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562956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社会系统及其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系统对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影响描述青少年期和青年其所经历的社会变迁描述青年期将经历的几种生活方式及家庭方式,包括 单身、结婚、同居、为人父母及丁克家庭描述这个年龄段的人所遇到的感情和行为问题、犯罪 和过失的问题、帮派问题等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为解决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发生在青少年期和青年期身上的社会系统变迁 在这个成长阶段,个体长大独立, 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与周围的人建立 起平等和亲密的关系,选择了在职业观 、婚姻观和生育观上各具个性的生活方 式。1从依赖到独立 依赖表现: 仰仗父母提供生存必需品,如食物 、住所、衣物、情感支持和各种花费等 。(情感上的、物质性的) 摆脱依赖寻求独立过程中

2、的冲突 (1)年轻人期盼特立独行的生活 认为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问题,而且他们的 观点是过时的和不明智的。话语表达如“我有我 自己的主意,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你 根本不理解我”、“别给我添麻烦”、“我知道 我在干什么” 、 “别把我当成小孩”等 (2)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如看到自己孩子和别人约 会时的紧张和恐慌、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安排等十几岁的小孩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而变得更加独 立时,这个孩子所在的家庭系统的组成会发生改变。 系统组成上的改变都将在境内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孩子会以激烈的言语表达这种紧张。 当父母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认可或感激时,也可能受 到伤

3、害。 冲突或沟通分歧表现: 做家务活、时间的支配、对学习的态 度、对金钱的花费、道德与礼貌、交友 、服饰的选择、打电话、约会等。 (3)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独立愿望 讨论: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如 何对待自己提出的独立主张、反叛性要 求的?应该如何对待才是更为可行的?关键一点是要以开放的原则来交流。十几岁的孩子是需要 帮助的,即使他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需要,或者看起来 他们对被给予的帮助并不心存感激。孩子需要把父母当成一种可以求助的资源,假如亲子之 间交流太过严肃,孩子们就只会把他们的同龄伙伴当作求助 对象。在解决困难时,与一个富有责任感的成人提出的意见 相比,从另外一个世纪岁的孩子那里得到的

4、意见很少具有建 设性(也许更有潜在的破坏性)。 家庭互动: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 (托马斯.戈登,1970)在父母效能培训一书提出的增进父母 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四技巧 倾听:首先设法理解对方的意思或者感受,然后将 这种理解融入自己的语言,并反馈给信息发出者,以 获得对方的认可。不需要发表疑问、提出建议、表达 感受或给出看法。其目的仅是将自己的理解反馈给信 息的发出者。 父母应该将年轻人当作由他们自己思想和感情 独立的人,无论孩子们的感受是什么,都要学会接受 。 “我” 信息 当年轻人为父母制造出麻烦时,父母常常发出解决问 题的信息(如规定、指导、命令、警告、威胁、告诫、说 教或者建议)或反驳的

5、信息(责备、评价、批评、嘲弄或 者辱骂),即“你”信息。 如“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你不要那样做” ! “为什 么你不能做得更好!”“你太懒了!” 比较两句话: “笨蛋,在你让我们送死之前慢点!” 与 “以这个速度驾驶让我感到害怕!”(这个速度真的吓着我了,表达的意思是孩子的行为影响父母, 但对孩子发出的不是一个责备信息) “我”信息是非责备信息,沟通中只是信息发出 者让信息接受者明白他对信息发出者有不良影响 。 “我” 信息告诉青少年:父母相信他们尊重父 母的要求,并相信他们能积极解决问题;“我”信 息会产生诚实、开放的关系,会培养亲密感 。 “我”信息仅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孩子不希望 他

