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59962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导读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开篇词【明】杨慎临江仙杨洪基课件制作:河北文安第一中学:张晓辉电子邮箱: 刘备(公元161 223年)即蜀汉昭烈 帝,字玄德,汉族, 涿郡涿县(今河北涿 州)人,汉中山靖王 刘胜的后代,三国时 期蜀汉开国皇帝。他 为人谦和、礼贤下士 ,宽以待人,志向远 大,知人善用,素以 仁德为世人称赞,是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 家,公元221223 年在位。谥号昭烈帝 ,庙号烈祖,史家又 称他为先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 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 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 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 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 崇诸葛

2、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 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 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 师表、后出师表、诫 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 ,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 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 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 慧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 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 亮。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 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三国中曹魏的 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 汉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 篡汉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 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来 重大贡献,同时他在北方广泛 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

3、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 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 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 书。曹操也善作诗歌,抒发政 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 生活,慷慨悲凉。 关羽(160或162219)本 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 (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 ,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 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 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 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 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 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 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 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 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 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 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 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 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 为“武圣”,与“文圣” 孔

4、子齐 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 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 “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221),字益德(小 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治 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 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 封西乡侯。有智有谋,谋略家 不在诸葛亮之下。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 、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 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 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河北 涿郡豪绅,三国时期蜀国著名 书法家、画家,蜀汉著名将领 ,颇有胆识善于奇袭,曾摆疑 兵计以20骑吓退曹军数千虎豹 骑。后期又出奇兵前后夹击大 破曹魏五子良将张郃于宕渠。 性格直爽且有谋略,敬君子而 不恤小人,但对部下过于严厉 。官至车

5、骑将军,封西乡侯。 蜀汉三杰之一。公元221年,因 急于为关羽报仇为部将暗杀。 赵云(?229),三国常 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 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 于当阳长阪,他单枪匹马力 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子刘禅 。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 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 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 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 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 。他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 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 一身都是胆也” 有诗为证: 枪挑魏将五十员, 马踏曹营整七番。 一心只为酬知遇, 英雄出处是常山。 孙权(182252),字仲谋 ,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 阳),生于下邳(治今江苏

6、 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 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 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 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 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 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 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 十三年(208年),孙权与 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 ,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 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 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章武二年(222年),孙权 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 )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 1400年),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他是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 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

7、 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 有:剧本赵太祖龙虎 风云会、;小说隋 唐两朝志传、残唐 五代史演义、三遂 平妖传、粉妆楼 、代表作三国演义 等。 书名:三国演义 又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三国 志通俗演 义,三国 志演义 作者:(明)罗贯中 章节:120回 成书时间:元末明初 文学地位:中国第一部长 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世界影响:被亚、欧、美 诸国译成60多种文字齐名 书籍:西游记、红楼梦、 水浒传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 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 120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3回)

8、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 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 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 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 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 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 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 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 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形象。二、三国演义主题: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 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 望,鲜明地表现

9、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 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 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 、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 惘。三国演义故事梗概古人云: 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东汉末年,朝廷统治集团之间的内部权力之争非常激烈。一方面 是“外戚”,他们以“协助”为名,总揽军事、政治大权。另一方面 是宦官,他们虽是皇帝王妃的家奴,但权力很大,特别是小皇帝逐渐 长大,要从外戚手中夺权时,往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因而成了控制 最高统治权的实力派。 大将军何进,仗着何太后,总揽全国大权,汉少帝长大后,依仗 “十常侍”意欲夺回大权,何进得知

10、后,要诛杀“十常侍”,却被“ 十常待”先下了手,自己反被杀害了。而由何进召进洛阳的董卓,象 狼进了羊群似的,先是废少帝,立献帝,又逼少帝饮毒酒自尽,让何 太后上吊自杀。从此,政权落在了董卓手里。由于东汉这几代皇帝大 都很短命,继位的就是象少帝、献帝这样的小孩,因为皇帝的交替, 一个又一个的统治集团的新势力也是频频交替,一个比一个更狠,一 面扩大势力,打击异已,一方面掠夺百姓。就这样,爆发了以张角、 张宝、张梁为首的黄巾起义。由于朝廷腐败,使得黄巾军一路取胜, 这才急忙调派各地军阀诛讨,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起义军首领张角病 逝,张梁也中了皇甫嵩的圈套牺牲了,从此,起义军屡战屡败,最终 失败了。虽然

