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13932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外国建筑史 第七章 奴隶制社会建筑 第八章 欧洲中世纪建筑 第九章 欧洲十五到十八世纪建筑 第十章 欧美十八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建筑 第十一章 亚洲封建社会建筑 第十二章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第十三章 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想第七章 奴隶制社会建筑 第一节 古埃及建筑 第二节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 第三节 古希腊建筑 第四节 古罗马建筑 第五节 美洲古代建筑退出第一节 古埃及建筑 主要内容:1、古埃及建筑简介。2、金字塔的演变。3、古埃及的神庙。4、古埃及的壁画退出一 、 古埃及建筑简介(1) 古埃及建筑史的三个主要时期:第一、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三

2、千纪.这时候 氏族公社的 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 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 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 ,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 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 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 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一 、 古埃及建筑简介(2)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1、公元前四千纪,用光滑的大块花岗石板铺地面。 2、公元前三千纪之初,用石材建造皇帝的陵墓(金字塔) 和

3、神庙。3、用整块石材制作了许多几十米高的方尖碑 4、用巨大的雕像装饰纪念性建筑物 退出二、金字塔的演变 金字塔的原形 玛斯塔巴(Mastada) 金字塔的成熟 多层金字塔的演化、吉萨金字塔群 金字塔的衰落 峡谷里的陵墓金字塔的原形玛斯塔巴(Mastada)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三千年后就会 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有财有势的人 家的陵墓很考究。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除了庞大的地下墓室之外,还 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其形式可能源于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 式砖石住宅的模仿。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 相连,后来的金字塔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4、。玛斯塔巴 台形贵族墓金字塔的发展与成熟: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 Nedetka)在萨卡拉的陵墓,就 在祭祀厅堂之上造了九层砖砌 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 纪念性构图萌芽了。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它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约60米。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整个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萨 卡 拉 的 昭 赛 尔 金 字 塔金字塔的成熟:吉萨金字塔群: 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在今开罗近郊, 主要由 1、库富金字塔(Khufu); 2、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 3、门卡

5、乌拉金字塔(Menkaura)组成。 金字塔特征: 金字塔高度的不断增加,以52度的斜面直插天际,都反映了国王企图 让王灵进入天堂的愿望。 金字塔建筑的另一特征是它的稳定永久性。 埃及人眼中的金字塔形,还带有太阳神崇拜的意味。在赫利奥波利斯 的阿蒙拉神庙里,有一小型四锥体石块,外用铜或金箔包住,在阳光 下烁烁闪光,那是太阳神的象征。古埃及人把此形状扩大数千万倍, 屹立于沙漠之中,再把这种包有铜或金的石头放在金字塔顶,将太阳 的光辉折射到国王的土地上,让人们领受到太阳神的恩泽。此可见金 字塔蕴函着浓厚的宗教性质。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 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 高14

6、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 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 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 。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 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 ,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 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 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 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 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 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 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 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 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 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 与智慧结晶。古夫王金字塔:古夫王金字塔的四个边每边约有 230m(766ft)长,四个角也正确地

7、朝东 西南北四个方 位,误差仅20cm(7.9in) 。 金字塔原入口在北面离地17公尺、 南北中心轴边东7.3公尺处被牢牢封住 。九世纪时,阿尔马蒙於其下约10 公尺处凿了一条隧道,成为目前的入 口。连接入口的是直达地下室的 下降通道。於下降通道中有直达国 王室的上升通道岔出,分岔处以5吨 重的花岗岩堵住。於上升通道中則有 直达皇后室的水平通道。而上升 通道在水平通道岔出处以上为大长廊 ,大长廊的尽头即为国王室。 国王室的上方设有5个分散大金字塔 巨大重量的5个房间(重力扩散室), 此 处可发现古夫王的名字和石匠的印 记,因而确认了大金字塔乃为古夫王 所有。 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乃是450

8、0年 前由卡夫拉王(Khafra)所 建,上面巨大的石灰石乃 是由当时的雕刻家们所捐 的,顾名思意,狮身人面 像即是具有狮身及卡夫拉 王面容的巨大石像。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的衰落峡谷里的陵墓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 比斯(Thebes),峡谷窄狭,两侧悬崖 峭壁。在这里,金字塔的艺术构思 完全不适合了。皇帝们仿效当地贵 族的传统,大多在山岩上凿石窟作 为陵墓。于是,就利用原始拜物教 中的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陵墓的新 格局是:祭祀的厅堂成了陵墓建筑 的主体,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 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 ,最后一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 作为圣堂。整个悬崖被巧妙地组织

