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583982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高一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梁晓欢一、活动目的 1、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2、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3、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温故知新。4、实验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废物”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活动对象:全体高一学生。三、活动地点及时间:待定四、活动形式学生提前报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在现场展示成果,并交流里边所蕴涵的化学知识。五、活动流程 1、活动一个星期之前,学生报名选择项目。分组后,教师提供方案和实验原理、操作步骤。2、教师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并指导

2、学生完成实验。3、实验成功后,在活动当天,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并揭示实验原理,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六、活动内容 1、苏打酸灭火器(钠的化合物、酸碱中和) 【实验用品】饮料瓶(大瓶子) 、洗涤剂、浓盐酸、试管、碳酸氢钠【实验步骤及现象】A、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向瓶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来,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 (注意: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和自己) 。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则

3、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2、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实验用品】树叶、软牙刷、10%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A、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会变成煮树叶汤)B、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c、将树叶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3、火龙写字(硝酸钾受热分解)【实验用品】kNo3 饱和溶液,毛笔或刷子,白纸若干张,火柴【实验步骤】A、用毛笔或刷子蘸饱和硝酸钾溶液,在一张白

4、纸上写字(如化学) ,重复写 2 到 3 编,然后在字的起始处用带色的笔做上记号。B、把纸晾干,放在地上。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的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似用火写字一般。最后呈现在纸上的是用毛笔写的字。4、指纹检查【实验原理】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实验用品】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 【实验步骤】A、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 4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B、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把纸条悬于试管中,塞上橡胶塞。c、把装有

5、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5、自制火柴【实验原理】利用摩擦生热,使火柴盒上的磷颗粒受热后在空气中着火,接着便引起具有氧化剂的火柴头燃烧起来,并继续燃烧着表面涂有蜡层的火柴梗。 【实验用品】点燃过的火柴梗、研钵、蒸发皿、木夹、旧毛笔、酒精灯。氯酸钾、重铬酸钾、硫、锌白、氧化铁、玻璃粉、骨胶、红磷、三硫化二锑、白垩。【实验步骤】A、配火柴头药先将氯酸钾、重铬酸钾、锌白、氧化铁粉、玻璃粉分别在研钵中研细,按表 143的配方进行混和,用骨胶配成胶水后,把混和药品调成较稠的薄糊状。在蒸发皿中熔化适量的石蜡,把火柴梗一端浸在液态的石蜡中迅速地蘸一下

6、,长约 2 厘米左右。将附有石蜡层的火柴梗逐一蘸取火柴头药,搁在一边待干。B、配火柴盒药按表 144 配方把红磷、三硫化二锑、氧化铁粉、白垩、锌白、玻璃粉等分别在研钵中研细后,用稀骨胶调成糊状,用毛笔均匀地涂在旧火柴盒边,晾干待用。注意事项:.各种原料一定要分别研成细粉以利摩擦,但绝不能混和后研磨,以防爆炸。2.火柴梗蘸蜡一定要均匀,只要涂薄薄的一层即可。3.一定要等药干燥后再进行摩擦试验。6、白纸上变黑字(浓硫酸脱水性)【实验用品】白纸、稀硫酸、毛笔【实验步骤】取一张白纸,用稀硫酸写上字,然后在火上烤或者将白纸晒干,白纸上就变出所写的黑字。7、白糖变黑雪(浓硫酸脱水性)【实验用品】浓硫酸、白

7、糖、烧杯、玻璃棒【实验步骤】在一个 200 毫升的烧杯中投入 5 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几滴经过加热的浓硫酸,迅速搅拌后将玻璃棒竖立,顿时白糖就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 ,在嗤嗤地发热冒气声中, “黑雪”的体积逐渐增大,甚至满出烧杯。白糖顿时变成了“黑雪” 。8、自制豆腐(蛋白质聚沉) 【实验用品】黄豆、豆浆机、盐卤水等【实验步骤及现象】A、浸泡:加 300mL 水浸泡 24 小时(若气温较高时,中间可更换一次水) ,使黄豆充分膨胀,然后倒掉浸泡水。B、研磨:将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机内,加入200mL 水,进行粉碎。c、制浆:将研磨好的豆浆和豆渣一并倒入放有双层纱布的过滤器中抽滤,另取 100m

8、L 水,分多次冲洗滤饼,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浆。滤液即为浓豆浆。D、凝固变性:将自制的浓豆浆(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装浓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 500mL 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 80左右,然后边搅拌,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盐卤水,直至有白色絮状物产生。停止加热,静置片刻后,就会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E、成型:将上述有块状沉淀物的豆浆静置 20 分钟后过滤,再将滤布上的沉淀物集中成一团,叠成长方形,放在洁净的桌面上,用一个盛有冷水的小烧杯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大约 30 分钟后,即可制成一小块豆腐。若用市售的浓豆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更为细嫩洁白。F、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 2%5%的食盐水中,放在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