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597859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的应用丁道群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 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 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 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心理学科,而是在20 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 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学有三个目标

2、:(1)治 疗心理疾病,(2)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3) 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战后,抛弃了使 人类生活的更完美幸福的目标,而只强调治疗心 理疾病。 心理学更多地关注人的消极方面,成了疾病或健 康的科学,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都是通过问题 和缺陷观察世界的,这种矫正心理疾病的模式统 治了心理学半个世纪 正如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 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 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 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 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战争的时 代背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没有 使主流的心

3、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 移,心理品质中积极的一面当时并没有引 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 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 积极心理学是对病态心理学的反叛,“是以一 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 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美国前心理学会主 席塞里格曼所说的,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 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 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 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 的科学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 问题1形式化倾向 有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

4、学、应 试才是根本。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 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 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 问题 2、教育内容的窄化 学校心理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A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B 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对待 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 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 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问题模式或疾病模式 当前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 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 活、学

5、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这样的教育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 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 培养这一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 理问题上,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看成心 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康等同 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网络成瘾的消极对待vs积极预防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 问题 4、医学化倾向 媒体报道我国中小学心理问题比率占30%, 这一统计使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 ,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量学生,还通过医疗机 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 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引起恐慌和压

6、抑。其实 ,学生中有障碍性心理疾患的人不到总数的1% ,大多数是适应不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 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开展预防性 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 问题 5、课程化倾向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 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其 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 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消极模式或消极取向消极取向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的作用 首先,消极价值取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 乏化,教育形式的单调性和教育途径的单向性。 其次,消极价值取向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 的

7、对立性。 第三,消极价值取向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枯竭 化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割裂开,将心理专 职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区分开,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 堂教学中分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文化资源、家 庭教育环境割裂,似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 育课和心理辅导与咨询者的工作,这必然导致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枯竭化。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目标的整合 (二)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内容的拓展 (三)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方式及途径的改变 (四)积极心理学取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 的改善融合 (五)

8、积极心理学取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的挖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积极心理教育积极的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教 育的培养目标 积极的认知品质 积极的情绪品质 积极的意志品质 积极的个性(人格)品质了解学生正常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思维方面 注意力方面 个性方面 好玩、好动、好奇、好学(包括好模仿 ) 在游戏中成长 当今社会上有一种片面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倾 向,事实上正如不少学者、教育家指出,“急 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育只能加重孩子 的心理负担,而完全无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不要太在乎孩子 的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远比学习成绩 重

9、要。 珠心算、奥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自我反省和主动性 成功的人总是找方法 失败的人总是找理由 培养孩子多看别人的优点,学会宽容和 合作 培养孩子的控制力 培养孩子“任何事情只有自己靠自己”的观 念三年级以上学生学习习惯 的养成 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动 机 不要总是守着孩子完成作业 做作业自己规定时间 少一点时间 看电视 ,多一点时间 听音乐 培养孩子阅读 的习惯 ,读经 典,世界著 名童话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 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 寻求同伴接纳学会赞美:神奇的皮格马力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

10、影响。 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给予高的期望或好 的期望,这种期望会在教育和教学中不知不觉 传递给学生,使这些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越来越 好;相反,对那些成绩差和表现差的学生,教 师则很可能有意无意地给予低的期望或差的期 望,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越来越差 。赏识教育:翘起你的大拇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 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 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 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 心。 标签理论与

11、学生管理积极的认知品质知觉 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反映。 影响知特觉的因素: 客观因素 错觉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么?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看看她是什么人少女与老妇戴项链的少女 可怜的老妇人知觉的选择性图(1)知觉的选择性图(2)你看到了一對情侶或是一個骷顱頭?错觉(1)错觉(2)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过去学习经验的影响谁控制我们的情绪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在 这丑陋、有刺的梗上,竟 能长出这么美丽的花朵這世界太悲惨了,一 朵漂亮、美丽的花朵 ,竟然長在有刺的梗上换种想法,快乐自然来 !减压社会知觉 概念: 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社会团体 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

12、是协调人际关系,调动人的自 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心理 成分。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self- perception 自我和自我知觉:ego 自我知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 、需要、欲望、动机和个性等的认识。包括: 物质自我:对自己身体、衣着、外表、家庭等 的认识与评价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财产及 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与评价 精神自我: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水准、 自卑与优越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形成 经历了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三个发展阶段 以人为镜,即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反应获得对自 我的认识 扮演角色,促进自我知觉的发展 通过社会比较来认识并评价

13、自己 通过自我观察即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 自我知觉与评价 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自卑与自负形成对他人的正确认知首因效应(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指第一次交往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 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Asch,1946实验:Tom的特点: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执、嫉 妒Tom的特点:嫉妒、固执、爱批评人、冲动、勤奋、 聪慧首因效应的原因1 在最初接触陌生人时,注意的投入完全 而充分,因而印象也更鲜明、强烈。而 对后继的信息,我们的注意会游离 2 人认知的吝啬率晕轮效应(印象扩散效应)对一个人的某种印象影响到此人的其 他特征的认识与评价 H.Kelley,1950实验

14、:邀请一位教师主持学 生的专题讨论,之前向大家介绍老师的7 个显著特征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 、谨慎 聪明、熟练、勤奋、冷酷、坚决、实干 、谨慎晕轮效应评价方面热情冷酷自以为是 不好交际 不得人心 正规 易怒 不幽默 无情6.3 5.6 4.0 6.3 9.4 8.3 8.69.6 10.4 7.4 9.6 12.0 11.7 11.0特性的评定 相貌丑者 相貌一般 相貌漂亮 刺激人(相片上的人) 人格的社会合意性 刺激人的婚姻能力 刺激人的职业 地位 刺激认作父母的能力 刺激社会和职业 上的幸福 刺激人总的幸福状况 结婚的可能性56.31 62.42 65.300.37 0.71

15、 1.701.70 2.02 2.253.91 4.55 3.545.28 6.34 6.378.83 11.60 11.601.52 1.82 2.17相貌的美丑对认知的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对某一个人或一类人的 固定的印象台湾大学生对不同人种的刻板 印象人种美国人日本人俄国人印度人黑人特征民主 天真 乐观 友善 热情善模 仿 爱国 尚武 进取 有野 心狡猾 欺诈 有野 心 残酷 唯物迷信 懒惰 落后 折中 肮脏耐 劳 落后 肮 脏 懒 惰 好音 乐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期望理论 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 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 所想得到的工作绩效和目标的主观概率 ,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得到奖酬的 可能性 效价:指人们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 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 为这目标(奖酬)的价值大小。佛隆(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