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00241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的研究我们为何要关注学术研究?2012年学术热点高考真题2013年学术热点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卷30分配正义问题2014年卷45中国人口问题2014年卷40司法体制改革2014年卷452014年学术热点高考真题2015年学术热点高考真题依法治国2015年卷40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2016年卷40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2015年卷402016年卷40甲午战争2016年卷29一带一路2016年卷41抗日战争2016年卷302016年卷282016年卷302016年卷30我们如何关注学术研究?我们如何关注学术研究?我们如何关注学术研究?我们如何关注学术研究?我

2、们如何关注学术研究?2017,我们关注哪些学术问题?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红军长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十四年十四年十四年十四年”抗战抗战抗战抗战大国关系大国关系大国关系大国关系新文化运动反思新文化运动反思新文化运动反思新文化运动反思唐宋时代唐宋时代唐宋时代唐宋时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西方代议制西方代议制西方代议制西方代议制区域合作的利与弊区域合作的利与弊区域合作的利与弊区域合作的利与弊(2009福建卷17)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 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 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

3、北渡长 江式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 山(2014福建卷16)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历年考点长征结果 共产党力 量的分布长征过程 中中共政 策的转变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2016年,历史学者们对红军长征史研究展开了多维度探究和辨 析,对于中国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深度揭示红 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根源,从理论层面对该问

4、题进行了跨学科的有益 尝试。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以后关于发展战略问题的 斗争与探索,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正确发展战略是红军团结 凝聚力量、提高战斗力的根本保障,也进一步阐明红军长征的过程 也是党和红军发展战略形成与确立的过程。全面考量了长征对中 国共产党的锻造与宣传作用,追索了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 程,学术化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组织和精神上转折性跨越 的历史真相。细致考察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与国民党势力 的博弈与较量。学者通过探寻多方面的史料,高度还原红军长征的 历史现场,动态观察了红军与国民党势力的较量与互动,对于全面 准确认知中国共产党这段浴火重生的转折史有重要

5、的史学价值。 光明日报2016年十大学术热点广义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九一八事变后各路红军以北上抗 日、应对国民党“围剿”、扩大根据地、打通同苏联的通道为主要 目标进行的一系列长途征战,应从完整意义上认识和研究长征 1934年7月6日,中革军委决定,红七军团约6000余人组成北上 抗日先遣队,深入闽浙皖赣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由于当时中央已 经决定中央红军进行长征,北上抗日先遣队也带有为主力红军长征 探路的意图。11月4日,随主力红军长征的中革军委下令重组北上 抗日先遣队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为打通国际通道,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 决定发起宁夏战役,共产国际也决定在今蒙古南部边境向红军提供 一批武器弹

6、药 绥远战事爆发后,共产国际考虑经新疆援助红 军。“西安事变”爆发后,苏联认为其中有日本方面的背景,改变 了原来的承诺 唐双宁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红旗文稿2015年第23期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关注角度中央红军长征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长征原因的分析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中把握。 董振平长征原因分析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大遵义会议”概念:考察遵义会议与其前后一些会议的关系 ,既要看到系列会议的基础作用,也要突出遵义会议的主导地位, 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推动了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 石仲泉红花与绿叶遵义会议与其前后

7、系列会议的关系,当代贵州2015年多角度(国际因素)分析长征起因、战略意图 长时段(前后关联)定位长征的转折性意义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关注角度十四年抗战 意义何在?一、基于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判断 二、着眼于抗战从局部 向全面发展的整体性 三、对抗日战争人民性 的充分肯定 四、凸显出中国抗战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 特殊性十四年抗战历年考点( 2016全国卷30 )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 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图 4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2015课标卷30 )1933年到1937年上 半年,国民政府

8、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 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 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 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 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2015重庆卷7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 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 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 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 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 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全

9、面抗战爆发前 的相关史实全面抗战爆发前蒋介 石态度、国民政府政 策及社会各界反映 光明日报2017年2月7日: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吴景平:“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蒋介石蒋介石的对日和战抉 择系列之二杨天石张宪文十四年抗战关注角度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历年考点( 2013课标卷33 )1952年,苏共领导 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 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 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 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 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

10、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2013课标卷35 ) 1931年,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 -100年,我 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 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014课标卷34 )1928年,苏联按照 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 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斯大林体 制弊端新经济政 策特点斯大林体

11、制 成因(国内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历年考点( 2015课标卷34 )1930年苏联粮 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 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6课标卷34 )1928年,苏联开始实 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 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 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 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

12、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斯大林体 制优势斯大林体 制弊端斯大林体制成因斯大林体制成因多种因素综合多种因素综合历史因素(长期专制传统)国际因素(帝国主义威胁)国 内因素(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秩序混乱)苏内因素(缺乏民 主机制)个人因素(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个性)制度惯 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孙利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斯大林体制与苏联解体斯大林体制与苏联解体斯大林体制的失误和弊端与苏联的解体演变有一定的关系,但是 不是一种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些失误和弊端能不能变为向资 本主义演变的现实因素,取决于党的路线。

13、如果执政的共产党有一 条马克思主义路线,完全可以通过改革纠正错误,把社会主义事业 推向前进。苏联解体的主要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是戈尔巴乔 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一条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背弃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周新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辨析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关注方面唐宋时代历年考点试题考点16课标卷25唐代科举制影响16课标卷26宋代土地制度的影响15新课标26宋代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15新课标45唐代币制改革15新课标26宋代经济中心南移14新课标25唐代儒学发展状况14新课标26宋代理学的人性论14新课标26北宋交子13新课标25宋代理学地位13新课标25宋代土地制度

14、影响13新课标45唐代两税法12新课标25宋代世俗文化侧重于唐 宋时代的 经济与文 化的考察总而言之,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唐代是 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1910年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有不变。 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学术唐宋时代“唐宋变革论”( 16山东模拟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 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 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 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 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 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 的民营手工业 A.出现以雇佣为特

15、征的个体生产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商业变革商业变革货币、城市、政策文化多元文化多元文人、世俗、新儒学中枢、地方、选官制度成熟制度成熟我们该如何做?1.命题(组题)应紧扣学术热点(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五四”前后,以杜亚泉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和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围 绕东西文化差异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大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其论战的实质是文化的时代性和 文化的民族性之争。下面列举了双方论战的一些观点: 东方文化派: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 会,发生静的文明。杜亚泉我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 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 明了之;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之。杜亚泉 新文化派:一般所谓东洋文明和西洋文明之异点,实在就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特点。常燕生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 就。若是决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 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