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06010 上传时间:2017-03-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议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 月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 .目意义和必要性 .维应急方案 . 三维应急平台建设 .础建设据库 .维应急平台总体架构 . 三维应急平台行业功能 .维交互浏览 .本测量工具 .点位置安防 .速定位 .入 .筑信息查询 .型安保预案 .频接入 .题信息 .息标绘 .题数据接入与显示 .间分析 . 三维应急平台关键技术 .真的三维画效 .斜自动化建模技术 .据接入技术 .联网信息接入技术 .大的网络发布技术 .终端服务技术 .屏一体的解决方案 .端服务技术 .扩展性强 .统和数据安全 .目背景据腾讯新闻:新疆反恐,虽运必诛,今年 9 月 18 日凌晨,受境外极端组织指挥的一个暴力恐怖团伙,对新疆

2、阿克苏地区的一座偏远煤矿实施了恐怖袭击,并设伏袭击前往处置的民警。此次恐怖袭击导致 11 名各族群众遇难,18 人受伤;3 名民警、2 名协警牺牲。袭击发生以后,国内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度围剿逃窜的恐怖分子。在 1300 多平方公里范围的山地复杂地形内,历经长达 56 天毫不间断的围堵、搜捕,29 名恐怖分子中 28 人被歼灭,剩下一人被生擒活捉。图 1 反恐作战区域:新疆阿克苏地区 1300 多平方公里山地复杂地形内新闻公布时,正值巴黎遭遇 怖袭击,包括中国在内,几乎全球文明国家都感受到恐怖气氛蔓延。第二章 项目意义和必要性未来面临持续的反恐作战,目前的作战手段与反恐模式

3、已经非常不对称。以此次反恐为例,有两大特点,一、警方依靠广大群众举报收集情报,情报信息不全面,获取不及时。 ;二、恐怖分子向深山无人区藏匿,警方发动群众参与围捕,也协调军用直升机支援,而我们的直升机配备能力弱,不具备导航、夜视、自控飞行、火力掩护等特种作战需求,远不满足协同作战要求,警方人员进入高原山地,长途徒步搜索作战,虽然反恐人员经过特种训练,终不能超越生理能力极限,加之我国目前反恐人员单兵装备薄弱,如此高强度行动,生理心理压力巨大,情报能力和协同能力明显不足,进而容易造成敌方情报反应不及时,遭遇对方设伏,严重威胁反恐人员生命安全,导致反恐行动受挫,社群不安,恐怖分子气焰甚嚣尘上等一系列问

4、题,代价巨大。图 2 群众提供线索 图 3 群众参与围捕图 4 军用直升机支援 图 5 反恐人员徒步搜捕恐怖活动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预先防范和事后追捕都极其困难,为了确保反恐及时有效,情报信息保障必须透过各种隐蔽伪装的迷雾,及时准确地捕捉信息,必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全、严密高效的反恐怖侦察监视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取预警性的情报信息。一个集地理信息和其他任何情报信息于一身的“全要素三维+平台” ,如图 6,通过 台,可以构建一套完整的三维应急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如图 7,将情报、分析、决策、行动有序整合,各部门协同运行,是未来保障国家和公众安全,必不可少的信息化手段。图 6 产业链

5、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图 7 维应急平台第三章 维应急方案分析当前恐怖袭击特点,中国新疆以及西北边境,成了国内暴力恐怖事件高发区,例如 9 月 18 发生在新疆阿克苏的恐怖事件,此类地区地形复杂,地域广阔,依靠群众协助围捕和警方徒步搜捕,代价大,成功率低,时效性差。为了提高反恐信息化能力,我们提出了 维应急方案,做到未雨绸缪,遇险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事前利用倾斜射影技术对该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建立该区域的三维地理模型和基础数据库,呈现给客户的是全球一张图,点击任意区域,二维三维地图及各类情报 视可用;进行情报分析、应急预案设计、演练、恐怖袭击预警等,一旦接到反恐命令,利用空中地面地下飞机车辆搭载相机、红外、雷达等设备,快速发现目标及所在区域,指挥中心利用 定目标位置及环境,做到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敌我态势分析、作战方案部署、行动任务下达,所有人员和装备均配备终端及安装 置所在地三维实景及其他信息,容易识别陌生环境并彼此可见,指挥中心则如同身处现场。础建设据库倾斜影像模型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三维效果真实、数据精度高,前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