ,装置图的绘制,试剂的合理选择,装置的改进及评价,物质的的检验等 。(3)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酸, 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

8、反应剧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 (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答案】DateDate1313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 请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这套 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 产生的气体等部分。(也可用干净的细铁丝代替还原铁粉进行 实验。) 1.如果提供给你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 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画出你设计的装置简图。 2.有人设计了如图3-8 所示的装置,用一支稍大一些的试管代 替3支试管就能完成实验,想想其中的原理。你愿不愿意试一

9、试? 3.任选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 5.小结并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科学探究化学1 p50DateDate14141.功能和特点: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 改变知识传授方式,学生在理论指导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 ; 文字具有引导性、层次性,使学生思维有序、思维有法。DateDate15152.知识内容: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原理、提出假设、设计装置、实验证明、观察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 策略性知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能明白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如何合理选择实验装置更加有利于实验的进行?如何进行观察与记录等。DateDate16163.教学价

10、值: 化学学科思想:理解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明白金属与水能否反应可以通过逐渐提升温度进行实验 以获得准确的反应条件。 评价的方法: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可能有多种,学生可以 初步获取实验评价的能力,从实验原理严谨与否、实验装置简 单与否、实验操作简洁与否、氢气检验方法方便与否、现象对 结论支持的可靠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科学的实证精神培养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获取证据,证明假设。DateDate1717【07年全国I卷】28(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 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 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

11、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 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其目的是:_ 。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 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_。 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_。 DateDate1818【08年全国I卷28题】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 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

12、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 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 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触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元素Z是 :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 理由。 。DateDate1919【09年全国I卷】27(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H2O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仪器(可重

13、复使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验出反 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 自选(连接和固体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 去) 。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 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选选用仪仪器(填字母)加入试剂试剂作用DateDate2020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要求更高创新意识科学素养考试大纲实验部分DateDate21216. 重视获取信息能力的

14、考查【2010年全国I-11题】【2010年全国I-27题 】【2010年全国I-28题】 【2010年全国I-30题】DateDate2222【2010全国新课程】DateDate2323【2009年全国理综II卷-27】(15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 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 (t)变化的曲线.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 均反应速率 。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 。 (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

15、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 、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 改变分别是: , , 。DateDate2424(1) 观察叙述要准全(2) 观察现象要有序(3) 观察装置要细心(4) 观察模型要想像(5) 观察表格看首栏(单位)、变化、规律(6) 观察图型要看横、纵坐标、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DateDate2525新课标考试说明能力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运用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合贯通,有正确 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 、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 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 性内容,并经过与已有知识块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