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611400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获取竞争优势胡保亮目录一、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出 二、信息技术能力:概念、资源载体与类型 三、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路径 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论 五、小结 六、引发的思考一、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出(一)竞争优势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内的应用演化 (三)信息技术与竞争优势的结合 (四)存在的问题(一)竞争优势n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n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 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或 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n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n产业结构与竞争优势:选择与进入适当的行业

2、n价值链与竞争优势: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与差异性(以上参考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内的应用演化nIT发展: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 时代(Somogyi Mata et al.,1995);n甚至由于标准软件的应用,将僵化组织的创新,成 为企业的竞争劣势(Davenport,1998;Prahalad and Krishnan,1999)n一些学者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单纯的信息 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无关甚至负相关(Barua et al.,1995;Hitt and Brynjolfsson,1996) n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及其竞争优势特别 是持续竞争

3、优势的来源在于企业特有的、难以模仿 和替代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Barney, 1991 )n企业应该加大投资建立起独特的信息技术资源与技 能,以提高企业的绩效(Clemons and Row 1991;Mata et al. 1995) 二、信息技术能力:概念、资源载体与类型(一)IT能力的概念及其资源载体 (二)IT能力的类型(一)IT能力的概念及其资源载体1990-1995 :n在竞争对手模仿应用IT时,管理的差异决定着企业 获取的是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 Keen,1993)n与领先竞争对手应用IT相比,通过建立能够推动战 略创新性实施的IT组织更可能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Kettin

4、ger et al. ,1994)n早期的研究并没有明确提出IT能力概念及其资源载 体,并且认为竞争优势的可能来源只限于IT管理与 组织技能 1996- :n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拥有独特的、最先进的IT应用 ,而是发展了一种应对环境持续变化的IT能力,这 种能力是指控制IT相关成本、交付必要系统以及通 过实施IT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由人力资产、技术 资产和关系资产三部分组成( Ross et al., 1996 ) n与组织绩效正相关的是IT能力而不是IT,这种能力 是指企业采用与其它资源和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调动 和配置IT资源的能力,由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IT 激活的无形资产三部分组成( Bha

5、radwaj,2002 ) nIT能力是企业有效利用IT管理组织内信息的程度, 由IT知识、IT运作、IT实物三部分组成 ( Tippins & Sohi,2003)n突出了资源的重要性 n对于IT能力的资源载体的研究建立在理论概括上, 没有经过充分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二)IT能力的类型nIT能力类型定位框架战略形成定义IT贡献定义IT性能供应应用形成 解决方案资料来源:Peppard et al,2000,p.305nIT能力类型战略形成:识别和评价业务战略制定过程中基于IT 的机会以及定义IT在组织中作用的能力定义IT贡献:把业务战略转变成流程、信息和系统 投资的能力定义IT性能:把业务战

6、略转变成信息结构、技术基 础设施和资源计划的能力应用:最大化IT投资效益的能力供应:建立和维持信息、技术和资源供应链的能力形成解决方案:配置资源以形成、执行和操作基于 IT的业务方案的能力三、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的路径( Joe Peppard, John Ward, 2004)n路径一:竞争优势驱动型竞争优势 战略 IT能力强调竞争优势驱动作用,即企业首先定位所要获取 的竞争优势类型,然后制定支持竞争优势获取的业 务战略,最后培养、运用支持业务战略的IT能力美国企业常选的路径 n路径二:IT能力驱动型IT能力 业务战略 竞争优势强调IT能力的驱动作用,即企业首先评估基于资源 的IT

7、能力,然后基于IT能力制定业务战略,最后基 于业务战略的有效实施获取竞争优势日本企业常选的路径 n路径三:业务战略驱动型竞争优势 业务战略 IT能力强调战略的驱动作用,即企业首先制定业务战略, 然后通过有力战略执行培养出所需IT能力,同时获 取竞争优势欧洲企业常选的路径 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竞争 优势的方法论n典型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n基于问卷的实证研究较少:是IT能力,而不是IT与组织绩效正相关 ( Bharadwaj,2002) IT对组织绩效没有直接影响,IT能力是通过中间变 量“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IT 能力与企业组织学习正相关;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 正相关 (

8、Tippins & Sohi,2003) 五、小结(一)IT能力的引入为企业应用IT获取竞争优势乃至 持续竞争优势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二)静态视角:忽视了环境的动态变化所引致的IT 能力变迁 (三)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框架:指导企业如何 运用IT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四)新的领域,直接研究的学者较少(国内只有2 篇文献);在方法上,多基于案例的研究,较少基 于问卷的实证研究六、引发的思考nIT能力的资源载体?解决方案:先通过文献综述总结IT能力的资源基础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资源载体的构成,然 后通过调研确定最终的资源载体nIT能力的类型?解决方案:从下面这个模型提出企业战略IT战略组

9、织结构体系 和流程IT结构体系 和流程IT能力nIT(或IT能力)、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的匹配解决方案:基于下面这个模型竞争战略IT (或IT能力)竞争优势nIT能力的变迁与持续竞争优势?解决方案: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Somogyi, E.K., Galliers, R.D., 1987.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om data processing to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

10、nology 2(1), 3041. (3)Venkatraman, N., 1994. IT-Enabled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From Automation to Business Scope Redefinition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5(2),Winter,73-87. (4) Parsons, G.L., 198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new competitive weapon.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5 (1), 314. (5)McFarlan, F.

11、W., 198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es the way you compe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2 (3), 98103. (6)Porter, M.E., Millar, V.E., 1985. 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3 (4), 149 160.参考文献(7)Nooteboom, Bart,1992.Information Technology,Transaction Costs and

12、the Decision to Make or Buy.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4(4),339350 (8)Hyun-Soo Lee,Young-Il Chae, Yung-Ho Suh, 2004.Knowledge Conversion and Practical Use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Korean Companie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15( 3), 279294.(9) Clemons, E. K.,

13、 and Row, M. C. ,1991.Sustaining IT Advantage: The Role of Structural Differences. MIS Quarterly15(3), 275-294. (10) Mata, F.J., Fuerst, W.L., Barney, J.B, 1995.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 based Analysis. MIS Quarterly 19(4), 487-505. 参考文献(11)Davenport, T.

14、H., 1998. Putting the enterprise back into enterprise system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21 131. (12)Prahalad, C.K., Krishnan, M.S., 1999. The new meaning of quali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109118.(13) Barua, A., Kriebel, C.H., Mukhopadhyay, T., 1

15、995.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business value: an analytic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 (1), 323. (14) Hitt, L.M., Brynjolfsson, E., 1996. Productivity, business profitability, and consumer surplus: three different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alue. MIS Quart

16、erly 20 (2), 121142.参考文献(15)Barney, J. 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99-120. (16) Keen, P.G.W., 199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difference: a fusion map. IBM Systems Journal 32(1), 1739. (17)Kettinger, W., Grover, V., Guha, S., Segars, A.H.,1994.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ted: a study in sustainability and perfor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