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614006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发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对外交往扩大,民族间的联系加强,科技文化奠定了中国领先世界的地位,汉赋体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思想领域也逐渐统一,儒学独尊局面逐渐形成。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加强。反映这一战乱时代的文化佛教盛行。另外,数学和农学也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

2、率的研究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4.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特别是诗歌创作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在此期间完成并外传。另外,反映商品经济繁荣的词和元曲、元杂剧兴盛,理学出现。6.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并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迟缓。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

3、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世俗化趋势1.表现(1)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书法方面: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作。(3)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2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在明代“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4)戏曲方面: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两宋之际,产生了南戏

4、;元代出现了元杂剧;清代产生了满足广大人民文化娱乐需要的京剧。2.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等。宋元文化的发展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1.科技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2.思想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学思想的成熟。理学是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实质是适用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3.文学(1)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宋

5、代的诗词多反映了南北分裂的史实,用词抒发对山河破碎、国家分裂的悲愤之情;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2)元代,元曲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行,统治异常黑暗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窦娥冤进行的控诉。4.书画艺术(1)宋代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反映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2)宋代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产生,这是宋代中央集权化、维护专制统治的理学产生在艺术领域的反映。例题 (2017课标全国,24

6、)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3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4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汉字的发展演变。二抓关键:图中两字形皆由繁到简。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 ,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正确B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

7、,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排除C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排除D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 ,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排除答案 A图画图片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解读图画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图画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画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般有人物图、文物图、艺术画、照片图、漫画、地图等类型。解答技巧(1)人物图类: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平时多注意对教材图片的掌握,二是要能够通过图片所体现的人物特点,去判定人物所在的时代,并联系其主要事迹,明确此人物在历史上

8、的作用,对其作出中肯的评价。(2)文物图类: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能通过图片的表象特征,来判定其特定的所属时间;二是要能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三是文物图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要能通过图片本身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准确推断当时的社会特征,把握其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在当时的用途及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过的作用,从图中推断出符5合实际的结论。(3)漫画图类: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是准确判定主题喻意。要能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4)照片绘画作品类:照片、美术作品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或反映,因而解答此类选择题,应注意据图中信息或题干的提示,判断照片或绘画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确定照片或绘画的主题及体现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向,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判断备选项,得出符合题意的史实或结论。(5)地图类: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图片类选择题的重要类型。在解题过程中,要首先关注地图的图名、地图中的地名;其次关注图例;第三,关注地图中的箭头和箭头指向。结合地理的知识和所学历史知识,得出结论。总之,解答图片类题目一定要关注题干中、图片中、图片外的文字。(本文来自微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