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59787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课件 1-2章绪论药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好2 PHARMACOLOGY药理学药理学 4 药 理 学 总 论 General Principles 马 毅 手机:15168883659、18353108811 Q Q: 851065118 Email : 山东轻工业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第一章 绪言 Chapter One General Principles第一节 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基本概念二、药理学的任务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四、学习方法和要求一、基本概念1.药物 (drug) 含义: 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 代谢的物质中药 化学药 2.药物类型: 中药:植物(中草药)、动物、矿物质。中药:

2、植物(中草药)、动物、矿物质。 西药:天然物质的有效成分,人工合成、半合成西药:天然物质的有效成分,人工合成、半合成 品及生物技术产品。包括:品及生物技术产品。包括: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如吗啡、肝素等)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如吗啡、肝素等) 化学方法制备的合成化合物(麻黄碱、磺胺药等)化学方法制备的合成化合物(麻黄碱、磺胺药等) 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产品(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产品(IL-2)IL-2)毒毒 物:指损害机体的一类化学物质。毒物与药物物:指损害机体的一类化学物质。毒物与药物 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仅存在着剂量的差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仅存在着剂量的差 别。别。 二、药理学的任务药理学(Phar

3、macology) : 1.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作用规律 (不良反应, 适应症)2.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药物药物 机体机体10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作用、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三、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适应症、用法、 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的体内过程 提高疗效 新药的开发研制 探索细胞生理、生化病理过程学科性质

4、 桥梁学科 基础医学学习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学科任务四、学习方法和要求l全面掌握:重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特性、作用机制、主要用途、重要不良反应、禁忌症l熟悉药物分类其中: 各类具体药物药物基本作用规律各类具体药物药物基本作用规律 药物按药理作用的分类。药物按药理作用的分类。 代表药物为学习重点代表药物为学习重点- -药动学特点、作药动学特点、作 用、用途、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和用、用途、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和 禁忌证。禁忌证。 比较同类的其他药物的特性。比较同类的其他药物的特性。qq总论总论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qq各论各论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 1药物学阶

5、段: 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从德国化学家 F.W. 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开始, 到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 古埃及、苏美尔、古埃及、苏美尔、 巴比伦、印度巴比伦、印度 l 1500 BC,埃及,亚伯斯 古医籍 (Ebers papyrus) l 1500BC,印度草医学 ,100BC100用梵语 编撰草药方剂 16 l 历27年,明末1578年完成 l 52卷,190万字 l 收药1892种 l 插图1160幅 l 药方11000条 l 英、日、

6、德、俄、法、 拉丁7种文字“本 草 纲 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李 时 珍第三节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一、新药的概念1、含义:指未在我国上市销售过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也属于新药。2、来源:1)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2)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3)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4)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19 (Raw opium) (Opium tincture) (Poppy) 二、新药开发与研究合成筛选The Long Road to a New Medicine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临

7、床前安 全有效性药物制剂候选化 合物初步安全有 效性研究设计申请证书上市Process of Drug Development High Risk Process: 11-15 Years, $800MM+临床前药理学临床前毒理学筛选数百万化合物IdeaIdeaDrugDrug 11 - 15 Years1 2 1 2 产品Phase IPhase IIPhase III0 015155 51010临床药理学和毒理学100 100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Pre-clinical新药研究 大致可分三步,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售后调研。新药研究 新药药理作用的有无、强弱、 范围、特点以及与同类药或 原剂

8、型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过程内容1、含义:系指新药的制剂和动物实验。 2、意义:保证用药安全。在经过药物管 理部门的对临床前药理研究初 步审批后才能进行临床试验(为 先决条件)。 3、目的:要弄清新药的作用谱、 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4、内容:4项。(一)临床前药理研究(1)药效学研究: 1)含义:指与该新药防治作用有关的 主要药效药理作用研究。 2)依据:该新药分类、药理作用特点。 3)内容:针对临床主要适应症 运用体内、体外两种以上 试验方法,验证:作用强度、 特点、优点等。 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 作用性质和作用特点 (2)一般药理学研究: 1)含义:对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进行的 广泛的药理学研