6、的行为对父母有不良影响。双赢的问题解决方法 戈登建议用双赢的方法解决家庭子女与 父母之间的冲突。双赢的方法简单表述为 :冲突中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要尊敬,任何 人不要试着用权力赢得冲突,双方要寻找 都能接受的、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双赢的问题解决方法基于两个基本假设 :一是所有人都权力满足他们的要求;二 是双方冲突中涉及的不是他们的需要,而 是他们解决这些需要的方法。 双赢方法六步骤: 辨别和确定每个人的需要; 产生可能的候选解决方法; 评估候选解决方法; 选定最好的、可接受的解决方法; 制定出执行该方法的方式; 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戈登认为由于青年人参与了决定,这个方法激励他 们执行决定,发

7、展了他们的思维技巧和责任感。这样 做只需要很少的强制,消除了对权力的需要,改善了 亲子关系,同时也提高了青年人的问题解决能力。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冲突领域,如性行为、服饰、宗 教、择友、教育、未来打算、药物滥用 、发行和饮食习惯等。父母场试图用他 们认为重要的价值观来影响子女;而青 少年昌认为父母的价值观过时,并宣布 他们希望在这些问题的处理由自己做主 。 戈登认为父母和孩子可以尝试使用三种方法 解决这些冲突: 1母亲应该按照她奉行的价值标准为人处 世,她的行为示范影响了子女的价值观。 2如果要影响处于青少年起孩子的价值观 ,她就应该担任孩子们的顾问;是一个做什么 、不做什么的好顾问。 3母亲

8、为了减少价值观问题带来的紧张可 能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独立的表现 成为独立的人包括情感、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 情感独立包括减少对父母或其他人的情感依赖, 在仍然与他们保持紧密的情感联系时能够增强自己 的独立性,并从父母-孩子的关系转变为成人-成人 的关系。还包括变得更加自立,并且知道“我能够 很好控制我的情绪,照顾我自己,但是我也愿意和 其他人分享我的情感,让它们成为我的一部分。” 社会独立需要青年人从他人导向型人 转变为自我导向型人。他人导向型通常 说的、做的都是以别人说的为主。自我 导向型,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在个人 兴趣的基础上做出决定。社会独立并不 意味着变得自私,社会独立的人们会意

9、识到他们最大的兴趣是政治、文明、教 育、宗教、社会和社区事务。 经济独立需要青年人有能力来满足个 人经济上的需要。由于没有专门技术,许 多青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人无法获得高薪 工作,这使得他们满足自己的经济独立需 要变得困难。经济独立也包括学会控制自 己的欲望,量力而行的消费。2同龄群体的交往 同龄人群体对青少年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有强烈的群体驱动力,他们渴望 被同龄人接受,而不是成年人或小孩。 如与四五十的人相比,青少年认为他们 更注重理想而不是物质,有更加健康性 ,并能更好地理解友谊和生命中的重要 事情。 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加入小团体,有的 喜欢独处,有的追求将成为自己生活目标的东 西,有

10、的喜欢只和一两个人成为好友,有的是 被已有的小群体拒绝。 青少年选择一个特殊的同龄人群体依赖很 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价值观、周围 的邻居、学校的类型、特殊的才能、青少年的 性格等。 一旦成为一个同龄群体的一员,这个团体 中的成员会在社会行为上相互影响,如学习习 惯、服饰、性行为、吸毒、职业追求和爱好等 。 帕特森等学者研究证明,家庭对孩子的监 督和纪律是青少年犯罪最有力的预测因素。这 个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形成于儿童时期,根 植于亲子交往的困惑中。如孩子以耍脾气以引 起注意,或说谎、在学校考试中作弊以逃避惩 罚。但这些反社会行为妨害了他们在学校的学 习能力和与同学相处的能力。结果时,这

11、些孩 子变得不受欢迎、不成功,他们去寻找其他诱 发社会行为的孩子,这些孩子们互相影响,并 从对方那里学习新的问题行为。 朋友和同龄人群体帮助青少年和青年 度过了从对父母的的依赖到长大独立。 朋友给以彼此以感情支持,更重要的是 为青年人确立他们的信念、价值观、态 度和能力提供了参照点。许多经过青少 年时期锤炼的友谊能够持续一生。3亲密对孤独 这是青年时期常发生的心理危机。 亲密感是一种体验到开放、仁慈、与他人 建立相互支持关系的能力,在于别人的交往过程 中不惧怕失去自己拥有的认同。在交往中彼此尊 重,共同丰富他们的关系。通过彼此的鼓励,每 个人都能觉察到他/她幸福感的提高。 亲密感包括有同情心,

