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0578932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青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1、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各类文化场馆不断涌现,辐射带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投入 2.5 亿元兴建了文化会展中心,目前正在进行文化功能布局装修,将于下半年投入使用;今年 9 月前将启动建设面积超过 3.8 万平方米的县体育中心项目;建筑面积达 3700 多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已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阜山乡 300 平方米的陈琪纪念馆、高市乡 1080 平方米的陈诚故居分别进行修缮,同时兴建了面积达 1275 平方米的县级刘基纪念馆,现都已对外开放

2、;方山乡龙现村吴乾奎旧居修缮项目经多方努力,现已如期开工;开展了陈慕华故居修缮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委托浙江古今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了两套陈慕华故居修缮方案。 2、乡镇综合文化设施建设。围绕省、市、县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目前总投资 2205 万元建设 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其中山口镇等 7 个综合文化站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祯埠乡、船寮镇综合文化站正装修中,海口镇、海溪乡综合文化站已在 7 月初动工建设。同时,温溪镇图书分馆、山口镇图书分馆已建设完工并对外开放;温溪镇、山口镇图书分馆分别投入 73.7 万元和 60 余万元已建设并对外开放,腊口镇和东源镇图书分馆将在 12 底完成建设并投入

3、使用,综合文化站和图书分馆已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文艺活动和汲取农业科技知识的好去处。 3、村级文化设施建设。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办的方法,建成 414 个藏书量不低于 1000 册的农家书屋;414 个行政村已创建小康体育村 400 个,覆盖率达到 97%;高市乡雄溪村等 16 个首批农村文化礼堂建成并投入使用,仁庄镇冯垟村等新一批 16 个文化礼堂建设已基本完成;到 XX 年已累计建成天天乐文体广场 153 个,今年预计再新建 60 个左右;免费配送了 8 电视机、影碟机、音响器材等设备 120套,实现所有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文化服务全覆盖,满足了较偏远的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活动开

4、展情况 1、主题文艺宣传丰富多彩。连续举办了七届“百项非遗闹元宵”活动、举办了七届乡乡一台戏暨乡镇文艺汇演活动、连续举办了两届以“挖掘业余歌唱新生力量”为主题的“寻找好声源”青年歌手大赛等一系列主题文艺宣传活动;举办了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专题文艺晚会、以“三带三敢三不怕攻坚创新青田梦”为主题的乡乡一台戏暨文化走亲演出和全县乡镇文艺会演、县首届农民歌手大赛、以“拓展文化交流”为主题的跨区域文化走亲文艺演出、继续在刘基广场、华侨广场开展每月一场的“月末戏剧大舞台”,广泛发动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凝聚力。 2、文艺精品创作彰显特色。借

5、助央视电影频道的宣传力度,邀请国家侨联、省侨联联合拍摄一部本土特色电影华侨村官,计划今年在央视电影频道上播映;加强对原创歌曲的深度创作和宣传,摄制完成了我的故乡叫青田、莫忘青田、国石之恋、闯天下的青田人等原创歌曲的 MTV;加大文艺作品奖扶政策力度,鼓励民间文学作家多出精品,如我县选送的文学作品洋葱皮和瓯江忆旧参加市政府举办的“丽水市文学创作大赛”喜获散文类金奖与铜奖;同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青田县XX 洞书画展” “旅台乡亲陈正娟女士国画展”“ 梦想青田温州名家书画展”等 10 余次书画、美术、摄影等艺术作品展览,进一步提升了侨乡群众的公共文化鉴赏力,扩大文化艺术的普及和宣传。 3、文化下乡活

6、动风雨无阻。通过文化大蓬车、文艺宣传小分队、民间剧团、文艺团体等编排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文化礼堂、天天乐文体广场、乡村戏苑等地开展巡回宣传演出,XX 年累计送戏下乡 212 场。与此同时,利用电影流动车、图书流动车,累计送电影下乡 4100 场、送图书下乡 21296 册、举办讲座、展览 38 场次。 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结合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教育,加大种文化的力度,努力发展壮大农村业余文艺队伍,提升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使文化在农村真正生根成长,真正融入农民的生活之中。我县根据本地农村需求以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器乐、书法等项目内容为主制订培训辅

7、导“菜单”,同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展了龙灯、龙舟、风筝、鱼灯、百鸟灯、石雕刻字等各类传统项目的“菜单”式培训辅导活动,组织举办了 78 期 15 类培训班,XX 年分别培训了 19 位文化馆工作人员、32 位乡镇文化站文化员、1020 位文化志愿者、14760 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308 位民营剧团演艺人员、18446 位广场舞爱好者、414 位农家书屋和 32 位文化礼堂管理员等累计 35031 人次,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欢迎,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情况 1、普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前期调查工作,对 335 家单位的