9、究,包括 次要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非期望的、与治疗目的不相关的效应和作用机制。 安全药理学:研究药物治疗范围内或治疗范围以上的剂量时,潜在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 a.确定药物非期望药效性质,关系到人的安全性; b.评价不良反应、病理生理作用; c.研究不良反应机制。 : a.新化学药 b.用于发生临床不良事件、 c.拟用于新的使用人群 d.拟采用新的给药途径等已上市的药品 2)目的:3)适用范围a.神经系统:观察给药后的活动情况和行为变化 。 b.心血管系统:给药后对心电图及血压等的影响 。 c.呼吸系统:观测给药后对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影响。 d.其他系统: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

10、用特点,可再 适当观察其他系统的指标(具体要求见各病证药物 的研究),创新药应多观察一些指标。 4)观察指标:(3)药代动力学研究:a.确定药物的代谢过程和特点,初步判断是否能成为新药。 b.分析药效强度和毒性作用的时程变化,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 c.阐明药物体内处理的种属差异。 d.分析药物体内分布与作用靶器官的相关性。 e. 分析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生物利用度。 1)必要性:a.为剂型选择和给药途径选择的依据。如对半衰 期较短、给药频繁的药物可制成缓释制剂,对治疗指数窄 的药物可制成控释制剂,对在胃肠道不稳定或肝脏首过效 应大的药物可制

11、成注射剂或其他非口服制剂等;如多肽、 酶类药物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很低,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途径 b.优化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也可评价制剂工 艺的优劣等。 c.为药物的结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以定向寻找新药。 d.阐明防病治病的机制、制定临床给药方案。 2)意义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数申报药代资料基本采用HPLC法。适用范围:高沸点、大分子和热稳定性差 的化合物的分 离分析。目前是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手段。其中紫外检测法是最 常用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适用范围:脂溶性强、易气化的药物 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综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 (气相色谱的高柱效、高分离性能与质谱的定性功能),

12、 弥补各自的缺陷,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 鉴别能力强的特点,是目前能够达到pg检测水平的方法。3)研究方法的选择1)目的: 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2)内容: 全身性用药的毒性试验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药物依赖性试验(4)新药毒理学研究:1、期临床试验 (1)目的:a.初步评价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找出安全剂量, b.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观察人群:健康者 (3)观察人数: 2030 人 (4)观察内容: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性 (5)结果处理:为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治疗方案 (二)临床药理试验 (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

13、 段)(1)目的:a.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b. 为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观察人群:适应症患者 (3)观察人数: 200300 人 (4)观察内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5)结果处理:可申请新药生产 (6)试验方法:随机双盲法对照临床试验2、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1)目的:a.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 用 和安全性b. 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 c.为药物注册批准的依据 (2)观察人群:特异体征患者 (3)观察人数: 300 人以上 (4)观察内容:安全性、有效性3、期临床试验(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

14、段)(1)目的a.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b.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 系 c.改进给药剂量等 (2)观察人群:适应症患者 (3)观察内容:安全性 4、期临床试验1、含义: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是指新药问市后进行的社会性考查与评价,在广泛的推广应用中重点了解长期使用后出现 的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包括无效病例)。 2、意义:依靠广大用药者(医生及病人) 作出正确的历史性评价。上市后药物监测(三)售后调研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受体理论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

15、用的性质和方式( drugaction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1.含义:(1)药物作用含义: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2)药物效应含义: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如: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其中: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上升 (效应) 2.表现形式:l (1)兴奋:使功能提高称兴奋 (exicitation);l (2)抑制:使功能降低称为抑制(inhibition)、麻痹 (paralysis)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在用药部位发挥直接作用,无需药物吸 收. 2.全身作用:药物通过吸收经血液循环被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药药物不同,表现现不同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1.原因:机体各器官结构不同、成分不一、敏感性不同 。 所以药物分布不同。 2.特点:选择性高的药物,药理活性也高,使用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不强,作用范围广,不良作用较多。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一是防病治病称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二是引起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