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12501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0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从医案谈经方运用心法浙江中医药大学 连建伟一、黄芩汤治验2006年7月9日下午,余弟自上海松 江区来电,云其女已妊娠三月,昨因食 变质西瓜而致呕吐二次,大便二次,较 溏薄。9日下午,其女发热至38.2, 右少腹疼痛拒按,右脚屈伸困难,故急 诊入住松江中心医院。西医诊断为急性 阑尾炎,须立即手术治疗。余考虑孕妇 行手术还须慎重,故建议先行保守治疗 。因其饮食不洁,且余弟谓其舌 苔薄腻,考虑为湿热秽毒留阻肠道 ,不通则痛。“六腑以通为用”。余口授一方:黄芩10克、炒白 芍12克、生甘草5克、制川朴6克、 炒枳壳6克、木香6克、川连3克。当晚余弟来电,云此药一剂仅2 元,其女服药

2、一剂后,体温已降至 37.5,右少腹疼痛亦好转。7月10日余弟又来电话,云其女下 午体温升至37.5,舌红苔黄,咽痛, 口臭,齿衄,有肠鸣,大便一次,量少 ,偏溏,因做过妇科检查,故阴道有少 许出血。已能少量进食,曾吃过桃子一 个。嘱忌食生冷瓜果,再祛病以安胎, 口授方剂:黄芩12克、炒白芍12克、生 甘草6克、制川朴6克、炒枳壳5克、广 木香5克、川连4克、银花20克、当归炭 6克。7月11日余弟来电云:其女体温 已正常,少腹不痛,下午排出大便量 多,已成形,齿衄及阴道出血亦止。 肠中秽毒尽祛,已入坦途,嘱续服上方,以善其后。并嘱病 愈后当戒房事、戒恼怒、戒生冷、戒 厚味;宜食冬瓜、鲫鱼、鸭

3、、豆腐衣 、麻油、莲藕等,以饮食调养之。二、大柴胡汤治验包某,男,47岁,2003年3月27日 初诊。突发脘腹胀痛,尤以左胁为甚 ,大便秘结,某医院诊断为“不完全 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计划行急 腹症手术治疗。患者畏惧,延余会诊 。时下寒热往来,口苦,无矢气,左 关脉弦,右脉沉涩,舌干红苔黄燥腻 ,治拟疏气通腑。处方:柴胡12克,黄芩15克, 制半夏10克,炒枳壳12克,炒白芍20 克,生大黄15克(后入),炒莱菔子 15克。3剂。4月1日二诊。服前方后频转矢 气,寒热往来已除,口亦不苦,然仍 腹胀,大便不通,脉沉,左关脉稍弦 ,舌苔浊腻,治拟前方合大承气汤通 其腑气。上方去白芍,加赤芍20

4、克, 制厚朴15克,元明粉10克。3剂。4月6日三诊。大便已通,脘不胀 ,纳增,口干,左关弦,舌边苔腻, 舌中干红而裂,治拟一贯煎法。处方: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 ,生地15克,当归10克,杞子10克, 川楝子6克,茯苓15克,炒陈皮6克, 佛手片6克,瓜蒌皮10克,瓜蒌仁10 克。7剂。药尽痊愈。三、厚朴三物汤治验程某,女,50岁,2004年5月28 日诊。脘腹作胀,大便三四日一行 ,左关弦,右关实,舌苔白滑边有 瘀点,治拟理气化瘀通便。处方:制厚朴10克,炒枳壳10 克,制大黄6克,当归10克,炒莱菔 子10克,苏子10克。14剂。6月25日二诊。服前方后便秘已 除。近脘腹又作胀,大便又

5、三日未 解,左关弦,右关实,舌苔白润边 有瘀点,守方出入。 处方:制厚朴10克,炒枳壳10 克,制大黄6克,当归10克,桃仁10 克。14剂。四、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验蔡某,女,43岁,2004年5月3 日初诊。两膝关节肿痛灼热二月, 左关弦,右脉沉,两尺亦沉,舌苔 厚腻略黄,舌边有瘀滞色,治拟仲 景法。处方:桂枝12克,赤芍15克, 知母10克,麻黄6克,白术15克,防 风12克,制附子10克,炙甘草6克, 生姜15克,苡仁30克,炒当归15克 。21剂。5月23日二诊。右膝关节肿痛 灼热已减,左关弦,尺脉沉,舌 苔薄腻边有瘀斑,守方出入:处方:桂枝12克,赤芍15克 ,知母10克,麻黄3克,白

