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示范的有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597544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解、示范的有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讲解、示范的有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讲解、示范的有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讲解、示范的有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讲解、示范的有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解、示范的有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解、示范的有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解、示范的有效性锦纶中学:李志勇 EMAIL :JLZX-LZY163.COM QQ:812445211主要内容 一、讲解示范的概念、要求 二、讲解示范的作用 三、影响讲解示范的因素 四、如何提高讲解示范的有效性 五、如何提高讲解示范的技能 六、如何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讲解示范 七、错误讲解示范例析一、讲解与示范的概念与要求 从严格角度来说,讲解与示范分属不同的领域,讲解属于 教师语言运用的一种方法,而示范则是教师直观法运用的 一种方法,此处把它们和而论之,主要是因为两个皆是教 师最为基本的能力,而且在运动技术学习的新授初期,必 定涉及了运动技术的示范与讲解,就这个角度而言,两个 是结合在一起的

2、,但还是有必要把两个的概念区分开。在 教科书中有关讲解的概念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 、动作(练习)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规则与要求 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 ”。因而可以认为讲解的内涵应是通过教师简洁有效地讲 述动作结构、原理、要领、方法,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动 作概念认知。在体育教学中,其具体要求为:如明确讲解 目的、讲解内容正确并符合学生特点、讲解生动形象并简 洁扼要、讲解富有启发性。 而示范的概念为:“教师或教师指定的 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 解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因而可以认为动作示范的内涵应是主 要通过教师动作正确的演示,使观

3、者 (学生)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明晰的运 动表象。其教学中具体的要求为:如 明确示范目的、示范正确、选择示范 的位置与方向、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等 ,二、 讲解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 ,它配与相关的语言讲解,具有形象、生动、真 实等特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讲解, 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 有效提高学生对动作结构、要领的了解。动作示 范与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视觉、听觉上的直 接感受和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概念和过程 的理解,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过程定势 。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示范和讲解,还可以让学 生明白学习的重点和解决难点

4、的注意事项,有效 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三、影响讲解、示范效果的因素 1。教师因素。 2。学生因素。 3。环境因素。1。教师因素 1)。讲解的时机不对。 2)。讲解内容偏离主题。 3 ) 。语言缺乏节奏。 4 ) 。逻辑性不强。 5 ) 。讲解动作要领时没有对其进行提炼和优化处理,讲 解要领时成了背要领,缺乏通俗性、形象性和生动性。6)。示范动作不优美、不正确。7 ).示范的方法不对(示范面、位置、次数、时机和节奏 ) 8 ) 。示范形式单一 9 ) 。示范针对性不强A。讲解的时机不对。 如:在一节初中篮球运球教学中,各种辅助性的 练习完成后,教师按要求分给每个学生一个篮球 ,学生拿到球后兴奋不

5、已,各自积极尝试运球, 这时,教师把学生集合起来讲解运球的技术要领 ,但是学生的注意始终放在自己尝试运球的兴趣 点上,所以在讲解当中学生没能安静下来听讲, 而是有意无意地练着运球。若是教师顺势让学生 体验运球,遇到疑惑,或碰到困难再集中起来讲 解效果就不一样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得到的启示 是:讲解的时机要把握准确,要跟着学生的兴趣 点走,这样才有事半功倍之效。B。讲解内容偏离主题。 第一种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一时兴起、即兴发 挥而偏离主题。比如:要讲解篮球运球,手腕的 动作是运球的重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同 学们,篮球是靠手腕来打的(突出手腕),运、 传、接、投都要用到手腕(重复重点),球在

6、手 中控制球的手型是不变的,球往下一放就是运、 向前送就是传、往上举起来就能投,变化都在手 腕(要跑题了);看,球举起来蹬腿、送臂、压 腕、拨指,把球投出去,如果手腕不压,球就是 直上直下的(跑远了)。 在讲解的讨论、问答环节容易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跑,造成跑题。比如 :排球垫球的教学。教师(问):大家弄清击球点的部位吗?学生( 反问):为什么非要用这里垫球呀?教师(答):这个点是固定的, 在这个点接发球才能稳定的控制好球。学生(问):排球不是可以用 身体的各个部位接球的吗?教师(答):是的,除了不能用手持球。 学生(七嘴八舌):那我可以用头吗?我还可以用脚啊,我能颠100 个球不掉哦。教师:那些

7、动作只能在救球的时候用,因为很难控制球 的方向。学生:我可以的,不信我来表演给你看(跑远了)。 偏离主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够;二是 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够。专研吃透教材;不断的进行教学 反思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是解决之道。比如:第二个例子中,当学生问 :排球不是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接球的吗?老师可以答:是的,除 了不能用手持球。但是这节课大家要学习的是垫球的技术。这样就不 至于跑题。 C。语言缺乏节奏。部分教师语言平铺直叙,缺乏节奏,没有激情,抓不住学生注 意力,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从而降低讲解的效果。D。逻辑性不强。 逻辑性就是条理明确,思路清晰。逻辑性 强的讲解

8、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 趣,逻辑性不强的讲解使人听后不知所云 。E。讲解动作要领时没有对其进行提炼和优化处理,讲解要领时成了背要 领,缺乏通俗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在一些公开课或者是一些新教师上课的时候让我们看到这 样一些情景: 一老师在上排球准备姿势与移动的时候这样讲解:两 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两脚尖内收,脚跟稍微 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膝关节的投影在脚尖前面 ,上体前倾,重心靠前,两手臂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 ,全身肌肉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腿始终保持微动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老 师唠唠叨叨地讲解了“教科书”般的动作要领之后,学生的 接受效

