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0534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 主讲人:吴熙v潇湘职业学院一、心理障碍何谓心理障碍?是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 做出合适的行为表现,它可以是生理性的 (如闹损伤),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如认 知歪曲或动机缺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一、心理障碍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别:P186看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否统一;看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内在协调一致;看人的个性是否相对稳定。一、心理障碍对心理障碍的判断:v1、一般心理问题v 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性的控制 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仅仅局限 在最初事件 )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现实因素导致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 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性控制下,能始终保持行为 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 一、心理障碍对心理障碍的判断:v2、严重心理问题v 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 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影响心理活动的多个方面的心理不健康状 态,内心深感痛苦,自身难以摆脱。v 现实刺激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 障碍,分别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v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v 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 失去理性控制,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程

3、度的影响。一、心理障碍 对心理障碍的判断:v3、心理障碍早期的精神刺激及其反应比较强烈,时间持久,内 容泛化。一般指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接近 神经症的表现,可能是神经症的早期表现或阶段。正常思维逻辑受到严重干扰,常表现出人格与行为 的偏离,有时出现片段的幻觉或妄想。不符合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二、神经症 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 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因素 (不良情绪反应)引起大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精 神活动的能力减弱。二、神经症 1、神经衰弱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

4、主要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 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 想不稳定、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 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 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 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 ,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二、神经症 1、神经衰弱诊断: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病程长达3个月以上; 易于疲劳和衰弱;兴奋与易被激惹;睡眠障碍。对神经衰弱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作息,订 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指标,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 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 二、神经症 2、抑郁症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

5、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 和睡眠障碍等。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 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 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刻板的 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 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的忧郁状态会导致思维 迟钝、失眠、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害是很大的。 二、神经症 2、抑郁症大学生抑郁症比例较高,原因:一方面,他们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需求,极力想表 现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缺乏认识,对自身行 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加上人生观、价 值观尚未稳定建立,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防

6、卫机能 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和心境 。 二、神经症 2、抑郁症一般来讲,神经性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大多能找到一 些精神因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中遇到重大挫 折和困难,在公共场合中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等。该症 的发生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自卑心一向很强的人, 在受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失望、自卑而发病。性格不 开朗、多愁善感、好思虑、敏感性强、依赖性强的人, 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也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神经症 2、抑郁症诊断:病程在一年以上,而且一年中有2/3的时间自觉心情压抑、 忧郁、苦闷等,其间歇每次不超过两个月。抑郁症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学会将自己的忧

7、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 轻心理上的压力。例如,倾诉、写日记、哭泣等等,都可以减少 心理负荷。二是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 的问题,开阔视野。三是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如体育锻炼、文化 娱乐活动等,将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二、神经症 3、焦虑症 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者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 头晕、胸闷、口干、尿频、出汗和运动不安等,但并非 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的一 种情绪状态。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 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 ,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 慌,

8、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 舒适感。二、神经症 3、焦虑症 轻度焦虑在正常的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是正常的情 绪反应,不要将其看成焦虑症 (如考试焦虑、竞选焦 虑等)。真正的焦虑症,是一个人在毫无原因或在一些无关 紧要的情况下,反而呈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 等症状。如:出远门前一周就反复准备行李。 二、神经症 3、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 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 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 、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 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9、。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 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焦虑症, 一方面可进行药物治疗,一方面可进行心理训练,如各 种自我松弛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疗法等,都有一定的 效果。 二、神经症4、恐怖症 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或者处境所产生的 持续紧张、毫无理由的惧怕,从而出现回避反应。恐怖症是焦虑障碍的子类。患者的特点:羞怯、胆小、内向、依赖性强。大多数成人的单纯恐怖来源于儿童期曾有过的体 验,明显的精神刺激可诱发恐怖症的产生。二、神经症4、恐怖症 恐 怖 症 的 类 别社交恐怖症 :在大庭广众之下害怕被人注视 ,或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患者不敢看人,不 敢有自豪感,不敢写字,甚

10、至不敢进教室等。场所恐怖症:对高空或黑暗等产生恐怖,不 敢在高处停留,甚至不敢在高楼上居住,或不 敢独自一人处于黑暗中。物体恐怖症: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 如:猫、老鼠对尖锐物体的恐怖。 二、神经症4、恐怖症 恐 怖 症 的 类 别社交恐怖症 :在大庭广众之下害怕被人注视 ,或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患者不敢看人,不 敢有自豪感,不敢写字,甚至不敢进教室等。场所恐怖症:对高空或黑暗等产生恐怖,不 敢在高处停留,甚至不敢在高楼上居住,或不 敢独自一人处于黑暗中。物体恐怖症: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 如:猫、老鼠对尖锐物体的恐怖。 调适: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二、神经症5、神经性厌食症有些女大学生由

11、于担心自己变胖,失去苗条的身材 ,便设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自行减肥;有的虽然是在正 常范围,甚至低于正常,但由于她们对自己的体态有一 种曲解的幻想,仍会继续限制饮食。二、神经症5、神经性厌食症诊断:(1)25岁以前起病(2)有追求体型美的欲望(3)消瘦明显(4)对食物和体重的态度异常(5)无其他内科和精神病患者一旦意识到她们的情况严重需要救治时,常能 较快得到恢复。认知及顿悟心理疗法。二、神经症6、强迫症是指个体被持续的、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且患 者又感到不能阻止出现的概念或思想所干扰而出现的失 调行为。 特点:是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并存。可概括为“不完善感”、“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

12、等 。关键:是让患者认识自己的强迫观念、强迫情绪、 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的性质及成因,认识到本症临床表 现的幼稚、不合理,同时增强自信、恢复理性,努力去 克服它。 二、神经症6、强迫症案例:张某,家教很严,父母文化水平低,粗暴(管教),做任何事力求尽善尽美。(其父,车祸瘫痪,在家卧床,脾气更粗暴, 常指责自己和家人)严厉的家教下,很少做错事,同时经常怀疑 自己做错事或没有做好。 如:写字 为什么写错,为什么写不好。洗衣服 反复洗。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指以行为与环境脱节,思维与情绪分离,即认识 、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矛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 病。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指以行为与环境脱节,思维与情绪分离,即认识 、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矛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 病。脱 节如:大街上演讲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指以行为与环境脱节,思维与情绪分离,即认识 、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矛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 病。脱 节分 离如:大街上演讲应痛苦的事,却没有沉痛感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P1971、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人治因素并重的原则2、人与环境的协调原则3、身心统一的原则4、个体和群体结合的原则5、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