6、术12克 ,防风12克,制附子10克,炙甘 草6克,苡仁30克,炒当归15克, 丹参20克。21剂。6月13日三诊。右膝关节疼痛灼 热已退,然头项疼痛,右手指及下肢 作胀,脉沉,舌苔薄腻,边色紫黯, 治拟前方出入。桂枝10克,赤芍15克,知母6克 ,麻黄5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 制附子10克,炙甘草6克,苡仁30克 ,炒当归15克,川芎6克,丹参20克 ,鸡血藤20克。 28剂7月10日四诊。双膝关节均已不痛 ,右手仍略红肿,脉沉,舌苔薄腻, 质略红,边上瘀斑已退,再守方制附 子改为6克。21剂。7月29日五诊。前方既效,再进原 意。21剂。8月22日六诊。右手指又肿痛,脉 沉,舌苔腻,

7、边有瘀斑,再拟仲景法 ,清其风寒湿热,兼化其瘀。处方:桂枝10克,赤芍15克,知母6克, 麻黄5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制附子10克 ,炙草6克,苡仁30克,炒当归15克,生姜三 片。21剂。10月31日七诊。右手指肿痛已瘥,右足 第四趾仍肿痛,脉沉,舌苔薄腻边色紫黯, 再守仲景法出入。处方:桂枝12克,赤芍12克,知母6克, 麻黄6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制附子12克 ,炙草6克,炒当归15克,红花6克,生姜三 片。21剂。五、茵陈蒿汤治验洪某,男,55岁,2003年1月16日诊。一 月来黄疸甚剧(胆红素714umol/L),目睛黄 ,皮色黄,小便黄少色如酱油,大便较干夹 有白色泡沫

8、,口苦,左关脉弦,右关脉实, 舌苔中黄,舌质紫黯。西医诊断为戊肝。治 拟仲景方出入,清热利湿,化瘀退黄。处方:茵陈30克,黑山栀12克,制大黄 10克,猪苓12克,赤苓15克,苍术10克,泽 泻15克,车前子15克,碧玉散30克,平地木 30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虎杖根20克。7 剂。 1月23日二诊。面黄见退,大便日二行, 小便黄赤见清,量亦较多,口苦,饮食有增 ,左关脉弦,右关脉实大,舌苔黄腻,舌边 紫黯。治拟前法增损。处方:前方加郁金12 克。14剂。2月9日三诊。面黄大退,目黄见减,大 便日二行,小溲转清,有异味,口仍略苦, 饮食大增,左关弦已转缓,右关亦转缓,大 便白色泡沫已消

9、,舌苔薄黄腻,舌边色紫黯 略退,再守效方出入。处方:二诊方加当归 10克。14剂。2月23日四诊。面黄大减,目黄亦大退, 两手及两指甲背已红润,大便日一行,略溏 ,小便淡黄,有异味,口中有酸味,左关脉 弦,右关脉转缓,舌苔薄黄腻,舌边色紫黯 大退,再守方出入。处方:上方加生麦芽30 克。28剂。3月23日五诊。面黄大减,目黄亦大退, 大便日一行,小溲黄已清,两胁作胀,左关 弦,右关转缓,苔薄黄腻,舌边略紫。萧山 人民医院复查总胆红素40.5umol/L。拟前法 出入。处方:四诊方去碧玉散,加川楝子10 克。14剂。4月6日六诊。面色转润,目睛黄大 退,大便日一行,小便转清,然两胁下 作胀,左关