12、并且能够在相处中 给予和接受快乐。 亲密感经常存在一婚姻关系中,但是婚姻本 身并不产生亲密感。一些婚姻关系中有相当多 的亲密感,而空巢婚姻、充满矛盾的婚姻则很 少有亲密感。 传统社会化模式导致男性和女性建立起敏 感使面临不同的问题。如男性被遏制他们的情 感和个人想法的表达。他们的社会化充满竞争 ,并需要他们独立自主。而女性则要求她们表 达情感和个人想法,并学会关怀他人。 孤独感:那些抵制亲密感的人不断地在他 们自己和别人中间制造障碍。一些人自我认同 中的棋迷干混乱,不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一些太急于寻求和维持他们的认同,只是他 们在亲密的关系中不能分享和表达他们自己。 孤独感产生可能源于环

13、境因素,如工作 太投入而无时间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也可能 由于活动和兴趣的分歧而产生。家庭系统中的互动:选择个人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决定包括是结婚还是单身,是否 要孩子,追求哪种类型的职业,生活在哪个地方 ,住什么样的房子,等等。在选择生活方式的过 程中,许多人真正的经历并不是由理想中的选择 决定的,而是一个机遇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 资源、个人局限、辨别力等因素可能极大地阻碍 或改变了个人的自由选择。另外,意外的生活事 件能够极大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1婚姻 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 自从有人类历史记录以来,家庭成为 大多数成人和儿童生活的基本生物单元 和社会单元。另外,在过去和现在所有 的社

14、会形态中,被认可的家庭都是通过 婚姻制度形成的。 选择婚姻的原因 在我们社会中,大约有92%的人准备结婚 ,超过90%的已婚夫妇准备要孩子(Papalia 等,2001)。 选择结婚的原因很多:渴望得到孩子、财产 保险、社会地位、爱、父母的愿望、逃避、友 谊、性吸引、共同兴趣、冒险等,社会的期望 、对他人更强的心理需要以及对另一个人的重 视也是让人们结婚的原因。 在非个人的和物质化的社会中,婚姻有助 于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爱情、爱和友谊, 因此它能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彼此作为配偶的理论 临近性理论:在择偶时关系亲近似乎是一 个主要的因素。该理论认为人们更倾向于 选择和自己有密

15、切联系的人作为配偶。 理想配偶理论:人们选择的伴侣在性格和 特征上是自己所期望的。“他的一切都是我 想得到的”。 价值观和谐理论:人们的价值观有意无意 地指导自己在择偶时选择与自己有相同价 值观的人。 同型理论:人们会选择在种族、经济和社会特 征上和自己相似的配偶。 需求互补理论:人们选择的伴侣既有自己所希 望的特征,有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成为自己希 望成为的人。 兼容理论:选择的伴侣能够和自己享受多样性 的活动,因为具有相似的人生观、能够理解自 己、接纳自己,和他交流会感到很幸福。成功婚姻的预测因子婚前因素 父母的婚姻幸福 个人的童年幸福 父母温和而严格的纪律 与父母关系和谐 与异性相处融洽 结婚一年多前认识 父母同意结婚 相似的年龄 对伴侣感到满意 爱 共同的兴趣 对生活乐观的希望 情绪稳定 体谅的态度 相似的文化背景 满意的职业和工作环境 爱的关系产生与友谊而不是迷恋自我洞察力和自我接受 对伴侣的需要的觉察 应付能力 社会人际关系技能 积极的自我确认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婚姻中的因素 良好的沟通技能 平等的关系 与亲属的良好关系 渴望孩子 相似的兴趣 爱、尊重和友谊的关系 和谐的性生活 一起享受休闲活动 友谊和爱情的关系 给予和接受的能力幸福婚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