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05517 上传时间:2017-03-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ppt 45)(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开发一部 2006年 02月 自 培训主要内容 本次培训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 : 一 . 标准化的基本术语 二 . 标准化发展史 三 . 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 四 . 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五 . 标准知识问答 来自 标准化的基本术语 1、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活动或其要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 2、 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 布及贯彻标准的过程。

2、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用。 来自 标准化的基本术语 3、 体系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 制定 的标准,以及 收录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等。 5、 国家标准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的 标准。 6、 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有关行政 来自 标准化的基本术语 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 7、 地方标准 没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 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 部门制定

3、的标准。 8、 企业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而需要在企业 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事项,由企业制定并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的标准 9、 产品标准 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以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其 来自 标准化的基本术语 范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运输。 10、方法标准 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对象制定 的标准。 11、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识、方法、模数、公差与配合、优先数系、基 本参数系

4、列、产品系列型谱、产品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等。 12、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的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 来自 标准化的基本术语 13、标准体系表 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相互关系绘制成的,能够反映标准体系特性的图表。 14、标准样品(实物标准) 具有准确的标准值、均匀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特征,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证书和标志的实行标准。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一、 古代标准化 标准化是人类由自然人进入社会共同生活实践的必然产物,它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生、发展,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5、创造条件。 人类从原始的自然人开始,在与自然的生存搏斗中为了交流感情和传达信息的需要,逐步出现了原始的语言、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数字,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钵口上刻划的符号可以说明它们的萌芽状态。元谋、蓝田、北京出土的石制工具说明原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样式和形状从多样走向统一,建筑洞穴和房舍对方圆高矮提出的要求。从第一次人类社会的农业、畜牧业分工中,由于物资交换的需要,要求公平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则,决定度、量、衡单位和器具标准统一,逐步从用人体的特定部位或自然物到标准化的器物。当人类社会第二次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产业大分工,即农业、手工业分化时,为了提高生产率,对工具和技术规范化就成了迫切要求

6、,从遗世的青铜器、铁器上可以看到那时科学技术和标准化水平的发展,如春秋战国时代的 考工记 就有青铜冶炼配方和 30项生产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要求,如用规校准轮子圆周;用平整的圆盘基面检验轮子的平直性;用垂线校验幅条的直线性;用水的浮力观察轮子的平衡,同时对用材、轴的坚固灵活、结构的坚固和适用等都作出了规定,不失为严密而科学的车辆质量标准。在工程建设上,如我国宋代李诫 营造法式 都对建筑材料和结构作出了规定。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对药物、特性、制备工艺等可视为标准。秦统一中国之后,用政令对度量衡、文字、货币、道路、兵器进行大规模的标准化,用律令如 工 律 、 金布律 、 田律 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

7、小长短必等“是集古代工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业 标准化之大成。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 重复利用等标准化原则,更是古代标准化里程碑。 二、 近代标准化 进入以机器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科学技术适应工业的 发展,为标准化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也为之提供了系统实验手段,摆脱了凭 直观和零散的形式对现象的表述和总结经验的阶段,从而使标准化活动进入了定量 地以实验数据科学阶段,并开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在广阔的领域推行工业标准化 体系,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如 1789年美国艾利 惠特尼在武器工业中用互换性 原理以批量制备零部件,制定了相应的公差与

8、配合标准; 1834年英国制定了惠物沃 思 螺纹型标准 ,并于 1904年以英国标准 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建议在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钢梁生产中实现生产规格和图纸统一,并促成建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 1901年英国 标准化学会正式成立; 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制定了公差和配合方面的公司标准 “ 极限表“,这是最早出现的公差制,后正式成为英国标准 1906年国际电工 委员会( 立、 1911美国泰勒发表了 科学管理原理 ,应用标准化方法制定 “标准时间“和”作业“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了生产率,创 立了科学管理理论;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运用标准化原理把生产过程的时空统

9、一起来创造了连续生产流水线; 1927年美国总统胡佛就得出了“标准化对工业化极 端重要”的论断。此后,荷兰( 1916年)、菲律宾( 1916年)、德国( 1917年)、 美国( 1981年)、瑞士( 1918年)、法国( 1918年)、瑞典( 1919年)、比利时 ( 1919年)、奥地利( 1920年)、日本( 1921年)等,到 1932年已有 25个国家相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在这基础上 1926年在国际上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 联合会( 标准化活动由企业行为步入国家管理,进而成为全球的事业,活动 范围从机电行业扩 展到各行各业,标准化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分

10、散的组织到 各 个工业部门,扩散到全球经济的的各个领域,由保障互换性的手段,发展成为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 式成立,现在,世界上已有 100多个国家成立了自已的国家的标准化组织。 三、 现代标准化 工业现代进程中,由于生产和管理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这就使现代 产品或工程、服务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社会化,一项产品或工程、过程和服务,往 往涉及几十个行业和几万个组织及许多门的科学技术,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曼哈顿计划”,从而使标准化活动更具有现代化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可逆 转的过程,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

11、展和市场全球化的需要,要求标准化摆脱传统的 方式和观念,不仅要以系统的理念处理问题,而且要尽快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 的标准化体系,不仅工业标准化要适应产品多样化、中间 (半成品 )简单化(标准化 )乃至零部件及要素标准化的辩证关系的需求, 而且随着生产全球化和虚拟化的发 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需要,组合化和接口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综 合标准化、超前标准化的概念和活动将应运而生;标准化的特点从个体水平评价发 展整体、系统评价;标准化的对象从静态演变为动态、从局部联系发展到综合复杂 的系统。现代标准化更需要运用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的指导,以标准化参数最优化为目

12、的,以系统最优化为方法,运用数字方法和电子 来自 标准化发展史 计算技术等手段,建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目 前,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要求,加强诸如国家安全、防止欺诈 行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以及能源利 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包装运输、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为全球经 济可持 续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持。 来自 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 一、 标准的分类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这里我们从我国标准化法实施中提出

13、以下分类方法。 (一)根据适用范围分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以下简称 标准化法 )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类。 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称为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 来自 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 准,称为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 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 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

14、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由企业制定的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的相应的企业标准,或在企业内制定适用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主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由企业自行组织制定的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不含内控标准)的标准,称为企业标准。 这四类标准主要是适用范围不同,不是标准技术水平高低的分级。 来自 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 (二) . 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 1、强制性标准 强制标准范围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对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根据 标准化法 之规定,企业和有关部门对涉及其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