10、脉弦,右关脉缓,舌苔黄腻 ,舌边色紫,守效法出入。处方:五诊方加岩柏15克。21剂, 每日1剂,水煎服。六、大黄甘草汤治验罗某,男,4岁。1986年8月5日 初诊。患者长期大便秘结,常三四日 一行,尚须用“开塞露”通便方行。 时常鼻衄,纳食少进。共进午餐时, 见患儿纳食不多,且食已即吐。脉滑 数,舌质红苔薄黄。此属阳明胃热不得下降而反上冲 ,故便秘而食已即吐,治拟金匮 大黄甘草汤清热通便,缓其急迫。 方用:生大黄4.5克 生甘草4.5克 ,水煎服。2剂。当日中午服药,至下 午3时许大便畅行,毫无痛苦。因余急欲离禾,故嘱服完大黄甘草 汤后继服:玄参9克 生地9克 麦冬9克 麻仁10克 杏仁6克

11、炙紫菀6克 枇杷叶6 克(包煎)。5剂。8月25日二诊:服方后至今每日大便通 畅,舌苔薄白,继用降气润肠法以善后。 方用:麻仁10克 杏仁6克 炙紫菀6克 枇 杷叶6克 全瓜蒌12克 桔梗3克 枳壳4.5克 。5剂。10月3日三诊:服前方后大便均正常 ,然近来又二三日一行,大便干燥,时有 咳嗽,舌质红苔根腻,再拟养阴生津,宣 肺润肠。方用:玄参9克 生地9克 麦冬9 克 麻仁10克 杏仁6克 炙紫菀6克 全瓜蒌 12克 枇杷叶6克。7剂。七、瓜蒌薤白半夏汤治验季某,女,55岁。1989年10月8日 诊:一周前患外感,发热咳嗽,鼻塞 不通。现表证已解,发热尽退,但仍 鼻塞,咳嗽甚剧,每日吐出大量

12、白色 痰涎,胸膺疼痛,周身乏力,苔薄糙 腻,脉细涩。此乃痰浊未化,气机不通。当用 栝蒌薤白半夏汤法化其痰浊,宣通气 机。处方:全栝蒌18克,薤白头10 克,制半夏10克,化橘红6克,橘络 6克,茯苓12克,炒枳壳6克,桔梗5 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3剂。10月14日患者来电话告知:此 方真是灵验,共服3剂,病情一天天 好转起来,胸痛消失,咳痰痊愈, 体力恢复。并云:近日家中来客, 已能整日操持家务。八、炙甘草汤治验2000年5月2日,叔公郁长军与其亲 戚郁功封特从老家嘉善赶来望我。言及 两人在同年春节后均因心悸、脉结向我 求诊。因两人已八十高龄,且均舌淡红 苔薄白,故断为心脏阴阳气血俱虚

13、,而 投仲景复脉汤原方。处方:生地30克,麦冬15克,阿胶 10克,黑芝麻10克,炙甘草12克,党参 15克,桂枝6克,生姜6克,大枣30枚。 15剂。药后两人均脉结消失,精神爽朗, 面色润泽。叔公问余:服药后出现便溏 现象,日三四次,然便后不感乏力,反 觉精神振作,不知何故?余告之曰:因 方内用大量生地、麦冬,有润肠通便之 功,且黑芝麻亦有此效。补养阴血,大 肠自得濡润,乃正常现象。至2001年叔公来望我,诊其脉毫无 结象,确已痊愈。同年底,郁功封陪其 女前来治病,云心悸脉结未再发生,诊 其脉亦无结象。总 结:1、要用好经方,应精读经典。特别是伤寒、金匮中 有方有证的条文,包括方剂中的药 物剂量、用法,均应熟读背诵。犹 如电脑,有存储,才能输出。2、要用好经方,应精于脉理。仲景书诸篇均以辨*病脉证并 治冠名,故脉理最应详辨,诊脉当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心无法 清静,则学不好脉,也诊不好脉。3、要用好经方,应融汇各家。治病时该用经方则用经方, 该用时方则用时方,不能拘泥,同 时也不可轻视单方。经方、时方、 单方可以相参,可以互补,可以合 用。4、要用好经方,应重在心悟。“医者意也”,意,即科学的思 维。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学 好古代哲学,指导辨证论治,大有 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