11、起义失败,但东汉王朝也因此而崩溃了,名存实亡。而 各地军阀却趁机起兵,各霸一方,有些人还想挟持皇帝来召令天下诸 侯,董卓是这样的,后来曹操也尾随其后。 董卓带兵入宫,独揽大权,武有吕布,谋有李儒,召令天下。公 元190年春,关东州郡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在虎牢关 设下重兵,抵抗盟军。最后寡不敌众,便挟持献帝,迁都长安,继续 无恶不作,终由王允设下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使吕布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部属李傕、郭汜又步其后尘,过了四、五年,曹操灭了二 人,夺得最高权力。此时,袁绍已据有冀州一带,军事实力堪称第一 ,他看到曹操势力日益壮大,大为忌恨。因此,他凭借军事上的优势 ,宣布曹操十大罪

12、状,号召天下共同讨伐,从而引起了历史上有名的 “官渡之战”。战争开始,曹操只有十万军马,而袁绍发动了四十万 大军,军事实力差距明显,而经过一段时间对垒,曹操出奇制胜。在 此之前,袁术、吕布等皆为曹操所灭,因此,此战之后,黄河以北已 基本为其所控。于是,他把矛头指向南方。首先是刘表,刘表本人庸 碌,儿子刘琮更是无能,把荆州九郡全部献给曹操。这时,投靠在刘 表的刘备见势不妙,连忙率部逃亡,在当阳被追及。 一时战局急转直下,南方十分危急,诸葛亮定计联合东吴孙权抗 击曹操,他冒死只身前往江东说服了孙权,揭开了赤壁之战的序幕。 由于曹操骄傲轻敌,北方士兵又不习水战,又中了庞统的连环计,最 后赤壁兵败损失

13、惨重,元气大伤。 这之后,曹操再无力南下,而据有黄河以北的中原地区,而刘备 也由诸葛亮定计取得西川,而孙权也保有江东十八郡。形成了三国鼎 足之势。 然而,吴蜀由于荆州之事激化了矛盾。关羽围攻襄阳 ,围困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使孙权感到不 安,曹操又听从司马懿的劝告,将江南让给孙权,使孙权袭取荆州。 关羽被迫南归,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擒杀。至此,吴蜀关系是完全恶 化。 其实,这恶化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关羽。他忘了诸葛亮入川时的 八个字“东联孙权,北拒曹操。”一意孤行。当东吴向他提亲时 ,他答吴使曰:“虎女焉能嫁于犬子。”后来,又自以为是,骄傲轻 敌,轻视陆逊,使得后路被断,既丢了

14、城池,又祸及自身。 人尽皆知刘、关、张桃园结义,誓愿同日生同日死。在关羽被害 之后,张飞报仇心切,在准备期间虐待士卒,也被叛将杀害,这使得 本来刘备想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完全破灭,只得强行出兵。结果刘备大 军在猇亭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蜀军损失惨重,自己也病逝于白帝城 。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搜罗人才,重修吴蜀联盟,安定南 方的少数民族,使国力逐渐恢复过来。于是,决定北伐中原,光复汉 室江山,完成先主刘备遗愿。 在曹魏方面,自从后,曹丕篡夺皇位,到曹 睿时,大多跟随曹操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已老的老,死的死 ,留下的强手唯独司马懿,他足智多谋,与孔明不相上下 ,这给孔明几次北伐增加了不少困难。而诸葛亮由

15、于积劳 成疾,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六伐中原以失败告终。少了诸 葛亮,蜀国国政日趋下降,虽后有姜维,但他在没处理好 内部问题的情况下,强行九伐中原。公元263年,邓艾伐 蜀,刘禅无能,只好投降。姜维也在邓艾、钟会争功的斗 争中被杀。至此,蜀国灭亡。而东吴自从孙权死后,内部 政权争夺激烈,国力一日不如一日,公元264年,孙皓继 位,败政劣绩更为显著,公元280年,为司马炎所灭。纷 争的三国战火终于熄灭了。 三国演义中的 “三绝”智绝 诸葛亮 别人嘴中的诸葛亮: 水镜先生: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 言。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司马懿:“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的故事 三顾茅庐 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 舌战群儒 借东风 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 东吴吊孝 隆中对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六出祁山 木牛流马 诸葛连弩 白帝城托孤 赤壁之战 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 排众议)到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小说用了8回的篇 幅写“赤壁之战”。 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在中国历 史上的著名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