9、果有时并不好,甚至不理解。虽然学生的确是在认 真听动作要领,但是却还没有将“复杂”的动作要领与实际 做动作相结合,没有内化思考为自己的行为意识。 F。示范动作不优美、不正确 。 示范的正确性就是示范要正确,不能误导,不能让学生在 脑海中建立错误的运动表象。因为改正错误动作比学习新 的动作还要难,同时错误的动作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 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在身体的成长发展阶段更需要 用正确的活动方式去活动。如:在三年级跳上成蹲撑一课 教学中,教师助跑起跳后直接跳上成蹲撑动作,忽视了本 堂课的教学重点(手臂支撑、直臂顶肩提臀动作),一味 追求了跳上成蹲撑的动作。教师这一错误的动作示范直接 误导至

10、课中学生练习时也没有了手臂支撑、直臂提臀技术 动作过程,出现了学生直接跳上跳箱、跳不上跳箱、跳上 跳箱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不能控制住身体掉落跳箱等一系列 问题。教师错误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建立了错误的动作表现 ,也让学生产生了恐惧厌学的情绪,直接导致本堂课跳上 成蹲撑技术动作教学的失败。 G。示范的方法不对(示范面、位置、次数 、时机和速度)H。示范形式单一。I。示范针对性不强 在教学时,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常有把握不 准学生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在学法指导 上进行千篇一律的示范做法则是错误的, 缺乏示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打乱了学生 练习的节奏,影响到学生对错误动作的纠 正,使示范的效果大打折扣。2。学生因

11、素 A。注意力不集中。 B。学生吵闹。 C。不知道观察和听讲的方法。3。环境干扰 A。面对阳光、风、干扰。 B。队形不对。三、如何提高讲解示范的有效性 (一)、如何提高讲解的有效性。 (二)、如何提高示范的有效性。 (三)、例谈讲解与示范不同组合方式的 效用。(一)、如何提高讲解的有效性 1.了解每种讲解方法的定义与特点 2讲解要准确精炼、善用“要点”和“口诀” 3讲解要形象生动 4。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与难点 5讲解要注重语调、节奏 6.讲解要讲究逻辑,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7.讲解要注意时机1.了解每种讲解方法的定义 (张允友总结了以下七种讲解法)讲解 的方法 定义 实例解读 归纳 法 把讲

12、解的内容归纳 成最精炼 的语言,用几句话,几个字 表达出来。 篮球行进间 三步上篮动 作归纳 为“跨步接球,上步跳起,腾空 投篮”。 口诀 法 把动作要领编 成口诀进 行讲 解,学生喜欢听、容易懂、 记得住。 如有教师把往返跑绕杆技术简 化为:“低重心,内倾斜,小步 绕,外手摆”。 比喻 法 用比喻、形象化的语言进行 讲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有助于学生对问题 的理解。 如在实心球教学中有老师把后 仰满弓动作比喻为 “拉弓箭”。 对比 法 运用正反对比讲解动作要领 ,启发提高学生的鉴别 能力 。如学习立定跳远时 ,找两个学 生做出动作后,教师进 行对比 讲解,让学生对正确动作进一 步加深理解,

13、同时了解易犯错 误。 提问法 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讲 解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启发学生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 如跳远教学中,教师提问:怎样 才能跳得远?学生回答,靠水平速 度和垂直速度的结合;教师又问 结合的关键是什么?学生便会联 想到踏跳,于是,学生明白了踏跳 为教学的重点。 联想法 引导学生联想到已学过 的理科知识,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便于加 深理解。 如在弯道跑练习 中,引导学生把 物理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运用在其 中。 直观法 把抽象的知识运用科技 手段具体化、直观化。 如讲解时运用直观教具,如录相 、技术图 片、挂图、黑板等。 2讲解要准确精炼、善用“要点”和“口诀” 教师在讲解动

14、作技术时应准确精炼、用最精炼的语言(术 语)、最短的时间,把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直观形象 地讲明白,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这样可以 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跃跃 欲试。如在“排球垫球”教学中,可把技术动作归纳成:“一 插、二夹、三抬臂”;在排球传球教学中,把技术动作归 纳成:“一对、二迎、三蹬送”;在教授“篮球三步上篮”的 技术动作时,把它编成口诀,即“一大、二小、三高跳”。 如骑撑前回环口诀:举腿前跨、直体前倒、送髋 抬体、翻腕下压。如立定跳远的动作口诀为 :“脚跟提起与肩宽,两臂用力划弧线,双 脚用力腹部展,脚跟落地轻如燕”。采用这些 形象生动的讲解可以使

15、学生易记、易体会,又能提高学生 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讲解要形象生动 教师在讲解时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以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讲解对将要 练习的动作技术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例如,在讲解 “起跑”的“预备”动作时,就比喻身体好像一根压缩得很紧 的弹簧,随时就要迸发一样,便于起动。在阐述鱼跃前滚 翻的动作要领时可这样表述:“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 兔向前蹦,两手撑垫伸变屈,团身象球快滚动”。还可以 把抽象东西作恰当比喻。如术语“超越器械”可喻成“拉满弓 ”,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动作。 这种形象的比喻,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4讲解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与难点 教师在讲解时要根据不同项目内容和要求,抓住 教材关键。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 的特点和重难点以及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对于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力求讲得透彻,使学 生明确技术的关键,务必使其牢固掌握。对于重 点、难点部分,应有步骤地分别讲解,各个突破 ,必要时要引用图表、数据、事例等,帮助学生 对重点、难点部分加深理解。也可使用形象的比 喻。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 快速有力地推离器械,可把器械比喻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