8、反馈信息进行核实汇总并上报至省普查办。深入开展全县民办博物馆调查工作,为今后出台民办博物馆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组织相关人员对深受全县民众喜爱、参与度高、影响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青田风筝放飞习俗进行深入普查挖掘,并成功申报成为“第三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组织相关人员对阜山乡安店村的村落特色、历史文化、建筑形态等内容进行普查、挖掘和整理,现已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2、争创各级文化遗产项目。XX 洞摩崖石刻、阜山陈宅毓秀桥成功挤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利实现了我县“国保单位”零突破。“青田鱼灯闹元宵”被省文化厅列为“浙江省春节文化特色地区”;青田鼓词荣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

9、民间曲艺奖”;原创歌曲国石之恋荣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歌曲金奖。注重国字号品牌的申报,在目前三项国遗项目的基础上,第四项民间艺术青田百鸟灯舞有望进入国遗名录,认真组织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申报,新公布了 13 个县级第二批非遗传承基地。 3、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顺利出版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集古韵探索;进一步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建档工作,新安装了 36 个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协助章村乡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与布展,并顺利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青田鱼灯舞通过审核并在年初出版发行;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青田鱼灯舞传承人在青田中学

10、体育课上现场传授教学,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组织相关人员着手编写乡土文化教材青田鱼灯舞,计划向全县师生普及鱼灯舞表演技艺,推广鱼灯舞非遗文化。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保障情况 1、加强文化建设扶持政策,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我县出台了青田文化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青田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青田县“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初稿意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同时,青田县农村文化建设专项奖扶资金管理办法、青田县宣传文化“四个一批”人才奖励扶持办法青田县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办法等扶持

11、政策办法相继跟上,从而加强了文化资金管理,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不断巩固。XX 年文化发展规划建设以来,我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财政用于文化事业支出 5 年累计 18020.77 元,同比平均增长 17.3。社会各界对我县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 4150.23 万元。 3、强化文化惠民措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总体要求,文化馆、图书馆、石雕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常年为民众实施免费

12、开放服务,还对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优惠服务。如图书馆已购置盲人阅读专用书籍和计划建设残疾人专用通道,而石雕博物馆已启用无障碍通道,文化馆每年送戏送健康讲座到敬老院等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惠民措施受到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5 年来,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人次107141 人,累计图书流通 230215 册次;刘基、陈诚等 4 个纪念馆及石雕博物馆每年陈列展览数量 48 次,观众达 50万人次以上;文化馆送戏下乡 1012 场,文化走亲 89 场次,送讲座展览 230 场次。 4、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已初步完成120 个行政村服

13、务网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实施送电影下乡3700 场;兴建了 153 个农民天天乐健身广场;每年配送健身器材 50 套,累计配送已达 400 套;16 个农村文化礼堂建成并投入使用,新规划 16 个文化礼堂也已建设当中;建设“青田鱼灯”“青田鼓词”等非遗传承基地 29 个;全县 32个乡镇 414 个行政全部建设了农家书屋家,实现全覆盖。 三、文化服务创新,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成效 为提高文化服务成效,积极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 为进一步摸清公共文化资源家底,推进“农村 30 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从 XX 年底开始普查工作谋划,依据

14、省市目标要求共设计了 17 种普查表格,抽调全系统干部职工50 多人组成骨干力量,动员乡镇文化员以及各村文化热心人等,从 XX 年 3 月开始,通过培训、走访、记录、拍摄、填表、汇总等方式步骤,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全县 32 个乡镇、429 个行政村的公共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为以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例如雅岙村村民自筹资金 400 多万元建设 430 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现在该文化礼堂是村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格瑞斯影视公司投入 500 多万元建设影厅

15、8 个,使青田县的民众能看上电影;山口村一村民自筹资金 10 万元购书 5000 多册在家里建立爱心书屋对村民开放,让寒暑假的留守儿童有书看。 积极培育与扶持文化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如民间石雕收藏馆、民间核雕收藏馆等免费对外开放;温溪镇海鸥文艺团和青田刻字协会每年送演出和刻字展下乡达 20 余场;民革活动中心等单位每天开展书画、舞蹈、音乐、生活知识讲座;方山田鱼村举办的田鱼节;孙前、白浦村的杨梅节;小舟山乡的油菜花观赏节;贵岙村的菩提采摘节;刘基后裔每年自筹资金 20 余万元举办春秋祭等,都不断提高了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 加大扶持民间文艺团队发展。根据文化部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

16、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大民办公助扶持力度,跟青田六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以补助公共文化专项资金及配送文化大蓬车等方式,扶持该民间演艺团体,要求其承办每年不少于 80 场送戏下乡演出任务,并积极参加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文艺赛事、展演及公益性文化宣传活动,扎实推进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同时,制定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对社会力量新建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及其他文体场馆,根据建设投资额或建筑面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同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情况给予一定的运行补助,鼓励、激活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从而推动青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文化设施相对薄弱,建成馆舍利用率低 目前县图书馆为国家三级馆,馆舍面积只有 2380 平方米,其中实际使用面积只有 XX 平方米,无多功能阅览室和电子阅览设备;而文化馆舍被一馆多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