9、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它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金字塔的衰落峡谷里的陵墓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在戴尔埃尔巴哈利造的曼都赫特普三世 的墓,开创了新的型制。一进墓区的大门,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 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 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 柱廊。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着柱廊。它后 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 由它进入小小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的。退出三、古埃及的神庙到了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

10、:一个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 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 相适应。另一个是大殿内部,皇帝在这里按受少 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 相适应。门(1)门的样式是一对高大的梯形石 墙夹着不大的门道。为了加强 门道对石墙的体积的反衬作用 ,门道上檐部的高度比石墙上 的大得多。石墙上满布着彩色 的浮雕,圆雕也着彩色。这大 门的景象是喧闹的,热烈的, 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主”。 门(2)方尖碑(obelisk)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 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 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 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 知最高者达

11、五十余米,一般修长比 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 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卡纳克 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 退出帕赛玻里斯宫 波斯人曾创立横跨亚非欧的伟大帝 国,他们信奉拜火教,露天设祭, 没有庙宇。按部落特有观念,皇帝 的权威不是由宗教建立的,而是由 他所拥有的财富建立的,波斯皇帝 的掠夺和聚敛不择手段,他们的宫 殿,极其豪华壮丽,却没有宗教气 氛。 珀赛玻里斯宫(Palaus of Persepolis)(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 。公元前518-前460年,波斯王大流 士和泽尔士所造的宫殿。建筑群倚 山建于一高15米,面积460275米 的大平台上。

12、入口处是一壮观的石 砌大台阶层,宽6.7米,邻近两侧刻 有朝贡行列的浮雕,前有门楼。中 央为接待厅和百柱厅,东南面为宫 殿和内宫,周围是绿化和凉亭等, 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伊朗高原 盛产硬质彩色石灰岩,再加上气候 干燥炎热,所以建筑多为石梁柱结 构,外有敞廊。古埃及的壁画死 者 之 书第11王朝 雕塑 捕鱼 雕刻家的 墓穴壁画 埃及 约公元前 1600年 古埃及的壁画畜牧(浮雕)。田间耕作退出第二节 古代希腊的建筑 圣地建筑群 柱式的演进 雅典卫城 希腊其它建筑退出圣地建筑群德尔斐(Delphi)的阿波罗( Apollo)圣地 退出柱式的演进柱式的含义:石造的大型庙宇 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

13、此, 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 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 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 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 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 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 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 人称为“柱式”order。 柱式的种类: 爱奥尼式(Ionic) 多立克式(Doric)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柱式的构成 1柱式一般出檐部、柱子、基 座三部分组成,有时则只包括 前两部分。各部分名称如图。 2柱子是主要的承重构件也是 艺术造型中的重要部分。从柱 身高度的I3开始,它的断面 逐渐缩小,叫做收分,柱子收 分后形成略微向内弯曲的轮廓 统加强了它的稳定感。 3檐部、柱子、

14、基座又分别 包括若干细小的部分它们大多 是出于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发展演变而来的。 柱式的构成4檐口、檐壁、柱头等重点部 位常饰有各种雕刻装饰,柱式各部分之间的交接处也常带有 各种线脚。 5柱式各部分之间从大到小都 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柱式的绝对尺 寸也水同,为了保持各部分之 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一般采用 柱下部的半径作为量度尔伦, 称做“母度” (ModMle)。母 度的作用相当于我国古代建筑 中的斗口”。爱奥尼式(Ionic)和多立克式(Doric) 希腊的大雕刻家、雅典卫 城的总建筑师费地曾经说 过“再也没有比人类形体更 完善的了”。古希腊对人 体美的重视和赞赏在柱式 的造

15、型中具有明显的反映 ,刚劲、粗壮的多立克柱 式象征着男性的体态和性 格,爱奥尼柱式则以其柔 和秀丽表现了女性的体态 和格。爱奥尼式(Ionic)和多立克式(Doric)柱式的含义:石造的大型庙宇 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 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 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 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 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 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 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 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 人称为“柱式”order。 柱式的种类: 爱奥尼式(Ionic) 多立克式(Doric)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爱奥尼柱式爱奥尼式(Ionic)和多立克式( Doric)爱奥尼柱式多力克 柱式希腊建筑中的雕刻装饰退出雅典卫城 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 神战败了波斯的侵略,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建设的重点在卫城,在这种情况下,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 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 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 保护神雅典那.帕提农的铜像,主要建筑是膜拜雅典那的帕提农神庙,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